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7章 科學基金

夢想島中文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姜余趁著改卷的時間,簡單問了一下移動通訊研發的事情。

  楊校長只是說差不多了,進程很快,估計過完年就完成了。

  姜余聽他這么一說,就知道學校那幫教授和研究生們不會回家過年了。

  樺國人就是如此的樸實純真,自愿默默承受孤獨寂寞,埋頭苦干搞研究。

  樺夏民族的覺醒,國家的復興,如果沒有這些勤勤懇懇的愛國學者們參與,那將是一個漫長時間的等待…

  這段時間,姜余的錢來的實在太快了。

  尤其是啟辰投資公司和長生仙釀,每個月打過來的錢都是數十億美元。

  為了避免這些錢貶值,也為了避免某些人的眼紅,姜余把一部分資金投入到國內的基建里面,一部分建立了多種公益基金。

  他打算拿出200億元建立一個科學基金,里面會常設一個功勛獎勵池,一個貢獻獎勵池。

  基金內其余大部分的錢,都會買一些資源類和知名公司的股票。

  他要這個基金能夠長期的運營下去。

  這個功勛獎勵,主要是針對參與國家大型科研項目默默無聞的那一批人。

  他們有的隱姓埋名搞科研,有的默默無聞的在背后付出。

  比如那些為了核彈爆炸成功,尋找和挖掘放射性礦產的那幫人。

  他們的付出不僅僅是辛勤的汗水,更多是生命的代價。

  制造原子彈需要鈾235。

  而能為原子彈“加鈾”的,找遍全樺國,只有楊老一人。

  除了他,再沒有找到任何人。

  他憑借著兩個天秤,兩個白金坩堝。

  兩個坩堝,后來才知道還是冒牌貨。

  整整三年時間。

  從一個破工地開始,他帶領隊伍煉沒了一座座山,煉出了足夠原子彈所需的純度鈾。

  立下汗馬功勞后,他并沒有功成名就。

  而他的同事、學生有的成為兩彈功勛,有的成為了院士,有的戴上了共和國勛章。

  他放棄了法蘭西給出的55萬年薪工作,選擇了回家報效祖國,年薪1000斤小米。

  因為放射線傷害,他失去了一只眼睛。

  回國時,是借錢給孩子買了冬衣。

  在楊老87歲高齡時,單位分房,他依就連一成的首付款都拿不出來。

  有人為他鳴不平,但他卻無怨無悔。

  沒有他,樺國的原子彈就是黃粱一夢。

  他就是樺國的放射性化學之父,樺國科技大學創校元老。

  比如為了國之重器隱姓埋名一輩子的那些科學家們。

  他們瞞著自己的家人和親屬,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基地一干就是十幾、二十年,甚至是一輩子。

  戰士們維護了國土安全完整,保證了我們的尊嚴不受損。

  而那些勤勤懇懇的科學家們卻撐起了我們的民族工業脊梁,保證了我們不挨餓,不受窮。

  王淦,一個有機會獲得三個諾獎天才物理科學家。

  樺國最有才華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他三歲喪父,十四歲喪母。

  17歲時,他本想學汽修來著,卻一不小心考上了華清,人生從此開始掛。

  24歲的他,本能第一個發現中子,但因老師阻撓,被盎格魯人盜取了他的方法搶走了諾獎。

  35歲,別人又用他的方法發現了中微子。

  那時國內太窮,根本就不給他機會。

  52歲時,他領導的物理小組首次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

  他因返回國內,諾獎又與它無緣。

  為了幫助祖國造出原子彈,獲得安全和尊嚴,王淦毅然放下了諾獎,放棄了對個人榮譽的追求,而是甘心藏在幕后,做無名英雄。

  樺國兩彈一星,皆因他釋放出了璀璨的光輝。

  他的成就并不次于牛頓、愛因斯坦,說是科學界最牛存在之一,似乎更為妥當…

  姜余深知這些前輩們所經歷的苦難和無法被人磨滅的成就,被他們的高尚情操深深折服。

  尤其是在艱苦創業的年代中,更顯得分外珍惜。

  這些科學家,也或者那些默默無名科研工作者,必須要得到補償。

  這些人都是國之脊梁,必須讓他們的晚年,或者他們的家庭生活過得舒坦點。

  雖然說錢不能代表一切,但是錢可以讓他們的家庭過的更安穩一點,更幸福一點。

  姜余完全有能力讓他們免除了后顧之憂,為什么就不可以現在做呢?

  不是不行,是他不能自己去做。

  姜余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楊校長,希望他出個主意。

  楊校長聽完他的顧慮后,就哈哈大笑起來。

  他感到非常欣慰!

  果然沒看錯人啊!

  他這輩子做了一個最正確的事情,就是把姜余招到京都理工。

  這也或許就是他這輩子最榮耀的吹噓資本!

  樺國缺乏這樣的愛國企業家,缺乏這樣踏實肯干的青年。

  他重重的拍著姜余的肩膀,豪氣的說道。

  “小子,這些錢放心交給我好了,我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到最該用到的地方,絕不會讓你失望的。”

  “我會向上面申請,以國家和軍部的名義妥善處理這些錢的。”

  姜余聽他這么一說,心中的擔憂也就煙消云散了。

  既然都這樣了,誰還敢對這些錢有非分之想?

  那些已故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家人或者后代們,不管生活過的怎么樣,都會領取一筆不菲的功勛獎勵或者貢獻獎勵。

  這些錢大多都是拉美人民“捐贈”的,姜余沒有絲毫心痛。

  這些拉美人太過熱情了。

  他們見到埋頭苦干的樺國人民為了生活,為了復興,竟然犧牲了太多美好、歡樂的時光。

  情不自禁之下,把自己積攢多年的財富貢獻了出來。

  為此,姜余代表樺國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你們倒閉的礦場,你們賤賣的牧場,你們荒廢的農田就由我來接手吧!”

  “愿主,保佑你們再次輝煌!”

  古問天這一次特意來到京都。

  他不是為了享受著高福利待遇的拉美人民而來,而是為了罪孽深重的島國而來。

  這一次因墨西哥引發的“南美金融危機”,造成的反響和破壞異常巨大。

  古問天表示有些遺憾,他只帶回來不到200億美元,其他的都被猶大人搶了先機,占據絕對優勢。

  尤其是那個阿索哥,實在太狠了,一人獨占了30的利益。

  說到這里,古問天這些天都是憤懣不平。

  究其原因,就是孤身奮戰所導致的。

  這一次來,他是為了神戶,為了多年之前未竟的夢想。

夢想島中文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