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513【洪武元年】

第518章0513洪武元年  冬去春來,已至元旦。

  是年也,大明洪武元年,大金天會四年,西夏元德八年,西遼元慶三年。

  如果把割據政權也算上,還有荊湖的光德三年,東南的泰和元年,河北的正統元年。

  乃至于,被廢掉的靖康元年!

  由于連日風雪未停,登極大典一拖再拖,最終干脆確立在元宵前舉行。

  但登極詔書已在年末發布,朱國祥建國號“大明”,建元“洪武”,暫定開封、洛陽為兩京。

  冊立沈有容為皇后,冊封文小妹為貴妃。

  冊立朱銘為太子,冊封張錦屏為太子妃。

  冊封白祺為蜀國公,敕其祖母嚴大婆為國夫人,其妻為郡夫人,其長子為蜀國世子。

  張廣道、李寶、楊志、張鏜、石元公,五人皆封侯。

  各軍共有十二名將領封伯爵、十八名將領封子爵。

  待平定南方諸路,文官武將還有封賞。而且詔書里直接講明了,侯爵到時候必升郡公。

  另外還畫下大餅,若是收復燕云,至少給三個國公爵位。

  今后再滅西夏、金國,滅一國封一個異姓郡王!

  這封賞詔書,寫得就跟懸賞令一般。

  宋代的官職不斷變化,爵位也經過多次調整,前后有十二等、九等、十等三套系統。

  大明新朝選取宋代的九等爵位制,即: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

  宋仁宗應該是懂數學的,他發現趙宋宗室數量,正在呈幾何倍上升,于是規定非十王后裔不得襲爵。后來又反復調整,確定十四王后裔可以襲爵。

  這么說吧,即便是宋代親王的嫡長子,都不一定能夠繼承爵位!

  宗室都如此,異姓爵位就更不能世襲。

  宋代影視劇里什么小公爺、小侯爺,還等著老爹死了繼承爵位,那純屬就是瞎編扯淡。

  看似非常先進,其實換湯不換藥。

  我爹為國立過功,我爹為國流過血,我為啥半點好處都撈不到?

  這個問題,當權者必須考慮。

  于是大量的貴族后代,由于不能襲爵,就被安排去當環衛工…啊呸,是當環衛官。

  這個中郎將,那個上將軍,便是宋代的環衛官。

  說白了就是不讓你襲爵,但給你掛職武官,每月可以白領工資。

  到了北宋末年,幾千個環衛官同時在線,都在伸手找朝廷要錢吃飯,被歸入“冗官”弊政沒單獨列出而已。

  還不如讓嫡長子襲爵呢!

  反正爵位又不多給工資,食邑多少已經成為榮譽稱號,只有“食實封”才能真正領到錢。

  比如我是一個侯爵,“食邑1500戶”屁用沒有,僅能證明我地位高、面子大、資歷足、子孫恩蔭更重。再加一個后綴“食實封500戶”,那才等于有真金白銀可領,每月有12.5貫的足佰工資(每戶每月25文錢)。

  而“食實封”屬于特殊封賞,一百個貴族里面,可能只有三五個。

  朱氏父子不搞恩蔭官制,那就必須搞爵位世襲,但又必須吸取歷史教訓。

  張鏜已經回到開封,正在跟石元公研究爵位。

  朱銘非常給面子,張鏜被封為“鄄侯”,石元公被封為“范侯”,都是以他們家鄉而名的。

  張鏜嘀咕道:“俺食邑兩千戶,食實封一千戶,每月能領25貫錢。三代降一爵…唉,懶得去算了,還是直接賜錢賜地劃算。”

  一個食實封的侯爵,待遇就是每月能多領25貫工資。

  石元公也感覺特別扯淡,這世襲爵位還不如舊宋呢,而且還搞什么三代降一爵。

  舊宋的爵位雖然沒直接好處,但間接好處一大堆啊。

  舊宋爵位越高、食邑越高,自身的閑職官階也就越高(俸祿按官階給)。同時,子孫蔭官的等級也就越高、人數也就越多,世世代代都能在朝廷領工資吃白飯。

  如果子孫當中,有人考取進士,而且正巧還有恩蔭資格,那就更牛逼了——末榜進士都能獲得狀元級別的初授官!

  石元公琢磨道:“新朝把恩蔭官制斷了,食實封應該更容易吧?封邑數量肯定也比舊宋更多,否則九等爵位就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

  張鏜說道:“肯定還有別的好處,只是現在尚未講明白。”

  所謂好處,即是特權。

  父子倆還真沒給太多特權,也就在建筑、服裝、禮儀等方面,給予擁有爵位者特殊待遇。

  另外,就是官辦的文武學校,各等爵位的子孫,有相應的直接入校名額。不用跟平民子弟搶過獨木橋,他們讀書的起點,可能就是很多平民子弟的終點,但具體授官還得看考試成績。

  當然“食實封”肯定比舊宋慷慨,一個食邑三千戶的貴族,滿額給食封才每月75貫而已。

  另外,有了爵位必給虛職(也可能是實職),官俸按照品級來算,等于爵爺們能領雙工資(爵祿官祿)。

  現在張鏜就是實領1000戶食邑,外加兵部侍郎的工資,另外這次封侯還有賜田、賜服、賜金。

  真正看重的,依舊是那侯爵頭銜!

  石元公心里美滋滋的,等到山東徹底穩定下來,他就要回老家修繕祖墳了,另外再跟族人敘一敘族譜。

  他雖然家破人亡,但宗族還在。

  主宗之人對他不怎么好,回去可要狠狠的打臉。

  張鏜卻想著更遙遠的事情,朱氏已經開出賞額,滅了西夏和金國,到時候會封異姓郡王。

  異姓王啊!

  積雪還未化盡,便有商隊陸續進京。

  前往物資相對匱乏的開封做生意,不但能夠賣上價,而且還有稅收優惠。

  車輛停穩,白崇文向遞鋪打聽幾句,便走回來說:“爹,前面三十里便是東京了!”

  老白員外這幾年體弱多病,雙腿徹底癱瘓,但死活要來東京看看。

  他的次子在朱銘身邊做文職,三子去了淮西做知府,白家的世代富貴就在眼前。

  去年重修了祖墳和祠堂,大擺流水席宴請鄉親,又出錢把村里的學校蓋得敞亮,然后就一直鬧著出遠門北上。

  “給俺穿上錦袍!”老白員外躺在車里說。

  白崇文問道:“就在這?”

  “去客店!”老白員外沒好氣道,老二和老三都做大事了,這個長子依舊是拎不清。

  這是一個鎮子,規模還不小,鎮上足有三家客店。

  馬車來到客店外,白崇文和仆人托著老白員外下車,放在另一個健仆身上趴著,又給他披上一層毛毯擋風。

  讓伙計打來熱水,老白員外就在房里收拾儀表。

  洗凈臉面,梳理頭發,戴上帽巾,又穿上那蜀錦做的奢華錦袍。

  一個鄉下土財主,有錢都不容易買到正宗蜀錦。

  老白員外這件袍子,還是朱銘賜錦給白二郎,白二郎又托人寄回家中,老白員外拿著料子找人量身訂做的。

  快到傍晚,終于打理周正。

  健仆背著老白員外去客店大堂吃飯,把他放在板凳上扶正坐好,那身蜀錦大袍瞬間吸引來許多目光。

  老白員外面帶微笑,讓兒子點來酒菜。

  店伙計特地提醒,此鎮距離東京很近,多余糧食都運過去了,酒水的價格可能相對較高。

  老白員外聽了酒價,心里直想罵娘,卻云淡風輕說:“酒菜盡管上來,不差那幾個酒錢。”

  “那是,這位老爺穿著富貴花袍,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店伙計連忙奉承。

  大堂里有不少商賈,他們要趕在元宵之前,把貨運到開封狠賺一筆。

  “聽說了沒?登極大典的日子定了!”

  “幾時?”

  “正月十二,黃道吉日。”

  “這是要真換天了,今后這天下改姓朱。”

  “早該改了。朱家軍一殺來,便取消經制錢,今后說不定還要廢除別的苛捐雜稅。”

  “聽說昏君逃去了東南,怕不是想劃江而治?”

  “想得倒美。東南百姓不知有多恨那昏君,方臘造反這才過幾年?新朝建元洪武,明擺著要掃蕩天下,‘洪武’二字可不是亂取的。”

  “也不曉得何時恢復科舉,俺家老爺的三郎君,在舊朝剛剛考中舉人。”

  老白員外一邊飲酒,一邊豎起耳朵聆聽,又盼著有商賈主動跟他搭話。

  那幾桌閑談好半天,終于有鄰桌問道:“老先生從哪邊來?”

  老白員外微笑回答:“洋州。”

  搭話之人頓時驚呼:“那可是龍興之地,老先生可認得朱…當今圣天子?”

  老白員外笑而不語,輕輕抿了一口酒。

  白崇文昂首挺胸說:“陛下與太子,當年蒙塵流落江湖,便是在俺那村里住下。俺家還贈予陛下十畝田產,怎奈陛下心高氣傲,堅持要用錢買下。”

  此言一出,吸引來所有目光。

  一個商賈羨慕道:“那閣下可真走鴻運了,家里恐怕有人做官吧?”

  白崇文說:“俺二弟在太子賬下聽令,俺三弟與太子同窗讀書、同科進士、同年做官。”

  “有眼不識金鑲玉,真個怠慢了。”鄰桌商賈連忙站起,朝著老白員外作揖行禮。

  其余客人也都起身,紛紛作揖問候。

  便連客店掌柜,也讓廚子多整兩道好菜,又免費贈送一壺好酒。

  老白員外雖然假裝矜持,全程沒說幾句話,可那心里已美得冒泡,暗自感慨這輩子沒白活。

  真想立即就到東京看看啊,他年輕時也有過科舉夢。

夢想島中文    北宋穿越指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