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3章 悲劇重演?

夢想島中文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姜余停住了腳步,緩緩轉過頭。

  對著這兩個叔侄倆問道。

  “你們是發現了什么東西?還是發明了什么東西?”

  這兩叔侄又回過頭,呆愣的看著姜余,沒說話。

  “如果你們是發明了某種東西,可以申請專利啊!”

  “免費的!”

  “那里有英文助理幫忙寫文稿,寫專利申請資料。”

  這倆叔侄相互看了一眼,同時搖頭說道。

  “先說你到底是誰?”

  姜余看到兩人如此警惕,也是一陣欣慰。

  他不慌不忙的說道。

  “我就是你們的老板,姜余。”

  說完就掏出身份證件,遞給他們。

  兩人看完,面面相覷。

  這年輕的簡直不可思議。

  兩人又同時搖頭嘆息。

  人比人,氣死人!

  年輕學者返回教室,從包里搜出一張文件。

  出來后,遞給了姜余。

  這是一個關于建筑材料的資料報告。

  這是一份可以分解橡膠然后又重組的可行性報告。

  五分鐘后。

  姜余只是細細看完了這份研究報告。

  經過這兩叔侄無數次的實驗,這份可行性報告是成立的。

  這種材料可以分解橡膠輪胎,橡膠球鞋,橡膠手套等等。

  這些材料被分解后,成為液態狀物體。

  然后又可以通過加入另外一種材料,把分解后的橡膠和其他無機物質(如沙子,石頭,玻璃等等)重新組合成一種特殊的固體材料。

  除此之外,這倆叔侄還是一對天才建筑師。

  他們最引人矚目的,還有一篇關于建筑學方面的特種磚塊設計理論。

  文章中介紹到一種不規則卡位磚塊,磚塊與磚塊之間可以迅速卡位,不需要水泥等粘合物質。

  由于是高強度的卡位,某一處受到沖擊力的時候,會被平均分散到每一塊磚頭上,所以理論上是很難被打破擊垮。

  磚頭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可大可小,可薄可厚。

  這樣就非常適合于在海島,高原等非常惡劣的環境下迅速建房。

  有點類似于模塊化組裝房屋。

  但這篇文章所展示的理論,是大規模化,無需特殊定制材料。

  可以任由選擇,用實木、礦物質、鋼板、復合纖維材料都可以打造。

  這樣一來,成本就大為降低,可以迅速普及。

  當然,如果能用上叔侄倆的特殊橡膠配方,那就更完美了。

  可防漏水、漏風,高韌性、高強度,最關鍵的是可以作為永久性建筑。

  這種特殊建造理念,簡直就是為邊疆戰士量身打造的。

  它為那些長期駐扎在青藏高原或者在邊疆海島的戰士和漁民們提供了更為方便的永久性駐扎基地。

  它可以完全無視地形,隨意建造,大大縮減了建設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這么重要的戰略專利,居然沒有引起重視?

  他們的投稿居然都是石沉入海,杳無音信。

  那些審稿的編輯,難道都是吃屎的嗎?

  這一刻,姜余想到了陸加羲。

  這個人的故事,是楊校長告訴他的。

  那是他當初入學京都理工解決數學至高數字難題后,楊校長“風輕云淡”的說了這個故事。

  他不想看見樺國再出現第二個陸加羲,一個就己經夠了。

  陸加羲。

  一個全球最落魄的數學天才大師。

  他是一個千年難得一遇的數學奇才,做出了炸天的驚天成就。

  卻被足足嫌棄了22年,直到一聲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于家庭貧困,他的三個兄長因為患病而無錢醫治,在童年時不幸夭折。

  他13歲喪父,16歲只身外出謀生,29歲喪母…

  陸加羲的一生充滿了悲情。

  22歲時,還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數學小冊子深深吸引。

  這本小說改變他一生,給他帶來了遺憾、光榮,以及最后的死亡。

  這本書里有一個世界百年數學謎題—寇克滿女生問題。

  這個當時只有初中文憑的小哥,竟想把它解開。

  一支筆,一張紙。

  連算盤都沒有。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樓門口昏暗的燈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來,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驕傲的時刻。

  卻也是他人生中悲劇的開始。

  這篇注定會炸裂的論文,他從26歲一直投到44歲。

  18年里,從青年盼到中年大叔,他得到的答復:

  無價值,不予刊載,請轉投。

  懷才不遇的憤懣煎熬中,他甚至被人當成瘋子送去勞改。

  44歲那年,他死心了。

  因為他看到了報刊上,一個意大利人解開了答案。

  而這個人落后了自己整整十年。

  他的解題答案被整整耽誤了22年,一直未被刊登。

  可恨嗎?

  有抱怨嗎?

  能夠抱怨嗎?

  為了查閱資料,在艱苦的環境下,他掌握了俄語和英語。

  在后來的歲月里,又因查看資料的需要,又自學了日語。

  學這些語言,只為解題而已。

  他掘棄雜念,又向另外一個130歲高齡的超級難題進發了。

  因為超長時工作,長期熬夜燒腦,他得了疼痛性難忍的神經性牙痛。

  讓人心疼的是…

  為了省時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滿口的牙竟被他拔了個光。

  45歲時,他成功了!

  他再次寄出答案。

  再次杳無音訊。

  無奈之下,他只能給國外投稿。

  不出一個月。

  西方為之轟動!

  但更滑稽的是,國內此時依然對他是一無所知…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校長斯特蘭格威致包頭九中校長的信中說:

  “包頭九中的陸家羲是聞名西方的從事組合理論的數學家。”

  樺國科研界一時轟動!

  讓陸加羲一炮走紅的學術會議開始了。

  400元的路費是他妻子借來的。

  他穿著那雙露出腳趾頭的鞋走上講臺。

  他向世人宣布。

  “斯坦納系列,我解開了。”

  困擾世界130年的超級難題,一年時間解開了。

  頓時全場沸騰!

  這一刻,他等了22年。

  心酸…

  驕傲…

  委屈…

  各種情緒一股腦涌過來。

  這個被足足嫌棄了22年的寂寂無名小卒。

  一個個聲名顯赫之人,爭先恐后的要跟他握手。

  一所所不可高攀的名校,給他送來橄欖枝。

  可笑的是…

  陸加羲怕差旅食宿費太高多花錢,匆匆告辭,便擠車回家。

  回到家,他把舍不得吃的橘子分給女兒們。

  之后,一頭倒在炕上。

  再也沒有醒來…

  一句話也沒有留下。

  依然穿著那雙露著腳趾頭的破鞋…

  去世當天,妻子收到45塊錢。

  其中,37塊錢是報銷款。

  剩下的,是他48年辛勞一輩子,第一次從出版社賺來的報酬。

  只有8元…

  扣除外債,倒欠355元。

  窮其一生。

  陸加羲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千年謎題。

  六年后。

  1989年3月。

  他妻子代表陸加羲參加了在京都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頒獎大會”。

她接受了樺國自然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故事結局令人唏噓。

  姜余之所以忘記不了,還有楊校長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話。

  “陸加羲,樺國有一個就可以了,不能再多了啊…”

夢想島中文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