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九章 真爐前夜話

  在暮春的時候,包拯傳來好消息。

  朝廷新的委任已經下達,仁宗皇帝下詔,將他升任為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

  這個事情包拯表達了開心,但也有一些憂慮。

  因為和歐陽辯這么幾個月的溝通交流,包拯對歐陽辯視為一個可以平等交流的朋友。

  所以自己的擔憂并不掩飾,并向歐陽辯討論稿怎么施政。

  當然,這說是討論,其實不乏有教導歐陽辯學習如何施政的意思在里面。

  歐陽辯自然理解包拯的擔憂。

  開封是都城,所以對于開封府知府的任命都是很慎重的。

  而由于北宋太宗皇帝和真宗皇帝在即位前都出任過開封府知府一職。

  因此,后來的大臣出知開封府都在前面加一個“權”字,以表尊重,而不是臨時擔任的意思。

  當時,有輿論認為,朝廷的執政大臣多是從開封府知府、三司使、御史中丞、翰林學士中選出的。

  由此可見,仁宗皇帝再次重用包拯時,對他的期待與倚重。

  然而,開封府知府并不是一個輕松的職位。

  開封是北宋當時最大的一個城市,有居民約一百五十萬,而當時北宋全國也只有約三千萬人。

  開封以一府之地容納了全國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各項公務自然是十分繁忙的。

  而且京都中有很多皇親國戚、朝廷大臣居住往來。而在龐大的權貴集團中,難免會有一些無視律法、作威作福的。

  而且權權勾結,即使開封府官員想要依法處理,難度也是很大的。

  范仲淹任開封知府時,就因為得罪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而被逐出京城。

  在北宋一百七十年不到的歷史中,卻有一百八十人擔任過開封府尹,卻只有近八十位宰相,可見其更迭之快、升遷之難。

  有記載說:“當時出任過開封知府的人中,有將近一半不僅沒有因此獲得升遷,反而為此丟官離京。”

  所以,這對包拯來說,是一道青云梯,也是一座孤懸崖。

  走好了,青云直上,走不好,墜落摔得粉身碎骨不至于,但丟官離京對于有政治抱負的包拯來說,相當于社會性死亡了。

  而且,包拯的壓力大不僅僅來之得失心,關鍵是,開封知府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責任。

  作為一府的最高長官,開封知府要處理的包括治安、交通、訴訟、戶口、賦役、教育、賑災、市容在內的開封府所有工作。

  其中,執行律法、維護治安、治理刑獄更是重中之重。

  不過歐陽辯在這個事情上并沒有多嘴,在實際操作之中,包拯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歷經地方-中央-地方的磨煉,包拯早就已經是個成熟的政治家。

  歐陽辯這樣的鍵盤俠在這種實際治理一個大城市上,他并沒有信心比包拯做得好,胡亂開口,那是要貽笑大方的。

  好在包拯只是想借此教導歐陽辯而已。

  包拯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自己解答,又把后面的考慮的本質一五一十的告訴歐陽辯。

  ——我為什么要做這些,是因為什么什么,后面會有什么變化,我需要做什么改變諸如此類的細節。

  離著包拯回京的日期越近,包拯寄回來的書信就越厚。

  歐陽辯不由得感動,包拯書信中的殷切他心里很明白,固然是長輩對后輩的愛,也有他對這個國家的愛,希望為國家培養出一個人才。

  歐陽辯將書信都收起來,打算以后給包拯的治國理政的理念出一本書,當然還得結合實際操作案例來書寫。

  除了和王安石包拯這些溝通的事情令他開心,西湖城項目的進展也讓他頗為振奮,每日里他的錢包也在膨脹,按理來說,他應該是會非常開心才是,只是他心里總是沉甸甸的。

  每次歐陽修回來,他總是會過去問一句——陳執中有收到彈劾嗎?

  歐陽修千年不變的搖頭,每一次都讓歐陽辯心中的石頭變得越來越重。

  包拯被任命為權知開封府,蔡襄自然要騰出崗位。

  他被任命為知福州府,倒不是貶謫,算是再讓他去地方歷練的意思。

  估計下次回來就要進中樞了,這也是個好事情,所以蔡襄倒是很開心。

  所以歐陽辯去拜訪他的時候,蔡襄言笑晏晏,只是叮囑歐陽辯要多多看書,最好是再寫一寫著作什么的。

  歐陽辯連連點頭,將最近和王安石幾人學習的筆記好好地整理了一份,去掉了一些討論政治的東西去掉,只留下對于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部分給到蔡襄。

  這份筆記歐陽辯取名為爐前夜話,大多是以對話的方式記載他和王安石的對話,以及和包拯的書信往來的內容,在后面歐陽辯又加上了邏輯學的一些基礎的內容,算是給自己的學習做一個總結。

  作為一個曾經的編輯,歐陽辯對如今的狀態其實是非常滿意的。

  他身邊的不是大知識分子就是大政治家,和他們討論的問題之后,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份非常不錯的資料或者說書籍。

  就像以前孔子和弟子們的談話錄,蘇格達拉的談話錄,只要整理出來就是能夠影響后世的皇皇巨著了。

  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下,不趁機將自己的一些所知整理出來,對世界做一點小小的改變,也忒對不起這個資源,和自己身為穿越者的優勢了。

  對于蔡襄這樣的官員知識分子來說,送錢財之類的其實并不太合適,反而是送這種書籍反而能夠討得他們的歡心,尤其是讓他們感覺的有所收獲的書籍。

  這本爐前夜話頗有可取之處。

  一是歐陽辯和王安石包拯所討論的話題相當有趣,王安石與包拯博古通今,見解精辟,令人嘆為觀止,而歐陽辯的見解往往直擊事物本質,且邏輯環環相扣無懈可擊。

  二是歐陽辯在后面添加的私貨頗為有趣,歐陽辯以前面談論的話題為例子,講述他為什么能夠將一個問題分析透徹,并且講出來環環相扣,吶,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撒!

  蔡襄一琢磨,欸,果然極有道理,不僅是說話解決問題,在寫文章時候也頗有可取之處,若是能夠運用上這種辦法,或許在科考中也可大受裨益呢。

  這是一本可以讓子弟們受益無窮的書籍呢!

  蔡襄很開心,連連表示感謝,并且盛情邀請歐陽辯到時候去福建游山玩水。

夢想島中文    北宋之無雙國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