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63章 航天母艦? 空中堡壘?

夢想島中文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鯤”是一款多用途的戰略型運輸機,除了自己特別鐵的友軍,一般是不會對外出售的。

  這款飛機所使用的材料和技術都達到世界最巔峰水準。

  比如它的骨架和起落架,就全部采用了金碳鈦合金作為主支撐部件。

  表面涂層也是采用最新的多功能陶瓷納米材料,防彈、防輻射、抗高溫,整體非常扎實…

  “鯤”前后六座引擎噴口的轉向角度,是由專用計算機根據平衡陀螺儀進行調配,無需擔心失控…

  機身后門閉合口連接處甚至做到了微米級級別,從外面看,仿佛就像是渾然一體,沒有一絲縫隙。

  不管是材料,還是制造工藝,“鯤”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再往上突破了。

  單純這些材料的價值就已經達到了35億人民幣。

  嚴格的來說,“鯤”是樺國航空航天科技發展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像這樣高價值、高科技的飛機,如果僅僅作為運輸機,實在是太不劃算了。

  在設計之初,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和姜余都有考慮把這款飛機作為空中堡壘或者航天母艦來使用…

  軍方在得知這款飛機的性能和各項數據之后,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希望能夠共同開發…

  而今,這款飛機出來后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

  它的最高載重500噸左右,最高可以在離地面約3.6萬千米的太空與地球同步飛行,最高巡航速度可以達到0.99馬赫。

  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出來了,在高空中,“鯤”完全可以做到無人駕駛。

  自適應電磁波被動接收雷達和羅普勒脈沖雷達統統都可以塞進去。

  如果再加上各種各樣的精確制導武器,一架飛機要想毀滅一個國家,也將不再是夢想。

  像這樣的一款飛機完全可以治愈樺國PLA的火力不足綜合癥。

  想象一下,將近200枚的巡航導彈或者上千枚高能火箭彈鋪天蓋地飛過來,別說反抗,嚇都嚇死了…

  就這一款飛機,就可以淘汰大部分老掉牙的轟六,補齊了樺國航空的短板。

  人工智能菲菲,在設計“鯤”的時候還特意保留了一套自動換機設備,只不過現在沒裝上去而已。

  這套換“機”設備,主要是在陸地上把殲—11B收進“鯤”的機腹中,在高空再有序的釋放出來…

  簡單來說,其實就相當于天空中的航空母艦。

  在高空中釋放飛機,難度非常小,但是在高空中回收飛機,這就很難想象了。

  按照菲菲設定的回收模式,“鯤”在殲—11B靠近500米之內,就會釋放出一根牽引索。

  雙方確認后,“鯤”將會接管殲—11B的飛行控制系統。

  在100米左右,殲—11B將會釋放起降器,然后被牽引索綁定。

  確認安全后,殲—11B將會被強制熄火,通過同步慣性和牽引力,迅速被拖回“鯤”的肚子里…

  原理其實很簡單,但做起來就真的有些復雜了。

  尤其是那個牽引軟件,應該是有些智能化的。

  否則,操作中如果相差絲毫,都有很大可能性造成機毀人亡。

  菲菲說,“只要把熊貓糾錯軟件修改一下就行,很簡單的。”

  “鯤”接管殲—11后,其實就相當于一個主次分離的機械,軟件會在兩者高速移動中通過控制牽引速度和飛行角度迅速合體。

  “鯤”可以滿裝12架殲—11的裝載,剩余的空間可以裝足夠多的武器和燃料。

  這個全新概念一提出來后,空軍統帥就迫不及待找上門來了。

  經過總裝備處的軍工大佬核實后,這種概念完全可行,而且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如果真能夠研制出來,樺國的空軍將制霸全世界。

  這種誘惑,不是誰都能夠抵御住的?

  其實,在菲菲的設想中,如果有一款亞軌道無人飛行器,在樺國的高空中同步運行,那么即使面對核威懾都能夠底氣十足。

  不過,這種飛行器還真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制造出來。

夢想島中文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