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九章 科研

  一切終于穩定下來,女售貨員柴婧也終于有了“下家”。

  郎有情妾有意,兩個人進展神速,尤其是蘇有朋時不時給她整些“香江貨”過來。

  香江大老板實錘了。

  直到二月底的某一天,沈光林看到兩個人衣衫不整的從房間里走出來。

  柴婧臉上的那抹紅潤最是醉人。

  我去!速度夠快的呀。

  這么快就得手了,那下一步這姑娘是不是就會提要求準備“移民”海外了。

  沈光林甚至有些后悔介紹女售貨員跟蘇有朋認識了,這也太幸福了吧,簡直男主角待遇呀。

  而蘇有朋卻陷入到了幸福的煩惱中。

  “沈哥,不都說會流血的么?”

  我擦,這個人得了便宜還賣乖啊,吃了滿嘴的五花肉卻還嫌棄豬油多。

  “這不一定的,運動員就不會。”

  “那你說婧婧她是運動員么?”

  “肯定啊,不然她人那么瘦,屁股怎么會那么大的。”

  “也是哦。屁股大了好生養,我老娘說過的,你說我現在提出娶她她會同意不?”

  “只要你不是港商的事情不露餡,她就會同意的,但是估計她的最終目的是去國外,未必會幫你生孩子呀。”

  “不可能,懷上了哪里還敢不生?我密云的堂哥,大前年花80塊娶了一個云廣媳婦,開始也是死活不從,后來還不是懷孕乖乖生了孩子,到現在孩子都會走路了。”

  我擦,這是違法犯罪吧。

  要不要實名舉報一波。

  不過,姑娘就這么莫名其妙的有了一個京城戶口似乎也還不錯,孩子都生了,還能怎么滴呢。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打算?”沈老師一定要制止繼續犯罪。

  “嗯,是的,不過我現在不是有婧婧了么?你不知道是有多得勁...”

  “艸,滾!”

  沈光林不想說話了。

  受這件事刺激,沈老師回宿舍連續住了好幾天,省的他們在自己面前晃蕩補覺秀恩愛。

  蘇有朋還動不動就騎自行車載著柴婧從友誼商店一直騎到福緣門的家里,沈光林只是買自行車的時候騎了一次蛋蛋都累得疼了。

  晚上睡覺,沈老師竟然還在夢里夢到那兩個上下移動的籮筐了。

  沈海王也是很不容易的,他都好久好久沒有吃過葷腥了。

  白天乍一看到那個成熟的身體,而且還頂著一張漂亮又微微泛紅的臉龐,作為男人不動點花花心思是不可能的。

  哎呀呀,朋友妻,不可欺。

  罪過,大罪過。

  沈老師決定還是多想一想李莉妹妹的好,趕緊祛除這些歪門邪念吧。

  只可惜人家姑娘到現在為止連小手都沒讓他拉過,啥時候才能更進一步呀。

  能夠讓沈光林陪著去食堂吃飯已經是主的恩賜了。

  在外人看來,沈老師和李莉同學的關系真的太親密了,甚至超出了師生的界限。

  只有沈老師自己知道,并沒有,一切還是往常的樣子,他并沒有走進她的心里。

  不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能夠長久的陪伴自然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情的吧。

  上課上課,吃飯吃飯。

  在學校食堂吃飯久了,沈光林終于受夠了這種清湯寡水,不見油腥的常規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好,可就是不夠過癮。

  而且還是牛肉更好吃一些。

  不要說沈光林受不了,現在就連宋小雨同學的胃口都養叼了,她都學會主動去動員李莉同學了:咱們去沈老師那里混飯吃去吧,今天食堂又是水煮白菜和菠菜湯,沈老師那里有牛肉。

  沈老師準備的食譜里當然不會只有牛肉,只要李莉妹妹愿意過來,沈光林各種食材都會去買的。

  鯽魚,鯉魚,海參,鮑魚…

  沈老師想自己開辦一個魚塘。

  這些都只是家常菜而已,滬上的貧苦人民在秋季也只能吃大閘蟹充饑呀。

  沈光林是個吃貨,但是他真正喜歡吃的東西并不太多,因為雞鴨豬牛羊這些東西在他的那個時代并不鮮見,反而是一些野兔,野雞一類的山貨他吃的很歡。

  為了這口吃的,他還專門去逛遍了京城各個大型菜市場。

  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年代,菜市場里肉食品的品類竟然這么多,而且還都是活的,最離譜的竟然還有猴子售賣,這是準備吃猴腦么。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個年代人們的食譜真的太嚇人了,不但有猴子,還有穿山甲貓頭鷹和刺猬。

  這么稀奇的動物沈光林不敢買,過不了心理關,他只買了一些野雞野兔和野豬肉。

  野雞野兔買了之后就養在籠子里,反正自己買了之后總有人過來收拾的,一般來的最勤快的是李蓉小姐姐,偶爾也會有宋小雨同學加入進來。

  其實在京城,日常吃飯炒菜的時候并不多,大部分菜品也是燉著吃的。

  畢竟這個時候天氣還冷,一個混雜菜就夠了,每人一碗端著吃也是蠻好。

  現在,無論是在新家還是學校宿舍,沈老師是想開伙就開伙,想吃食堂就吃食堂。

  實在不行了還可以去隔壁趙哥家里湊和一頓。

  趙哥已經在陸續還錢了,沈光林有心不收,但是又覺得這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因此他在很多時候買了改善伙食的菜就到隔壁去搭伙。

  趙老師當然知道沈光林是什么意思,沈老師并沒有覬覦自己生過娃娃的媳婦,只是想幫襯自己,不過還能說什么了,小沈仗義。

  天天混跡在學校校園里,除了吃喝玩樂,沈老師也是有別的追求的。

  他終于準備做一名科研工作者了。

  在80年代初,一位英語老師,一位物理助教,能夠有什么樣的科研資源呢。

  沈光林只能自力更新奮發圖強。

  寫論文就是證明科研成果的最好方式。

  做實驗是要花錢的,但是只寫猜想和進行物理理論證明就不需要。

  比如當年的李正道和楊震寧,他們搞得就是純物理研究,一樣獲得了諾貝爾獎。

  沈老師在現階段“高風亮節”,就不去浪費原本就不多的科研經費了。

  當然,真想浪費也沒機會呀。

  好在學校的期刊室是對所有的老師們是開放的,學校每年訂的科技期刊并不少,因此沈光林也能夠及時掌握當前的科學動向和研究熱點,從而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去刷點成就。

  畢竟,時間過去了足足40年,雖然沒有再提出像相對論那樣的驚天巨變,但是物理界的理論突破還是有不少的,沈光林雖然不是人型電腦,但是80年代初的流行理論很多都跟后世的認知不一樣還是能分辨的。

  只要拿出一些來,這些都是科研成果。

  不過,這些事情也是需要一步一步的來,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步子小一點,穩一點,更顯得沈老師其實是個天才而不是怪物。

  最好,選擇的切入點跟其他老師還有點重合度,這樣就可以說自己年輕,腦子好使,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路線選定了接下來就是行動。

  沈老師搞起科研來也是孜孜不倦。

  因為他每天都要陪著李莉同學上自習,有大把的時間寫論文。

  到現在為止,他終于刷出3篇高質量的論文了,只是還沒拿去發表,準備湊夠5篇了再一起發出去。

  要是一口氣全部刊登了那才過癮呢。

  這就叫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說不準,學校還會來個破格提拔呢。

  其實,現在的沈光林在京大物理系大小也已經是個名人了。

  因為,經過他幫助的老師,又有兩篇論文發表了。

  這可是物理系的大事!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老師們能夠發表三篇國外期刊論文,物理系的科研能力委實不凡。

  沈光林目的很單純,他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他想要塑造不壞金身,想要提高社會地位和話事權,那就要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學術人”,肯定不能一直當個工具人混個第二作者。

  或許,一路這樣走下去,將來做學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沈光林讀大學和研究生的時候研究最多的就是石墨烯,這是諾貝爾級別的成果,肯定不能一下子放出來。

  而且做實驗也是要花錢的。

  反正現在距離石墨烯被發現還有很多年的時間,這個成果的實現難度最低,應用前景卻最廣。

  其實,現在國內科研的生態還很初級,十年運動造成的傷害很大,到現在還能夠堅持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已經很少了。

  而這些科研工作者中能夠跟上國際進度的就更少了,從老師們寫的的論文里就能發現這一點。

  這還是京城大學,要是其他科研院所估計更差。

  大家大都是在追趕和學習國外的最新研究,要想有所創新,很難。

  沈光林幫著他們修改論文其實就是在做創新,很多時候都夾雜了不少私貨,這也是為了提高中簽率,免得花錢打了水漂,破壞了自己神級翻譯的名頭。

  甚至,沈老師做的還比較巧妙,他修改的論文,都會找老師探討論文中“論點正確”的發展方向,引導,引誘,說服老師們形成他們自己的觀點,這樣發表的論文就是他們自己的“成果”了。

  所以,50塊錢沒那么容易賺的。

  相比較而言,還是把論文發表在國內期刊上更簡單一些,甚至直接翻譯抄寫過來就行了。

  “抄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能夠抄寫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的,都已經是高端份子了,這就是所謂的“自力更生,填補國內空白。”

  次一等的學者只能撿冷飯,燒土灶,把一流學者已經轉化的成果自己再重新轉化一下,這樣依然有市場,至少是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現在,大家的科研經費都非常缺少,因此,在這個年代大家的研究方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理論物理方面。

  畢竟,大家都沒錢。

  想做實驗研究沒錢簡直是不可能的。

  一部掃描電鏡要多少錢?一臺分光鏡要多少錢?一部分析天平要多少錢?還是理論研究更實際一些。

  做理論研究的話,只要能夠讀的懂這些國際期刊,就已經算是跟上國際研究進度了。

  畢竟,他寫的我看懂了。

  然后翻譯過來,自己添油加醋去發表一篇國內版論文,有事甚至只是翻譯一下,換個褲衩,這就算是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沈光林具有懂英語這種先天優勢,著實讓不少老研究員羨慕。

  但沈老師是不屑于干這樣低級搬運工的事的,因為具有40年的超前眼光,無論再前言的科技,他也是能夠看得懂的,并且知道這些論文中的觀點正確與否。

  其中,指責別人,挑出別人論文中的毛病也是一種擁有先進水平的體現。

  沈光林自然沒有資金也沒有設備做重復實驗,但是他知道別人論文中的錯誤,而且還知道這種錯誤是怎么產生的,根據這些,他都能寫很多很多論文了。

  想建立成就,就要從這里開始。

  沈光林就這樣一邊寫批判性質的論文,一邊生活,一邊搞收藏。

  自從蘇有朋有了正當職業之后,幫沈光林收古董珍玩的人也開始走向了正規化專業化。

  有沈老師指點,蘇有朋派出順子等小弟,用驢子騾子拉一車鍋碗瓢盆,到通縣,到廊坊,到雄安去換老物件舊家具。

  能換就換,不能換就買。

  果然,只要有錢,好東西就像流水一樣溜進來,珍珠瑪瑙,翡翠玉石,別管值錢不值錢,反正是以量取勝,數量多了這里面總有精品。

  沈光林沒事做了就給自己的藏品分類,一件一件的擺放起來。

  為此,地下室里面的空間全部做了貨架,地下室入口的門還專門修建了一座小房子,用來專門收藏各類小件,不分朝代,只管類別。

  不止收藏順利進行,沈老師在班級里的教學工作也越發順風順水了。

  大家也都知道了,沈老師業務能力極強,為人大方不小氣。

  這不,班里早就說好了,清明節的時候大家伙一起出去踏青,沈老師要請所有人吃烤牛肉。

夢想島中文    從大學教師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