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賀軍神片山盛長率軍搗毀蜂須賀正勝修建在野坂山地的十二座崗哨,殺害了無數本愿寺信眾,直逼越前國府中城,同時燒殺搶掠周邊的町村。
府中城原是越前國的國府所在,甲斐氏擔當守護代時正是以府中城周邊和敦賀郡為根據地擴張勢力,后來到了朝倉時代,隨著政治中心移向一乘谷,府中城自是衰敗。不過在失去了敦賀郡和燧城后,府中城作為一乘谷城的門戶地位日漸提高,置有重兵把守。
府中城和龍門寺城一線大小七八座城堡林林總總加在一起也有五六千人馬,再加上隨時能夠沖上戰場的二萬五千本愿寺信眾。
然而,片山盛長何許人也,那可是用千余人馬就打得七八萬本愿寺信眾全軍崩潰的強人,現在他再度駕臨,誰也不敢有所怠慢。
府中城一旦失陷,越前國形勢就嚴峻了,一乘谷城的安全更是受到了嚴重威脅。過了府中城便是一馬平川的越前平原,就算本愿寺信眾數目眾多,可是面對源源不斷的伊達軍,誰也不敢直言能夠擋住。
片山盛長率軍直逼府中城,本多正信首先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狠狠地被打了一巴掌,臉色極為難看,膝上的拳頭顫栗著。
伊達軍為何在內部空虛的情況下,不收縮人馬反其道而行之,行此下策?本多正信惱怒之后,不禁深思一下,而這一深思,他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政衡親征九州總兵力在二十萬以上,如此大規模的人馬出征,還能夠分派出足夠的人馬來挑釁越前國,要么說明伊達家還有不少人馬。
本多正信如果知道遠征九州的兵馬組成中,雖然片山衡長帶走了因幡、但馬、敦賀等部人馬,不過片山盛長的本部人馬、北近江的淺井長政、佐和山城和伊勢的宮澤平八和北畠具教、美濃的齋藤龍興、南近江和紀伊等地的人馬都沒有離開駐地。
這些人馬總數達到了五萬人,由于善得寺之盟武田信玄、北條氏康、今川義元和關東管領上杉謙信正在激戰中,政衡臨行前明白告訴他的家臣們不得打攪他們。那么現在對于他們來說,能夠對付的就是越前的本多正信。
本多正信對于局勢的估計已經很悲觀了,但是形勢惡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預計。僅僅過了一夜,惡訊傳來,大野郡代前野長康傳來急報,齋藤龍興命美濃三人眾出兵五千拔除了三十余座崗哨,劫掠了上千人馬,兵鋒直指大野平原,前野長康的求援信送達。
同時接到這一消息的還有平泉寺僧兵軍團。平泉寺是大野郡的主要獨立勢力,在朝倉時代就獨立于世,在越前國和加賀國之間保持中立的態勢,當然一方強勢時他們也會幫助弱勢一方平衡局勢,可以說是一股專做攪屎棍的勢力。
自從本多正信率領近畿本愿寺敗兵聯軍北入大野郡之后,平泉寺便意識到要想繼續保持獨立,就需要支持本多正信和當時強勢的七里賴周打擂臺。只是誰也沒有預料到七里賴周會一戰敗北,本多正信成了越前國炙手可熱的人物,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平泉寺在本多正信進入一乘谷城之后也得到了長足的擴張。
對于齋藤龍興擅自開戰之舉,平泉寺非常憤怒,不僅僅是因為齋藤龍興的手太長,撈過界了,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他們的領土安全。
更為重要的是誰都知道齋藤龍興膽敢挑起戰事的背后是政衡的默許,這才是讓平泉寺上下感到極度憤怒和不安的來由,這將是一場席卷越前國的大劫難。平泉寺身為越前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難以脫身。擺在大家眼前的路,唯有兩條道路,放棄獨立表示恭順,和奮戰到底。
遠征九州必然勝利,這是平泉寺的共識。而由此共識去推演未來局勢,不難看到一旦遠征軍歸來戡亂剿賊,平泉寺一旦奮起反抗,必定是伊達軍重點剿殺對象,所以平泉寺上下始終不敢公開反抗。
然而平泉寺想要置身事外的想法,被本多正信一拳打了一個粉碎,要求他們出兵幫助前野長康穩住戰局,奪回被占領的崗哨。
平泉寺在本多正信的強勢之下,不管心中有多么怒不可遏,恨不得將本多正信大卸八塊,也不得不出兵幫助前野長康穩住戰局。
本多正信整個人都懵了,片山盛長率軍直逼越前國府中城一事原本還可認定是為了牽制他橫掃加賀、能登、越中國作為解釋。那么當大野郡同樣受到來自美濃國的威脅,雖然只是設立在邊境線上的崗哨受到襲擊,可誰知道齋藤龍興會不會發瘋,從山道突然殺入大野郡。
本多正信出離憤怒,但是事實勝于雄辯,憤怒沒有任何意義,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當下最為急迫的便是尋找對策,竭盡全力逆轉局勢,盡可一切可能去擊退來自各個方向的敵人。
顯然,本多正信不會認為只有片山盛長和齋藤龍興兩路夾擊越前國,要知道在丹后、若狹國還保持著一支規模不小的伊達水軍。
對于水軍會在何處登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問題,本多正信現在只有先擊退片山盛長才是根本。看起來大野郡聲勢浩大,山道險阻,頂多是小規模的突襲,在前野長康和平泉寺僧兵軍團的嚴防死守下,不會造成大的損失。而越前府中城一旦失陷,一乘谷城將無險可守,越前國將淪為修羅戰場。
當本多正信率領主力人馬抵達越前府中城時,片山盛長和蜂須賀正勝來回較量了兩個回合,蜂須賀正勝小敗一場以及打平了一場,小有挫折。
見得本多正信到來,片山盛長知道事不可為,心忖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暫時撤退!”
不等接觸本多正信,片山盛長連夜撤出了戰場。
見得片山盛長撤退,朝倉遺臣們紛紛向本多正信進言要求進兵燧城,在諸將的進諫中,唯獨蜂須賀正勝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