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71章 朝堂上心最狠的三個人

  曹瑋大膽的在推測,寇季卻在細細思量。

  他知道寇準聯手文臣,一直在打壓武勛,推行精兵的政令。

  大宋四方邊陲的廂軍被精簡過了以后,他以為寇準已經暫時擱置了精兵的政令。

  卻沒料到,寇準仍然在暗中推行。

  并且還準備對中原腹地內的廂軍,進行精簡。

  比起四方邊陲的廂軍,中原腹地內的廂軍,算是爛到了骨頭里。

  他們如今已經算得上是朝廷的一顆毒瘤。

  各地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那些個強人,大多是從廂軍中走出的。

  其中更有甚者,既是兵、也是賊。

  若是能借著精兵的政令,鏟除他們,整個大宋也會為之一清。

  寇準恐怕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才會頂著被武勛們反噬的風險,開始暗中推行中原腹地廂軍們的精兵政令。

  若是真讓寇準辦成了,大宋各地的賊寇,恐怕會銳減不少,國力也會隨著上升一番。

  說起來,精兵的政令,跟他多多少少有些關系。

  但他沒料到寇準可以做到這一步。

  難道是因為寇準暗中要精簡中原腹地廂軍的問題,讓曹瑋等人感覺到了危機。

  所以想提前在他這兒探聽一些風聲,然后再準備一些對策?

  寇季心中暗自思量著,嘴上卻什么也沒有說,靜靜的聽著曹瑋繼續說話。

  曹瑋繼續說道:“其實…若是朝廷真的要精簡廂軍的話,我們幾家也舍得那些廂軍中的空額空餉。就怕朝廷還有其他的心思…”

  寇季聽到這話,微微一愣。

  聽曹瑋話里的意思,武勛們似乎愿意舍棄廂軍中的空額、空餉。

  愿意舍棄這么大的利益…

  為了什么?

  為了保全什么?

  寇季打量著曹瑋、李昭亮。

  二人也打量著寇季,神色有些黯然,但目光卻十分的堅定。

  寇季感受到了他們的目光,大概猜測到了他們真正的目的。

  寇季有些不確定的試探道:“禁軍嗎?”

  禁軍二字一出。

  曹瑋、李昭亮二人臉色一變。

  李昭亮臉色難看的道:“禁軍是我們的底線…廂軍我們可以全部交出去,朝廷怎么折騰都行。但是禁軍不行,禁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本錢。

  若是沒有了禁軍,我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李昭亮的話已經說的很明顯。

  朝廷要精簡、裁撤廂軍,他們可以忍痛割肉。

  但是朝廷要是想動禁軍的話,他們絕不答應,不僅不會答應,還會奮起反抗。

  寇準準備徹底精簡廂軍,讓武勛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讓他們覺得,寇準動完了廂軍,就要動禁軍。

  曹瑋、李昭亮二人找上寇季,有套話的心思,也有讓寇季向寇準帶話的心思。

  寇季了解了他們的心思,幽幽的道:“就不能不喝兵血嗎?喝著不虧心嗎?”

  曹瑋、李昭亮二人聞言,心頭一顫。

  二人神色黯然的低下頭。

  暖房里陷入到了一陣沉默當中。

  許久以后。

  李昭亮咬著牙,恨恨的道:“你當我們愿意喝嗎?自從太祖杯酒釋兵權以后,他逼著我們喝兵血。不喝兵血,就是有二心。

  太宗上位以后更甚。

  我們若不喝兵血,不貪財,就是有二心。

  符家硬生生的被逼反。

  到如今,喝兵血已經成了所有將門的習慣。

  多少人靠著兵血過活。

  其中的利益糾葛,扭成了一團,如同亂麻,理都理不清。

  縱然我和曹兄想撤出來,也辦不到。

  我們肯答應,其他幾家卻不愿意答應。”

  曹瑋悲痛的閉著眼,喃喃道:“將門是一體的,共進同退。一旦出現了異類,回有什么下場,你應該比我們更清楚。”

  寇季聽到他二人的話,長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該說什么。

  說他們錯,他們喝兵血也是被逼的,被逼成了一個習慣。

  他們中間就算有人想改掉這個習慣,也做不到。

  那些已經貪婪成癮的武勛們不答應。

  一旦他們中間有人脫離了團體,將會遭到所有武勛聯合打擊。

  更關鍵的是,沒人幫他們。

  無論是朝堂上的文臣,還是皇家,都恨不得他們打成一團,拼一個你死我活。

  最好全部都死一個干凈,留給他們一個可以任意施為的朝堂。

  可若說他們沒錯…

  喝兵血怎么可能沒錯。

  曹瑋睜開了眼,盯著寇季,長嘆道:“你當我們真的不會體恤將士,不知道愛惜他們嗎?上了戰場,他們一個個將性命交托給我等。

  為了我等一句話,他們或許得付出性命。

  他們戴我等如此,我等又怎么可能不把他們放在心里?

  別人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曹瑋征戰多年,為我赴死的每一個將士的名字,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李昭亮咬牙道:“我亦是如此!”

  寇季起身,拱了拱手,鄭重的道:“朝廷會不會動禁軍,我不足hi到。你們說的話,我會記住,也會如實告訴我祖父。至于幫你們向朝堂上安插子弟的事情,我不會答應。

  除非有一日,你們不再喝兵血。

  不然我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幫你們。”

  寇季收回了手,傲然的挺起腰板,“我寇季入仕至今,所擁有的任何一個銅板,皆是我用雙手、智慧換來的。

  沒虧過良心,也不愿意虧良心。

  告辭。”

  寇季再次拱手,退出了暖房。

  暖房內傳出了兩聲濃濃的嘆息。

  出了李府別院。

  寇季匆匆回到府里。

  囫圇的睡了一個多時辰。

  東華門上的鐘聲敲響。

  他在向嫣伺候下起身,洗漱了一番以后,穿上了一身符合他身份的祭服趕到了宮里。

  隨后便隨同著趙禎、皇室宗親、文武大臣一起,前往了景靈宮祭祀。

  一忙活就是一整天。

  直到晚上,扶著寇準回府以后,才有了閑暇,將曹瑋、李昭亮二人的意思,轉達給寇準。

  寇準書房里。

  祖孫二人相對而坐。

  寇準品著茶,寇季端著茶杯,道:“祖父打算精簡中原腹地內的廂軍?”

  寇準瞥了寇季一眼,品著茶,淡淡的道:“許你幫朝廷謀劃,就不許老夫幫朝廷謀劃了?”

  寇季干笑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寇準放下了茶杯,哼哼道:“老夫看你就是那個意思。老夫好歹是總攝國政,若是在朝期間,不做點什么。別人還以為老夫是紙糊的呢。

  老夫可不想在百年之后,被人評價為什么紙糊攝國。

  精兵的政令既然在四方邊陲起了效果,那就應該推行到整個大宋。

  老夫跟李迪、王曾二人盤算過,若是精兵的政令在整個大宋推行完成以后,我大宋每年所需要付出的軍餉,將會節儉近百萬。”

  “才百萬?”

  寇季心中嘀咕了一聲。

  廂軍還真是后娘養的,那么多人手被裁撤,省下的軍餉,才百萬。

  寇準不知道寇季心中所想,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突然咧嘴笑道:“你知道朝廷今歲的盈余有多少?”

  寇季見此,猜測到,朝廷的盈余恐怕不少。

  不然寇準也不會露出這種神色。

  但是他還是很配合的問了一句,“多少?”

  寇準嘿嘿笑道:“一千三百萬貫…”

  寇季一臉愕然,驚訝的道:“怎么會這么多?之前賑災的時候,朝廷可是摳摳搜搜的,一副國庫里一個銅錢也沒有的樣子。”

  寇準低聲笑道:“那是因為,有些錢財還沒運送入京。”

  “哪兒弄到的這么多錢啊?”

  寇季仍舊一些不相信。

  以大宋朝廷如今官員的臃腫、以及朝廷的各級衙門臃腫的情況,國庫不可能有這么多盈余。

  提到了這些錢財的來歷,寇準臉上的笑意緩緩收斂,他長嘆了一口氣,幽幽的道:“其中一大部分,是抄沒孔家的家產。

  文宣公獲封,才數十年,就把持了曲阜所有的土地,斂財數百萬。

  若不是你提議去查一查,呂夷簡敢下狠手,恐怕天下人都不知道,孔家有這么多錢。”

  寇季沉吟道:“孔家就算在呂夷簡逼迫下,交出了一些良田,也不可能輕易交出這么多浮財吧?”

  寇準不屑的撇撇嘴,“要不老夫怎么說呂夷簡下狠手呢。老夫派人把廂軍中裁撤出的百姓們遷移到了曲阜以后。

  呂夷簡就丟下這些百姓走了。

  孔家有些人,按耐不住,想借著圣人的名頭,繼續欺壓那些百姓,打算把他們剛到手的良田收回,讓他們成為孔家的佃戶。

  可那些百姓是好惹的?”

  一個個從戰場上歷煉出來的殺才,又聚集在一起,隨隨便便就能扯起一支隊伍。

  當然不好惹。

  民以食為天。

  良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孔家要奪走他們手里的良田,他們怎么可能輕易答應?

  孔家奪田的后果,根本不用多想。

  必然激起了民憤。

  寇季心中暗自猜測著,卻沒有開口,聽著寇準繼續講下文。

  見寇準譏諷的道:“孔家前腳派人去收田,后腳百姓們就組成叛軍,殺進了孔家。若不是呂夷簡及時帶著兵馬出現,阻止了他們。

  恐怕孔家會被殺干凈,圣人的陵寢也會被掀翻。”

  寇季聽到此處,暗叫一聲厲害。

  很明顯,這一切都是呂夷簡的算計。

  呂夷簡自知,他若是對孔家下手過狠,必然會遭到文壇的讀書人們抨擊,所以他就借著百姓之手,達到了他的目的。

  不僅掀翻了孔家,還抄沒了大批浮財,更重要的是,幫著那些百姓們,徹徹底底的把良田拿在手里,讓他們徹底在曲阜落地生根。

  說到呂夷簡,寇準幽幽的道:“國庫今年能有這么多盈余,有一大半都是呂夷簡貢獻的。除了孔家的浮財,還有許多他查抄各地貪官污吏收納的贓款。

  呂夷簡入內庭,已經勢不可擋。

  只要老夫三人中,有人退出內庭,必然由他補上。”

  寇季張了張嘴,剛準備開口,就聽寇準又道:“暫且不管他,老夫三人的身子骨還硬朗。只要官家一日不親政,就一日不能罷免老夫三人,除非老夫三人自請乞骸骨。

  老夫剛才說了,其中一大部分的錢財,是呂夷簡貢獻的。

  另外一部分,是李迪和王曾二人貢獻的。

  兩個多月,李迪、王曾先后奔波各地…”

  寇準似想到了什么,嘴角抽搐了一下,道:“總之,他們查處了不少貪官,查抄了不少浮財。他們三人查獲的浮財加起來,足足有一千三百萬貫。”

  寇準嘴角為何抽搐,寇季大概能猜到一些原因。

  原因在王曾身上。

  誰能想到,平日里脾氣火爆的李迪,在出了汴京城以后,一步步穩扎穩打,細細的查探,生怕愿望了一個好人。

  全然沒有半點風風火火的架勢。

  誰又能想到,平日里看起來溫和的王曾,出了汴京城以后,會化身成為鐵血大吏,殺起人來,一點都不手軟。

  凡是能跟常平倉貪污案扯上關系的,都免不了要去他屠刀下走一遭。

  縱然一些跟皇室沾親帶故的人,他也不手軟。

  有數位皇室宗親,被他送進了宗正寺,交給了趙元儼嚴懲。

  其中有一位跟皇家沾親帶故的人,在他面前拿大,在他去府上抓人的時候,帶人反包圍了他,被他當場以造反的罪名給宰了。

  如今彈劾他的奏折,已經超過了寇季、呂夷簡二人。

  在此之前,彈劾寇季、呂夷簡二人的奏折最多。

  有關于王曾被彈劾的事情,寇季倒不怎么在意。

  王曾辦事遠比他穩妥,王曾既然敢殺,那就證明他有信心在殺了這些人以后,依舊能保持著自己地位不動搖。

  寇季跟寇準聊過了國庫盈余的問題以后,又重新開始聊起了精兵政令的問題。

  寇季試探的問道:“祖父,您裁撤了廂軍以后,有沒有對禁軍動手的打算?”

  寇準聽到這話,眉頭一挑,沉聲道:“誰告訴你的?”

  寇季先是一愣,隨后心中苦笑了一聲。

  還真有…

  寇季道:“倒是沒人告訴我,說您準備對禁軍動手。但是有人猜測到了,您可能要對禁軍動手,所以找上了我。讓我給您帶幾句話。”

  寇準瞥著寇季,質問道:“曹家?還是李家?”

  寇季意外的道:“您都知道了?”

夢想島中文    北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