劉石聽了南宮棲楓這么說,雖說是敵國,也不由自主地嘆道:“當年騎射無雙的女真英雄,也終究頂不住利益的腐蝕啊。只是,再弱那也是軍隊,大宋遍地的綠林豪杰,彪悍子民,卻抵擋不得他們。”
南宮棲楓接著道:“不錯,大宋一是重文輕武,二是不重邊防,整個江山就京城的軍馬能打仗,有了杰出的將才上面又極其猜忌,導致無兵可用,堂堂官兵出征,會被梁山泊水寨打敗多次,我們這次去汴京城,要做的,只怕比走蜀道還難。”
劉石攥緊拳頭說:“先賢說過,與天斗也是其樂無窮,何況我們這一邊,還有許多壯志凌云的百姓兄弟?酒菜已經來了,咱們先喝個一醉放休,卻慢慢商量。”
這太和樓的獅子頭、西湖醋魚、酒蒸五香肉都是一絕,雖然不如當時劉石在武館里吃的那些菜品復雜精致,色香味形卻只好不差,兩人本來就是他鄉遇故知,這吃喝起來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當天從中午慢品慢酌都快晚上了才喝到盡興,便起身租了房子休息去了。
次日開始他們兩人就結伴而行,按照后世記載的杭州十景,賞玩了個遍,又常常議論交談,切磋武藝,還一起猜測了許多種汴京城的狀況,真個如親生兄弟一般親密。
書里的主要人物們都各自忙碌,也是馬不停蹄,而金宋之間的大事,卻如同滾滾車輪,一下不停,該怎么走還是怎么走。
大金邊境常年有些軍紀全無,無法無天的士卒和走自己后花園一樣越過邊境,殺戮邊民,搶劫糧食、財物乃至奸淫擄掠,甚至宋人邊民逃亡太多,連大金境內,不是女真人的也照劫不誤,搞得民不聊生。
后來邊境居民不是死的死,跑的跑,就是一群十分悍勇的鄉民集結起來,反而設伏襲殺那些小股打草谷的金兵,再加上這個武俠世界,高手強起來也比常人強出許多,像嚴君這樣就靠那些小股金人維持生活的綠林高手,讓金兵常常一點卯就少人。
久而久之是每打草谷都要遭災,那種名義上是不準的事情,總不能組織大軍去干吧?就是真去了幾千上萬的人馬打草谷,從那些小村的民眾手里搶來的物資只怕還跟不上行軍的消耗。
所以金人先是向大宋施壓,要大宋皇帝嚴令管制抗金組織,好讓金兵不再因為打草谷而損失人馬,這種連金人都沒抱多少指望的施壓,宋徽宗還真做出了人類史上可能都屈指可數的,派兵馬打擊本國軍民,好讓敵國肆意擄掠的荒唐事。
可是那邊境的宋軍本來就吃空餉,人馬連報備在案的人頭數一成都不到,有點本事的將才還都有許多文官去制約,戰斗力真是弱到感人。
這軍令出征一千精兵,結果殺出去不到百人的老弱病殘,連嘯聚山林的好漢都打不過,唯一能打的楊家軍還被州府兵馬連累吃了個大敗仗,這樣的配合有個屁用?
那后方那么大,女真男兒真是年輕人全部參軍也不能完全鎮得住,所以后方生產是慘不忍睹,不打草谷,邊境的將士根本吃不飽飯,他們可不是一成糧餉就能活的空餉假兵。于是金人邊境的元帥就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不宣戰,出動大軍打草谷!
先派出了幾千人的軍隊去跑了一趟,卻不幸大城攻不破,小村搶到的根本不夠用,那些宋軍的據點里,糧草根本沒多少,打了也沒用,而遍地開花的抗金組織,都是為小股部隊準備的,看到大軍到來,找都找不到了,哪有糧食給他們?
這一圈除了所向披靡之外,收獲實在是不盡人意。
于是金國將領們一合計,小村小鎮打的是沒意思了,那就得打大城池才能有意義,幾千人打大城又壓力太大,不如…就邊防全軍都出擊,去搶搶大城里的糧草看看?
說干就干,東路由右副元帥斡離不率領了兩萬多人馬,由平州向燕山進發;西路由左副元帥粘罕率領兩萬多人馬,由云中直逼太原。
粘罕所率西路軍在太原遭到宋朝那些生性彪悍,悍不畏死的軍民英勇抵抗,被牽制在太原城下。斡離不所率東路軍,則正面推向了燕京城。
那燕京城怎么說也是邊界十分重要的城市,無論宋、遼都相當重視,百年來被打造的固若金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斡離不心里是相當沒譜,哪知道殺過去還沒來得及圍而攻之,燕京守將,歷史名人郭藥師就跑出來投降了。
這一降不但使金人兵不血刃拿下了燕京城,收獲大量糧草,補充一批賣國求榮的偽軍;更重要的是,給了金人一個宋朝官兵就是只肥羊的決心。
此戰之后,大金兩路合兵,在郭藥師的帶路下,幾戰幾捷打到了汴京城下!那宋徽宗趙佶一生做了許多事情,為了自己手上的權利是整得整個國家不得安寧,下這個調那個的,是精明強干,精準無比地把全國有點本事的將領全下了,派上去的全是百戰全敗的人物。
結果這一天,他剛剛批了個折子,下令要嚴懲剿滅民間抗金力量不力的楊家軍,就聽說金人要打到汴京城了,立刻變得淡泊名利,一下就把抱了一輩子的權力甩手丟了,傳位給兒子,逃出了京城。
而接受禪讓的宋欽宗趙桓在帝位穩定,權力到手后,也想出城逃亡,卻受兵部侍郎李綱直諫,說是京城還有八十萬大軍,而整個女真族也沒有八十萬人!怎么打都不會輸,哪能就這么跑路呢?宋欽宗這一聽,覺得可有道理了,因此就任命李綱做尚書右丞,讓他領兵防守。
那金人加起來不到五萬人,太原一戰,強攻不下來還死不了少,打到汴州城下能有多少人?在有朝廷組織的大宋軍馬的抵抗下,不消說,吃了個大敗仗。
李綱根據金人的處境策劃了十分周密的戰術,本可以一戰讓金人再不敢輕易南望的,哪知道這趙桓看李綱位高權重,八十萬禁軍只聽聽他一人指揮。
祖上那黃袍加身的心病又犯了,加上他對自己的本事有充分的信心,知道自己肯定不能成事,所以慢慢收回了李綱的軍權,還幾次越級微操,終于失去了一戰擊潰金兵的機會。
光這樣還不算,他還是怕李綱會擊潰金兵,威脅到自己的位置,就秘密派親信去和金人簽訂了更加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于是這支打草谷的金兵這一趟是賺的缽盈盆滿,而且更加堅定了吞下大宋的決心,那北宋也就為自己的滅亡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