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五十七章 農大

手機請訪問  儒家不是那么容易輕易認命的群體,畢竟是自漢武帝起就獨霸朝堂的存在,哪怕是遇到強勢無比的嘉靖帝,為了道統,也必然會抗爭!

  然而嘉靖帝的手段簡直讓儒家難受無比,皇帝沒有把儒家一棍子敲死,更沒有讓大臣們感受到皇帝一定要把儒家給滅了的念頭。

  比如科舉,科舉改革自嘉靖六年始,到最近嘉靖十二年的科舉,都依舊是以儒學為主,四書五經依舊是必須要重點考的科目,新學所占的比重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但是大臣們早就發覺了其中的貓膩,也是嘉靖帝狠辣的手段之一,那就是儒家文章做的好,是通往仕途這扇大門的鑰匙,可也僅僅只是鑰匙,中了進士,入了仕途,想要平步青云,固然要靠人脈,但是名次同樣重要!

  同樣的人脈和關系,在科舉殿試之后的名次排位將會對仕途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排名次看的是殿試!

  殿試是嘉靖帝親自主考,考的是策論,兼看的則是輔科!

  也就是說,你會試哪怕是會元,在殿試的時候寫的策問也讓嘉靖帝感到滿意,然而最后嘉靖一看你的輔科成績一般,那注定在放榜的時候名次不會太高。

  同樣,如果輔科成績特別好,會試成績一般,策問成績也一般,最后起碼也能進入二甲前列,嘉靖六年狀元郎范和范梓汐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嘉靖帝就是用這種無聲的手段來告訴天下士子,他有多重視輔科!

  你不好好學輔科,即便成了進士,官場上有人提攜你,能提攜到什么時候,從三品最多了,因為正三品官員,現在根本不廷推,就算以前廷推之后,皇帝不滿意也沒有任何用處。

  你輔科成績好,又有人提攜進入皇帝視線,甚至一開始的時間就簡在帝心,那才是真正的平步青云!

  還以范和舉例,如果按照往年的傳統,嘉靖六年的狀元郎,現在過了六年,基本上還待在翰林院里面熬資歷呢,可范和呢?

  人家在翰林院就待了一個月,算是把身上渡了一層金,然后就直接成了六品京官,六年時間過去了,如今的范和已然是稅務部核算司副司,從三品!

  六年時間,從狀元郎到翰林院從六品修撰到從三品副司…

  這樣的升遷速度如果不是簡在帝心,他么的什么算簡在帝心!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天底下的士子尤其是舉子怎么可能不去拼命學輔科!

  這就算潛移默化,嘉靖帝并不對儒家下狠手,但是就通過科舉輔科,徹底扭轉了讀書人的向學風氣。

  如今這些半儒半新,甚至都沒參加科舉,只是進行結業考試,成績優異的讀書人已經大量充斥底層官場,把持了九成以上財務部門,可以想象,再過個十年二十年,這些身上打著新學標簽的官場中人,遲早一天會爬上巔峰!

  而儒家呢?

  能成為朝堂官員的儒家人,超過七成都已經過了五十歲,再過一些年,這些純粹的儒家高官就會致仕,另外,嘉靖帝打著同化異族的旗號,往海外輸送了海量的儒家人,此消彼長,儒家道統在大明勢微甚至消亡都不是沒有可能。

  面對這樣的局面,朝臣們自然想要抗爭,但是沒有抗爭的立足點,為什么?

  因為嘉靖朝的科舉依舊是儒為核心,另外,大量的官員前往海外,外加官制改革,造就了太多的新興官位,這些官位需要任命官員,儒家讀書人早就捉襟見肘,不用新學士子用誰?

  所以大明的儒家官員基本上也都絕望了,更清楚在嘉靖朝想要死守基本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么就算嘉靖帝現在廢除了傳承千多年的科舉制度,他們也不會奇怪。

  唯一的希望在海外,在皇子們身上,只要在其它新建立王朝的地方,能夠讓儒學生根發芽,那么儒家的道統就不會亡!

  御駕緩緩駛入通州農業大學,其實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這農業大學到底是教什么的?

  軍工大學教制造研發軍事裝備,商業大學教商業經濟,海洋大學教造船,交通大學教修橋鋪路這些還都能理解,農業大學難道教種地?

  這絕對不是什么笑話,要知道即便到了后世文明時代,還有不少人覺得農業大學出來的畢業生就是學種地的…

  讀書人為什么要讀書?不就是為了脫離土地成為特權階層?

  然而好不容易讀到了大學,竟然學種地?

  這不是拿學子們開涮…所以通州那么多的大學,唯獨農業大學是最尷尬的存在,因為從府學考試合格者,愿意進入農大的幾乎沒有!

  哪怕農業大學招生說的很清楚,學校教授的知識很豐富,包括草原資源、草木培育、環境生態等等,可惜沒學子買賬…

  不過朱厚煒倒是沒干預,他相信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相信在文明推進的過程當中,農大遲早一天會為自己證名!

  而這次就是證名的機會!

  不算太大的農大,沒有學生,至于教授也確實是老農,為了雜交稻培育研究了整整二十年的老農,和十幾個在湖州就被朱厚煒分配給老農作為理論研究的永王學堂學子。

  整個校園與其說是校園,倒不如說是實驗區,所有的空地都種植著莊稼,差不多有十畝地已經被收割,還有上百畝地里面長著郁郁蔥蔥,沉甸甸,金黃色的稻穗。

  “草民…學生叩見吾皇!”得知皇帝要來農大,所有農大的教授和農人都盡皆在校門口跪拜。

  “平身吧。”朱厚煒抬了抬手,然后有些急不可耐的邁入農大。

  “宋翁。”站在稻田邊上的朱厚煒看向身邊畢恭畢敬的農大校長宋康盛,這個三十來歲就被朱厚煒招募傳授雜交稻理論的農夫,現在已然是年過半百的老頭。

  “草民在!”身為農大校長,也是正經的祭酒,說他不是官,他拿著朝廷的俸祿,說他是官,又沒有編制,但是宋老頭顯然也不在乎這些虛名,他在乎的就是糧食…雜交稻!

手機請訪問

夢想島中文    大明征服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