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83章 火炮兵

夢想島中文    回到明末建工業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尼米彈之所以叫尼米彈,那是因為它的最終改進者是法國將軍克勞迪尼米(又譯米尼)

  這就好比世界上第一支單發裝填步槍,是由德國人毛瑟設計出來的。這系列步槍在全世界范圍流行起來的時候,人們就習慣于稱之為毛瑟步槍。

  這對科研從業者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榮耀,就比如牛頓定律,伽利略公式,帕斯卡六邊形定理這些都是從17世紀開始,西方文藝復興后涌現出來的。

  以前陸舟學習專業內容的時候,就發現上邊滿滿全都是西方人命名的公式定律,他也曾幻想著哪天走了什么狗屎運,也能憋出來個別人從沒想到過的BUG.

  但是幾百年以來,科學上能夠占據定義坑位的地方,早就被西方給壟斷了,仿佛全世界都是他們所說的道理。

  可實際上,這并不能說明,有些道理在西方之前就沒有人想到過。

明朝中后期的科學家也同樣層出不窮,在農業水利、科學格物上都有諸多體現,是系統化的全面發展  明末整個社會對科學的包容性,達到了極高程度。

  甚至還有科舉不成的人,卻因為善于設計火器,能夠提拔為官的例子。

  所以說啊,從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幾千年以來,華夏土地上,從來都不缺乏創造和發明。

  只是后邊,卻莫名出現了兩百余年的斷層。

  從17世紀中期到近代的這兩百余年間,人們不再能有多余的想法。

  許多科學書籍也被列為了禁書。

  “陸公彈尚可,尚可,以后子彈掠過之地,也能揚起主公威名。”

  徐光明跟在一旁附和,其實他覺得,如果叫光明彈的話也可以。

陸舟只是搖頭一笑,并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他其實更希望徐光明等人哪天能弄出來個光明定律,張氏法則  但這樣肯定需要時間,陸舟還得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促使科研的進程加快。

  “光明啊,子彈的發展,其實還可以有很大進步。

  不能就此止步。

  就比如在錐形彈頭上,再包一圈鐵皮,里邊再放上火藥”

  陸舟簡單的提點。

  “鐵皮.....火藥?”

  徐光明沉默了許久,似有所悟,沒有立馬出聲,因為一下想到許多可能以及困難。

  他身后的學生倒是神采連連。

  年輕的思維總是能更激進。

  線膛槍開始大規模生產。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紡衣廠的軍裝,也制作出來一批。

  足足三千套,已經下發到陸莊兵丁的手里。

  站在城頭上,就能看到許多身著殷紅色戰衣的士兵每天在操練。

  但是由于來復槍都已經開始裝備,那么原先的甲衣也不用那么笨重了。

  陸莊讓翠娘那邊,今后就主要只縫制綿甲,里邊的防護網也只用一層足夠。

  這樣以后不管是受傷救治還是轉移戰場,都能更加的靈活,畢竟戰場上的行動效率就是生命。

  全軍的裝備再次面臨升級,又過了數天之后,陸舟來到了訓練場,要準備開始檢閱炮兵部隊。

  先前陸舟帶回來的四千親兵里,有足足千人都被劃到了炮兵部隊。

  陸舟對炮兵的培養極為看重。

  甚至為了讓炮兵們能夠有足夠訓練,還在陸莊城外的曠野,單獨開辟了一個封閉的訓練場。

  在這里還建了一個營房,供炮兵們居住。在營房里邊有充足的保暖設施,火藥、彈藥應有盡有。此時槍炮火藥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緊缺的資源。

  像陸舟這樣能夠不計成本,每天能供應給士兵訓練的勢力,絕無僅有。

  而在陸舟看來,炮兵的素養要求最高。

  因為火炮需要極強的操作性和聯動能力。

  同時在這個時期,能真正發揮火炮威力的軍隊,是屈指可數的。

  就先前的戰況來看,不管是陸舟的天武軍還是遇到的敵軍,都沒能說稱得上算是專業。

  所以現在火炮營內,全部都是二十余歲的年輕人。

  同時為了提高炮兵們的數理知識,營房內每天還有一名研究院的人輪班過來教習他們上課。

  能夠識字也都是炮兵軍士的基本功。

  現在負責操練士兵的是一個年輕將領,名為周正,本來是陸莊大學里邊的大學生,但卻更喜歡在軍中歷練。

  周正在陸舟跟前行了一個軍禮,大聲匯報道:“主公,五十門火炮已經準備完畢,有請炮衣!”

  “開始吧!”

  陸舟揮了一揮手。

  周正便轉身舉旗號指揮。

  古代人對大炮極為尊敬,發炮之前撤下炮衣稱之為請炮衣。

  炮衣就像是炮管的外套,用于對于火炮有偽裝和保護的作用。

  五十門火炮依次排開,也剛好是二十人負責一處。

  在最前方,是炮廠趕制出來的二十門佛朗機大炮。

  炮長率先用雙目觀察炮身上的準星與照門,對遠處的標靶進行調整瞄準。

  確認無誤后,裝填手將子銃,安入了炮管的孔槽內,隨著一陣口令,發炮手點燃了火門上的火繩。

  瞬間火光煙霧不斷,隆隆巨響傳來。

  二十門大炮同時開火,響聲震蕩了整片草原。

  在遠處擺放的木板,大部分炸裂。

  標準重炮的有效射程是三里,在一千五百米內能夠達到有效射擊效果,彈道基本是與地平行的直線。

  而如果打擊更遠的目標,就需要用到拋射,只不過拋射的精確度會下降。

  這對炮手的專業要求就更大。

  因為還要考慮到火炮仰角、火藥量等因素。

  二十門火炮平射之后,又開始轉為拋射。

  從遠擊到近距離的散彈發射,周正不斷指揮著炮手調整射擊角度,可以看到,經過訓練的炮手進步很大,在巨響跟火光煙霧間從容不迫。

  火炮轟鳴,每當火舌噴射出炮彈的時候,炮身都會往后一陷,緊接著炮彈就飛射出去。

  陸舟只在望遠鏡里,看到了數里外,沒有積雪的塊土地上,不斷落下了一個個炮坑。

  當然也有許多炮彈是落到圈子外了,揚起一陣陣飛雪。

  “周正,火炮長們都有望遠鏡了嗎?”

  陸舟對著下首問道。

  “主公,都有了,炮長們本就會使用望遠鏡。

  在五天前,每人下發了一支后,已經能用來輔助火炮矯正!”

  周正稟報道。

  請:m.biqiuge8

夢想島中文    回到明末建工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