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正這才放開道:“周不疑的策略沒有問題,蕭姑娘打出張任將軍和羌人旗號,必能壯大聲勢,還能叫南鄭守兵以為是我川軍主力與羌人聯合進攻漢中,但是我認為把張任將軍換成魏延將軍更合適。
周不疑不知道魏延將軍在白龍江七千疲兵大破張衛三萬兵馬,震驚漢中,名揚天下,如果蕭姑娘打魏延旗號,必能使南鄭守兵聞風喪膽。”
“恩,這個修改使得,只可惜。”劉璋嘆一口氣站起身來:“這次要不是周不疑,本官險些要中楊松這等小人的詭計,一生英名都得喪盡,當初周不疑說本官放他一命,必有所報,沒想到這么快就來了,雖然確實幫了大忙,可是本官總覺得有些可惜,好歹應該留到破許昌,下建業用吧。”
法正笑道:“主公,這次我們可沒求周不疑,是他自己寫信的,所以不能算報答。”
劉璋看向法正:“這樣可以嗎?”
“合情合理。”
“哈哈哈哈。”兩人相視大笑,話說有的人被賣了還笑的開心,就是指這二位了,要是這倆知道周不疑一箭三雕,為的是下漢中,為劉璋頭疾之事道歉,和幫蕭芙蓉正位鋪路,兩人就笑不出來了。
而此時還有人比劉璋和法正更開心,那就是南鄭城中的楊松,楊松在幾箱子財寶間轉來轉去,不時摸摸金子,不時抓起一把珠寶,愛不釋手,對一旁的屬官道:“這是誰送來的?可真是有心,有什么要求都答應了吧。”
“大人,這是益州牧劉璋派使者秘密送來的,隨帶還有書信一封。”
“劉璋?”楊松的笑容一下子褪去,接過書信看了起來,楊松一臉掙扎神色,看了一眼那些財寶,拍著信帛道:“這這這,這怎么是劉璋送來的,要我逼張衛出戰,還要讓我里應外合。”
“要不?我們就答應了他?”屬官探頭,小心地道,根據楊松的品性,屬官覺得這么多財寶,楊松沒有不答應的事。
“答應個屁。”楊松丟開信帛,“要是別人也還罷了,那是劉璋啊,放這個屠夫進了南鄭,我楊家基業還要不要了?”
楊松的反應大出屬官之外,又道:“那?把這些財寶還回去?”
“那當然更不行。”楊松考慮半響,突然眼睛一亮,帶著陰狠的笑意道:“劉璋自投羅網,就別怪我楊松心狠手辣,本軍師這次要立大功了,速速備車,我要去師君府邸。”
張魯與另一謀士閻圃正在府中議事,張魯一身道袍坐在椅子上,感受了一下身體,嘆道:“益州弄這些小玩意還真是舒服啊,十天之后就是九九重陽節,我看這東西在祭祀時用得著。”
閻圃一臉憂慮地道:“師君啊,這些都先不急,如今劉璋大軍壓境,我們需想個對策才是啊。”
張魯不以為然地道:“本君不是已經調配了一萬人去定軍山了嗎?還請了上庸申耽來援,劉璋區區三萬人,何足道哉?南鄭固若金湯,閻功曹就不用擔心了,倒是這祭祀的事你得費心考慮一下,以往每年都是提前一個月準備,今年因為劉璋,只剩下十天時間,要是出現什么問題,對不起漢中幾十萬戶百姓啊。”
張魯與許多玩宗教的不同,像張角等人都是用宗教麻痹百姓,實現自己的野心,而張魯卻是一個真正想造福于民的人,張魯改進張修的五斗米教后,實現了最早的共產主義。
每逢年節,漢中祭酒和祭司們都會在官道旁邊設置飯鋪,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還鼓勵漢中大戶設立施粥棚,按照施與的額度,評定這些大戶對五斗米教的貢獻度。
對于張魯這樣一個愛民的人,重陽祭祀自然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它關系到百姓全年的風調雨順,闔家幸福。
“師君。”閻圃聽著張魯絮絮叨叨,越發急了,“我們不能大意啊,觀劉璋涪城、巴西、天蕩白水三戰,慣能以少勝多,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啊。”
“好好好,說吧,你打算怎么準備?”張魯倒先不耐煩起來。
閻圃道:“如今看來,劉璋兵力與我們相當,我們有定軍山相互呼應,又有申耽外援,守住南鄭的把握占了八成,但是也不能忽視另外兩成,我們還應該征集教眾,協助守城,如果劉璋強攻,這些教眾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征集教眾?”張魯想了一下道:“那得費多少工夫?你還有時間準備重陽祭祀嗎?”
“這…師君,今年的重陽祭祀就先放一放吧。”
“萬萬不可。”張魯斷然道:“什么都可以放,祭祀這等大事不能放,若不如期進行,百姓一定不安,來年收成不好,或是發生瘟疫災害,豈非我這師君失職?”
正在閻圃為難之時,楊松風風火火跑了進來,閻圃一看見楊松就皺起眉頭,他是以前跟隨張魯征討蘇固來到漢中的巴西人,對楊松這個作威作福的地頭蛇很不待見,這時看楊松那高興摸樣,一定又是想到什么二百五的主意,不禁擔心張魯又受這個小人蠱惑。
楊松一沖進門來,就高興地道:“師君,師君,楊松昨夜苦思一宿,終于想到了破敵良策,這次必讓劉璋有來無回。”
“可費工夫?”張魯仰躺在椅子上,隨口問道。
“可將劉璋一舉成擒。”
“哦?”張魯一下子來了精神:“若是這樣,必不耽誤祭祀,快快說來。”
楊松將信遞給張魯,張魯一邊看,楊松一邊大義凜然地說道:“劉璋無知小兒,以為我楊松何等樣人?我楊松對師君忠心耿耿,些許賄賂豈能打動我的心,可笑至極,回頭我就將那些財帛換成糧米施與百姓,以全師君恩德。”
張魯看罷信,抬頭對楊松贊道:“楊大人真是忠義可嘉啊,不但對本君忠心耿耿,還心懷百姓,本君回頭一定重重有賞,楊大人有何破敵良策,快快說來。”
楊松頭一昂道:“破敵之策就著落在這書信上,劉璋不是想讓我與他里應外合嗎?那我們索性將計就計,十日之后,我們在西城門設下埋伏,等到劉璋進城,群起而攻,就算不能殺了劉璋,也能讓他大敗,到時再有申耽、張衛兩路人馬,難道還不能將劉璋覆滅在南鄭城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