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八五章 夏利里拉

  香港的樓堂館邸,常雇用大胡子印度人做保安與仆人,這給人一個印象,似乎香港的印度人皆是下人。

  但是在九龍塘和渣甸山卻又兩處豪華的印度豪宅。

  當人們經過九龍塘或渣甸山的印式建筑,不由會駐足探視這宮殿式的豪華私邸,睇視在花園漫步、衣著華麗的印度男女,不禁在心底喟嘆:“住這里面的印度人真有錢呀!”

  這兩幢印式官殿私邸,九龍塘那幢屬夏利里拉家族,渣甸山那幢屬梅真尼家族。梅真尼是戰前印籍港商首富,他的后代有的回國,有的去美國發展,私邸成為家族的度假別墅,家族的影響自然隨著后代的淡出而淡化。

  今日的港人。已不太知道香港曾有一位名叫梅真尼的巨富。

  戰后,獨領印籍港人風騷的,當數夏利里拉家族。

  香港的印籍人有多少,大概要以萬來做計數單位。過去灣仔的一家戲院,每逢周日要放一場印度語電影,場場爆棚。

  如今的電視興盛,電影式微,電視臺也是每逢周日播映一場印度語電影,時間長達10余年。毋庸贅言,印度人一定為數不少。

  香港印度人的移民史,大概要從香港開埠的第一天算起。英國占領軍及英國官員的隨從中,就有印度人。

  在早期,印籍商人和工人為數不少。因印度的殖民歷史長,印度人多懂英語,技術及管理方式較先進,又與英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其富裕程度普遍高于華人。

  當時有這種說法,西洋人為一等臣民,印度人為二等,華人則列三等。

  香港畢竟是中國的地盤,印度人普遍采取“賺錢發財在香港,置業享受回印度”的做法。一代一代,流水似地來而去也,長期扎根的較少。

  隨著華商的崛起,印商今非昔比,影響日下。故而,像夏利里拉家族這樣的豪門,分外引人注目。

  “夏利里拉式婚禮”,已成為香港的特定名詞,意指“印度貴族式結婚儀式”。

  這種儀式,通常只能在印度電影中才能見到,現在卻活生生展現在香港人眼前。

  香港富豪遍地,見富不怪,但香港人親睹夏利里拉家族成員的婚禮后,一定會嘆為觀止,終身難忘。別的不說,光薈萃世界美味佳肴的婚宴,就要擺七天七夜。

  人們對富豪發跡史的興趣,并不亞于對富豪奢侈生活的關注——夏利里拉家族,是怎樣成為巨富的?

  夏利里拉家族掌門人哈利·夏利里拉曾說:“我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富翁都是白手起家,我家自然也是如此。但我感受最深的,卻是誠實,正是誠實,才使我們家發生根本的轉機,從此告別苦難,一步步邁向富裕之門。”

  哈利所指的,顯然是指香港收復后,哈利與英軍以貨易貨。他的誠實得到英軍的信賴,從而獲得數單利潤豐盈的生意。

  1922年,一名印度小商人尼云斯·夏利里拉來華夏做生意。當時,華夏的瓷器及樟木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尼云斯便經營這兩類商品,把它們銷往國外。

  夏利里拉華夏工藝品店設在緊靠英租界的里弄里,那里印度人甚多,多從事巡捕、仆人、車夫、商販等職業。

  印度人常來夏利里拉店玩,原以為夏利里拉是店號,一問,才知是尼云斯的姓。印度人皆甚覺奇怪,從未聽過這個姓。

  印度確實沒有這個姓,尼云斯本姓梅珍旦尼。尼云斯很小在東南亞做工,一年,母親病危,尼云斯接到電報即趕回老家,希望能見母親一面。

  在歸途中,母親病逝,家族人便將她火化。尼云斯對家族成員“無視他”異常憤慨,決定放棄家族姓氏。

  他把先母夏利、先父里拉云的名字的一半合起來,改姓夏利里拉。

  從這一點,我們可知尼云斯的反叛性格。尼云斯稍有積蓄,便來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發展。

  1922年8月10日,次子哈利·夏利里拉在印度老家出生。

  尼云斯賺了一筆錢,打算把家人遷來。考慮到家人適應不了滬上的寒冬,便把店鋪南移羊城,然后與家人團聚。

  1929年,歐美爆發曠古未有的經濟危機,危機波及與西方經濟關系密切的廣州。粵省接連幾年市景蕭條,尼云斯于1932年舉家遷往香港。

  香港自然也受到世界經濟大蕭條的直接影響,由于英政府給予香港優惠政策應急,情形不如廣州那么糟糕。

  不幸的是,夏利里拉一家境況剛剛轉機,災難臨頭,家中的頂梁柱老夏利里拉病倒臥床。

  看病吃藥,掏空了家中的積蓄,病情不見好轉,家中欲斷炊煙。

  家庭共9口人,擠在九龍缽蘭街的小屋子里。母親要哺育最小的妹妹,并做全家的家務,14歲的佐治和12歲的哈利不得不輟學。

  兄弟倆上街做報童及小販,賺錢給母親買米。哈利回憶道:“那時,我們一家很久都不知肉的滋味,住的情況,那更是連牲口都不如。”

  十三歲那年,哈利參加工作,在一間印商的寫字樓做勤雜員,月薪十五港元。

  哈利只留1.5港元自用,其余全部交給母親。

  哈利熟悉中、英、印三國語言,14歲就被老板帶身邊做翻譯。哈利由此而熟諳生意。

  十九歲時被老板任命為經理,月薪兩百港元,躋身香港的高薪打工階層。

  好景不長,哈利甫做了3個月的經理,日軍就攻陷了香港。

  老板卷資回印度,哈利失去飯碗,又流落街頭做小販。

  日軍橫行,港民生活在恐怖之中。父母說:“我們老了,但你們一定得離開香港回祖國保命。”

  家中底子很薄,湊不齊全家的盤纏,父母要求兒女先回,能走幾個算幾個。

  哈利舍不得香港,他覺得回印度不如在香港更有作為——雖然眼下的狀況很不盡人意。

  哈利堅持“要回祖國一道回,要不我留下陪父母,你們先回去。”結果,夏利里拉一家沒有一個離開香港。

  香港收復,喜慶中的夏利里拉家族遭致一場意想不到的打擊:積蓄的大量日軍軍票,市面禁止流通,蓋上港幣印章使用,已大大貶值如同一堆廢紙。

  夏利里拉家族又一貧如洗。

  戰后的香港經濟已瀕臨崩潰,市場供應緊張,尤其大米食品奇缺。一家人陷入生計之憂中。

  聰明的哈利便在駐港英軍的供給上動腦筋。英軍在接收日軍倉庫時獲得大批煙酒。

  煙酒是香港市場的緊俏商品,英軍受用不盡,又不好拿到市場易貨。

  當時英軍有配給的食品,但很多食品仍需依賴黑市,黑市價格昂貴,連有著充沛軍餉的英軍也叫苦不迭。

  新界大埔的蔬菜較市區便宜。哈利兄弟就每日清晨,到大埔購買農民手中的蔬菜,運往英軍兵營交換煙酒,再把煙酒拿到黑市賣給華人,賣得的錢作為一家的生活費。

  駐港英軍大部從印度調來,精通英語的哈利就跟英軍套近乎,與英軍建立朋友關系。

  開初,換多少煙酒,都是英軍估量著給的。現在,他們叫哈利自己到倉庫去拿,拿多少由哈利自便。

  哈利卻很老實,每次都拿與自己提供的蔬菜大致等值的煙酒便離去。

  獲得這便利的小販有好幾位,最后,只有哈利與英軍保持長久的交情。

  哈利·夏利里拉回想起這事便感慨萬千,七十年代的一日,哈利對傳媒追憶道:“我常常牢牢銘記母親的教誨,做人要誠實,不能貪心。英軍很慷慨,由我們這些易貨商自拿。我看見別人大大咧咧拿,甚至動用車子來搬貨,但我還是只拿幾條煙、幾支酒離去——得我應該得的。一些印度同鄉說我好傻,那些煙酒本來就不是英軍的,不拿白不拿。我說:不是英軍的,那也不應該是我的。沒想到,我的傻氣竟感動了一位英國軍需官,他把供應尖沙咀兵營糧食的生意交給我。這成為改變我一生運氣的契機。”

  英軍充分信賴哈利的忠誠,竟先付哈利糧款,讓哈利去采購糧食。

  哈利趕赴華夏的產糧區,購買優質價廉的糧食運往九龍,以比市價便宜的價格賣給英軍。

  哈利本來完全可以牟取暴利,但他卻把價格定在應得利潤的基點上。

  哈利的誠實和傻氣,又一次感動這位軍需官,他把駐九龍片英軍的軍服也交給哈利承包。

  哈利馬上聘請裁縫與車工,開設家庭制衣坊,加上全家大小也忙不過來。

  哈利不斷地擴大規模,不斷增加人手,業務遍及全港英軍。夏利里拉軍服廠有員工兩百多人,是當時的大型制衣廠。

  哈利帶著裁縫上各兵營為英軍度身,結識了不少軍界朋友。

  在二戰中,英軍與美軍并肩戰斗,雙方結下深厚的友誼。戰后,美軍基地遍及太平洋地區,在英軍朋友的引薦下,夏利里拉軍服廠的業務打入美軍。

  軍服生意,為夏利里拉家族贏得第一桶金。

  哈利不愧是個精明的商人。他的傻氣,并非傻瓜,他大智若愚,長袖善舞。誠然,他的初衷,大概不含“有所圖謀”,但他絕對是個善于把握機遇的人。

  哈利并沒有把拓展的步伐封閉在軍服上。從五十年代初起,夏利里拉家族增設西裝及時裝業務。

  哈利未采取工業化批量生產方式,而是設店承接零星業務,從度身到試穿,只需三十六小時。

  這種快速交貨方式,很受游客歡迎。夏利里拉的西裝時裝,更以質高料貴而馳名世界,許多國外的闊佬貴婦,千里迢迢慕名而來。

  五十年代后期,夏利里拉家族服裝店成為同業巨子,光在香港就擁有三十二家分店、裁縫六百人。

  建有一幢大廈,作為車衣工廠,規模居全港同業之首。

  五十年代,人們談起夏利里拉家族,便會說“時裝夏利里拉”或“印度裁縫世家”。

  哈利并不滿足這類稱謂,他認為香港值得干的事委實太多,把家族事業囿于一點,并非穩妥之策。

  在1959年新年的家族會議上,哈利提出涉足房地產。

  大哥佐治馬上表示反對:“我們遲早是要回印度老家,留下這么多不動產,難道我們年老時,還能常來度假休閑不成?”

  哈利說:“香港人口激增,帶動房價地價飛漲,置下物業,以后就可能價值連城。”

  佐治說:“這樣的話我常聽說。可是房地產有人大賺,也有人大虧。我總認為置物業不保險。”

  哈利說:“想謀求大發展,必然是要擔風險的。我自然反對孤注一擲,投資房地產只是家族多元化發展的一部分。

  這里虧,那里賺,就不致于全軍覆沒。若全家都投入服裝業,我反而覺得不保險。”

  最后,哈利說服全家人投資房地產。

  佐治回憶道:“哈利做生意比我們行,但是,我們幾兄弟也不是一味聽哈利的,我們提出的反對意見至少有一個好處,提醒哈利不要太冒進。我們兄弟間很團結,正因為這樣,才開誠布公,各抒己見,一旦形成決議,大家就全力以赴。”

  1959年,夏利里拉家族購入尖沙咀帝國酒店底層全層,設立服裝店。

  帝國酒店的以上各層,為其他股東擁有。各位股東在經營方針上意見相左,并且矛盾愈結愈深。

  有一位股東要退出,哈利便將其股權買下。其后又經過兩次收購,夏利里拉家族全資擁有整幢帝國酒店。

  這家中型酒店為夏利里拉家族帶來可觀利潤,激發了哈利欲成為酒店王子的雄心。

  1965年,哈利邀請十名同鄉合資投得尖沙咀彌敦道旁的一塊黃金地盤,擬建高檔大型酒店。

  哈利遂與美國假日旅業集團簽訂合同,使用“假日”招牌,將擬建的酒店定名為金域假日酒店,建成后交美國假日旅業集團管理,產權及租金歸哈利等眾股東所有。

  動蕩余波,使香港地產不景氣延續了數年。銀行緊縮銀根,夏利里拉家族自有資金又不足,不得不先把服裝店減縮為一間。

  天才一秒:m.lingdianksw8

夢想島中文    香江大亨傳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