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六三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第五六三章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第五六三章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有人問,是不是上海船幫訂了君子協議。趙從衍解釋道:“這不可能,私交歸私交,生意歸生意。在商言商,誰也不會在重大利益上讓步。但每一家的條件與設想不同,結果也不同。”

  由于中東戰爭,油輪是盈利最大的生意。關于這一點,現任華光航業董事總經理的趙世光,答記者提問時有這樣一番解釋:

  “任何會走動的東西都有機會產生意外,但我們公司成立以來,船隊卻從未發生意外,原因是我們小心管理避免風險。其中以油輪所涉的風險較大,萬一發生撞船或擱淺事件,船只的原油外泄,問題可不簡單。如果在美國出事,油污賠償動輒便要賠上百萬美元,故此我認為經營小型油輪則不妨考慮,例如3萬至5萬噸的制成品油輪;至于大型油輪,則非要小心不可。體積較小的油輪即使出事的話,要清潔油污亦不致太難。”

  趙氏不斷地置船,到七十年代,旗下就擁有六十艘海輪。

  那時,香港股市趨熱,成交活躍。以小錢控大錢,律師出身的趙從衍深明其義。

  1972年10月,趙從衍成立華光航業集團公司,終于在翌年1月成功上市。趙從衍將家族擁有的船只,部分注入華光航業有限公司。

  七十年代中期,趙從衍事業進入頂峰,擁有的船只總載重己逾三百萬噸,比許多海洋國家總商船載重量還多。

  1973年,內地遠洋船舶總載重為270萬噸。

  赴從衍功成名就,將家族業務交兒子打理,沉醉于搜購玩賞古董。

  友人開玩笑地問趙從衍:“購置這么多古董,是不是也是可走動資金?”趙從衍笑道:“是我喜歡。”

  誰都不曾想到,趙從衍的這一嗜好,成為日后拯救華光傾覆的“救星”。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房地產如火如荼,趙氏公子躍躍欲試,卻遭父親的勸阻,“物業搬不走,船才是最最可靠的”——這是趙從衍數十年得出的經驗教訓。

  七十年代末,內地改革開放。趙從衍無比欣慰,又無比懊悔。

  他抱怨自己不該老是對zz存有太多的戒心,要不,趙氏家族既是船王,又是地產王。

  趙從衍,正是在世界航運業狂瀉的1983年,也就是剛剛不久,下令家族公司華光航業調動七億港元巨資,買下六艘大型船只,一時,航運業人士驚得目瞪口呆。

  如今談判前景不明朗,不少商人紛紛走資,拋售物業移居海外。

  華光的一位行政首腦說,把資金放在船上最有彈性,可隨時調離香港。此活與趙從衍50年代的至理名言如出一轍——“船是可以走動的資產”。

  這位首腦還以權威的口氣說,世界航運業會在1985至1986年轉旺,因拆船量的增大,船只供需趨于平衡,自我調節后,船租、運價都會回升到70年代后期的水平。

  1985年轉瞬即到,世界航運業不見一絲曙光,反而愈來愈暗澹,災難空前。華光航業于1973年上市,成水長達近十年,現在市值一瀉不止,瀕于破產邊緣。趙氏家族的近四百萬噸級的船只,停航的停航,未停航的盈利少得可憐。

  華光有不少船只租給瑞典沙侖公司、英國蘇格蘭航務公司、國營愛爾蘭船務公司等。

  這些公司,相繼倒閉,華光受損不淺。趙從衍長子、華光董事趙世彭在報上稱:“公司將因愛爾蘭船務清盤而損失三千萬港元。”

  1986年,華光航業債臺高筑,負債額高達8.6億美元。

  趙從衍為國際知名的古董收藏家,為拯救公司,不得不忍痛割愛,于1986年底及1987年,兩次拍賣古董近三百件,套現逾三億港元。

  趙氏家族還出售地產、酒店套現,在銀行的支持下,華光重組股本,趙家仍待有49%的股權。

  完成重組后,華光于1987年恢復在股市掛牌。經過4年慘澹經營,債務減至2.5億美元。

  趙世彭不認為華光遭此劫難,是決策層看錯市。

  “1985年的失敗我們感到無可奈何,我們亦看到全球航運出現問題,但是我們的船只都已租賃出去,而且很多客戶是國營公司,但他們發生困難卻清盤了事,國家擔保也不付款,那有什么辦法?而銀行方面,卻不斷向我們追債,我們除了重組財務,實在并無他法。”

  趙從衍的三子趙世光說:“1986年,因為我們被人拖欠掉2億至3億美元帳項,有些租戶更關門大吉,我們要追討帳項亦無門。”

  華光在1991年后才慢慢擺脫困境。1992年3月,華光獲銀團貸款1.2億美元,用于償還舊債,從此,華光的行動不再受債權銀行的限制。

  “船只是可以走動的資產”,這句趙氏名言,既給趙家帶來滾滾財源,又使趙家的巨大財富受損殆盡。

  為吸取“把雞蛋放進一只籃子”的慘痛教訓,從九十年代起,華光的業務日趨多元化。

  2000年,趙氏家族財產估值15億港元,其中家族擁有49%的華光航運股權,趙從衍次子趙世曾持有5成以上的卓能集團股權。

  在七十年代初,趙世曾曾經在官地拍賣會上風光過一陣。如從那時起,整個家族都傾心傾力于地產,那么,家族財富必會再添一個“零”。

  香江第四大船王曹文錦的事業也頗為傳奇。

  曹文錦約比趙從衍小10歲,曹氏家族是真正的航運世家。曹文錦祖父曹華章開設一間曹寶記船業公司,從事長江流域的內河運輸業。

  但曹文錦父親曹隱云沒有繼承父業,主要是太古、怡和的洋船隊勢力太大,民族航運業步履維艱。

  曹隱云在父親的資助下開辦銀號,后發展成華夏勸業銀行。

  曹文錦1925年生于滬上浦東老家,從小在教會學校求學,中學畢業后,進入中國著名的教會大學——上海圣約翰大學經濟系讀書。

  此時,父親是上海有名的銀行家,母親吳娛萱開設天寶成珠寶金飾行,是上海灘自力謀生的闊太。

  曹文錦唯獨沒有學習航運業。那時執航運業的人士,多是走船出身的“粗人”,家族不屑讓名校畢業的文錦學走船攬貨。

  同時,家族的航運業規模日微,不可與其他事業同日而語。

  如果一切都未發生變化,曹文錦將會順利地繼承龐大的家業。不過,沒有受過大起大落磨難的曹氏,是否能將家族事業光大而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尚需打個問號。

  人算不如天算,曹家苦心孤詣讓曹文錦繼承家業,可家業將來是否姓曹都成問題。

  1949年新年尹始,偌大的淮海平原丟失之手,上海的有錢人如驚弓之鳥,紛紛棄屋丟舍,逃港逃灣。

  香港《資本家》雜志稱:“1949年,滬上解放,曹家倉皇出走,只帶了10萬美元南下香港,大致只有當時曹家財產的5%至10%。當時曹文錦還不到24歲。”

  另有不少香港報章雜志認為,曹家帶出的資金,只有家產的1%。

  無論哪種說法更準確,有兩點可以肯定:一、曹家是上海的巨富;二、曹家出走損失不菲。

  當時曹家還不認為就蒙受了什么損失,他們只是避避戰亂。以前也曾有過北伐、日占等戰事,曹氏家產仍姓曹,僅破損了一些壇壇罐罐而已。

  曹文錦回憶道:“當初,我們只想著來港避風,為了使屬下職員安心,我們在滬上的公司如常營業,房地產、珠主以及股票都沒有出售或帶走,只隨身帶了十萬美元現金和一些珠寶,希望局勢穩定后再回上海。”

  曹家經營航運業已有半個世紀。那都是內河小船,既帶不來香港,就算能帶來也派不上用場。

  這時,趙從衍等一大幫上海船商已風風火火干起來,相信盈利不少。

  “對,就干家族的老本行!投資買船,遇到風波,把船頭一調,所有的資產都隨船而動!”

  曹家傾其家資,孤注一擲,花八十萬港元買下一千二百噸的Ebonol號,這艘船破舊不堪,造于1908年,有41年船齡。

  曹家別無他策,家底只剩下一個月的生活費。那時正鬧船荒,曹家在香港無任何資產可做抵押,老船東要求一次付清船款。

  船是會走動的資金——基于這一點,曹家才敢冒這么大的風險。

  幸運的是,船一到手,就有貨物待運。曹家積攢下錢,馬上又以九十八萬港元買下1918年出塢的舊船——1300噸級的EasternTrader號。

  曹文錦回憶道,歲尾年檢,官氣十足的英籍驗船官百般刁難,說我們這兩艘船是廢鐵,不肯發證。

  我們一家急得吃不下飯,原以為船是會走動的資金,現在連走的權利都沒有!幸好我在圣約翰大學練就一口純正的英語,跑船檢機構多方求情,才獲準航行。

  韓戰爆發,曹家財運亨通,兩堆“廢鐵”成了聚寶盆。帝國主義對華夏全面禁運,只要有膽識,就有發大財的機會。曹文錦每每追憶那段航運的黃金歲月,都抑不住內心之喜悅:

  “我的事業的轉折點正是那個時期,那時一百五十美元付運一噸貨物,我們運載大批特需物資往北,并兼做入口生意,業務急劇增長。”

  那時,灣灣軍隊為防內地越海解放灣灣,在灣灣海峽布水雷。

  若繞過臺灣島,不僅船程遠,而且風浪大,千噸級的小海輪很不安全。曹氏船隊的元勛Ebonol號通過灣灣海峽,觸雷沉沒。

  曹文錦沉重地說道:“更慘的是保險公司竟以戰爭風險為理由,一分錢也不賠,這打擊不能說不大。然而,我的第一反應是‘必須生存下去’,什么發財大計暫且擱置一旁,首要解決的是保著老本,一步一步地踏實苦干,伺機再發展。”

  這次慘重的教訓,使曹文錦不再對航運業孤注一擲一盡管50年代航運業市道很好。

  “船雖然是可走動的資金,但更穩妥的辦法,是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只籃子里。”

  曹氏一直到九十年代都未放棄航運業,但從1954年起,就開始走多元化、跨地區發展的道路。

  1955年,曹文錦與日本藥業公司合作,在香港銷售藥品及化工產品。

  曹文錦的投資重點在外國,他對香港的前景一直不看好。

  韓戰結束,曹文錦動念到東南亞發展。

  正好,一位上海朋友在馬來西亞新山開辦紡織廠,資金周轉不靈,向曹文錦借錢。

  曹文錦給他30萬元,作為股金投資。但最后,這家紡織廠仍無起色,瀕于倒閉。

  這位朋友只得請曹文錦去接管。曹文錦在韓戰時期與內地有生意來往,被馬來西亞拒絕入境。曹文錦幾經周折,方準許入境。

  他來到新山,新山一片荒山野地,紡織廠僅幾間鐵皮屋。曹文錦體諒了朋友的難處,全力把紡織廠維持下去,并扭虧為盈。

  六十年代,曹氏又在馬來西亞投資辦了兩間紡織廠。

  曹氏在大馬期間,結識馬哈迪醫生,后來馬哈迪為大馬首相。曹氏在大馬大展拳腳,想必有諸多便利。

  此外,曹氏在泰國和新加坡,有多項投資。

  “分散投資,分散風險”——這是曹氏雞蛋哲學的具體體現。

  曹文錦于1966年萬立成邦航業,并于1972年在香港上市。

  從“萬邦”一詞的含義,可知曹氏船隊基地并非在香港一處。

  1986年,曹文錦與大馬政府創辦國家輪船公司,曹氏占其股分的3.2%。

  該公司在大馬掛牌,市值達四十五億馬元。

  另外,曹氏還參股投資建造一處大馬船塢,并發起創辦大馬第一所航海學校——大馬馬六甲航海學校。

  在泰國,曹氏擁有70%泰國國家輪船公司的股權,擁有25%泰國聯合船塢。

  另外,曹氏參與建造泰國貨柜碼頭,該碼頭年處理貨柜20萬個。泰國傳媒稱:香港船王曹文錦氏,控制了泰國的航運事業。

  曹氏家族獨資擁有船只四十四艘,總噸位一百五十七萬噸。

  分別在香港、新加坡上市的萬邦航運,曹家持股40%,旗下船只20艘,總噸位七十五萬噸。按曹氏持股量計,曹氏擁有其中的三十萬噸。這樣,曹氏家族獨資擁有的船只噸位一百八十五萬噸。

  相關推薦:

夢想島中文    香江大亨傳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