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政事廳。
黑云壓城,大雨連綿,諸葛亮頭戴綸巾,手執羽扇,微風吹拂著一身鶴氅,飄飄然猶如仙人一般,深邃的雙眼盯著眼前屋外的陰雨綿綿,心中不覺有些悵惘。
緊接著,屋外一人身著蓑衣匆忙踏上政事廳臺階,諸葛亮見其匆忙,便走出屋門來到長廊迎接那人,定睛一看,原來是費祎。
只見費祎手上拿著一札竹簡,臉色頗為平淡地對眼前迎上前來的諸葛亮拜道:
“丞相,剛剛我正打算出去辦事,有一老翁趁著大雨前來攔住了我,看他神色匆忙,我還沒等問他,他就把這一札竹簡塞在了我的手里…”
“嗯?那人現在在哪里?”諸葛亮盯著費祎手中的竹簡問道。
費祎見諸葛亮眼神看向手上的竹簡,于是一邊把手上的竹簡遞給他,一邊指著身后的辦公房說道:
“那人在房間里,幸虧我拉住了他沒讓他走,看他的樣貌和精神方面,目前的狀態十分的差。”
“走,先去看看他,然后再做計較。”諸葛亮右手拿著那一札竹簡,左手提著鶴羽扇,順著長廊徑直來到了那間辦公房。
卻見那老翁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一動不動,雙眼深邃迷惘,不知道此時的他究竟在想什么。
而一旁周圍的官吏們已經忙完了事務,見這老翁如此疲憊不堪且饑腸轆轆的狀態,便立馬為他倒茶和弄一些食物,但這老翁性格執拗,說什么他都不干。
這些官吏們只好把吃的與喝的放在老翁身旁桌案上,并且又留了一個屬吏在這里守著老翁。
見諸葛亮親自前來,那名屬吏放下手上的文書站起身來向他拱手拜道:
“拜見丞相。”
“不必多禮,這位老兄長便是剛剛在門外硬塞給文偉書信的人吧?”諸葛亮看向坐在面前低頭沉思且衣衫襤褸的老翁走上前來和藹近人地問道。
身后的費祎點點頭也跟著諸葛亮走上前去回答道:
“是的。”
于是諸葛亮便揮動羽扇示意這二人離開這間屋子,費祎同那名屬吏點點頭,然后拱手退去離開了這里。
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的老翁見一身鶴氅,手持羽扇的諸葛亮終于肯開口說話,只見他那滄桑的臉龐滿是辛酸,眼角熱淚橫流…
“終于…終于見到諸葛丞相您了,那一札竹簡,丞相看了嗎?”
“老兄長別激動,您是誰?為何要找我?”諸葛亮頓時被老翁這一句話問得頭腦迷惑,而那一札竹簡又是什么情況?
那老翁緩緩站起身來向諸葛亮恭恭敬敬地拱手拜道:
“回諸葛丞相,小老兒名為郭邰,是當今魏國御史中丞徐庶的管家。”
說到這里,諸葛亮便全都明白了,眼前的管家歷經千辛萬苦離開洛陽,只是為了送達徐庶親筆寫下的書信,而他手上的竹簡,便是徐庶的親筆信。
但他沒有直接打開這札竹簡,而是急切地詢問老翁徐庶現在的身體狀況如何。
卻見那老翁無奈地搖搖頭,自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期被曹真打退回天水后,徐庶的身體狀況就日漸低下。
老翁每次見他滿是惆悵的心情,便問他究竟為何如此,徐庶沒有說,直到那天晚上寫信的那一刻,徐庶便把他所有的心事都托付給了這老翁。
“哎,徐中丞已是風中殘燭,命不久矣。”老翁說著便流下熱淚,繼而又說道:“這封書信,便是徐中丞送給丞相的絕筆信。”
聽到這些話,諸葛亮頓時思從心來,他不禁展開這札竹簡仔細閱讀來自遠方好友為他送上的親筆信。
“吾友孔明親啟,見字如面……”
諸葛亮一字一句的把這封絕筆信通篇讀完,頓時流下思念萬千的熱淚,原來徐庶在魏國這么多年以來一直都惦念先帝劉備的大業…
當閱讀至通篇書信的最后幾句的時候,諸葛亮的淚水遍撒衣襟,他緩緩放下手上的書信,把這札竹簡平整的在桌案上展開,他回首望向眼前的暴雨喃喃道:
“吾友元直,惜當年沒能與兄共同輔佐先帝興復漢室之大業,君于曹營忍辱負重,誓不為漢賊獻一策,弟欽佩之至,兄之言句句感人肺腑,還請遠方吾兄元直安心,亮雖才能駑鈍,但先帝之志,亮始終銘記于心。
且如今大漢人才濟濟,而亮也尋得可以托付的接班人,三足鼎立之勢已定,亮有生之年或許不會打破這種制衡,但只要好好培養這個人,大漢中興之日,終會到來…”
這些話雖然不能讓遠方的徐庶聽到,但是在心中卻已經告訴給了他,而這封信將會永遠成為諸葛亮與徐庶友誼的象征。
他轉過身來看向那名老翁,卻見那老翁此時靜坐在那里,諸葛亮擦了擦淚水,然后對他說道:
“老兄長,長途跋涉送來此信,亮萬分感激,請在此地歇息幾日,過些日子亮親自送老兄長回去,還望老兄長把我的回信傳達回去,也算留個念想。”
說著,諸葛亮最終還是寫下了他剛剛嘴上所說的那些話,說是在心中已經告訴了徐庶,但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有讓徐庶親眼看見老友的回信,他或許才能真正的安心。
轟隆——
空中一聲炸雷震響天地,一道閃電劃過天際,而這約半個時辰的時間里,諸葛亮寫了很多話。
很快,諸葛亮寫完最后的落款便放下了筆,然后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將這札竹簡小心翼翼地卷了起來呈給那個老翁。
“老兄長,這封信還請拜托您轉交給元直,并且附上一句話:吾與元直,襄陽學堂,一時同窗,一世好友。”
接下諸葛亮遞來的書信,老翁沉重的點點頭回應道:
“丞相放心,小老兒定然將信轉交給徐中丞。”
放眼望去,屋外依舊大雨連綿,而遠在吳國武昌王宮,孫權也已經從戰敗的悲傷中緩和過來。
“伯言,此次作戰,我們損失了多少兵馬?”孫權雙眼毫無神氣,可見這次他真的已經對打仗沒有太大的興趣了。
站在大殿之下的陸遜態度平和,對待此次作戰,他還是持不贊成的態度。
“回大王,此次作戰…我們陣亡三萬六千多人,被俘一萬余人…”
“哎…”孫權聽到這些數字只是嘆嘆氣,經歷再度失敗,他們在短期時間不會再北上伐魏,其根本原因是這次大敗對吳國這些世家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正當孫權蹙眉惆悵之時,王宮外一陣腳步聲突然傳來,來到王宮之人正是嚴畯。
“大王!祥瑞,祥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