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因河面結冰而停滯了許久的水路航運再度重啟。
年前提出的整頓兩淮江浙的鹽務之事,也終于正式啟動。
最后朝廷還是沒讓曹家兩兄弟全權負責,反倒是把潁川郡王趙策英推了出來,以趙策英為巡鹽按察使,御史臺也增設了一位巡鹽御史,協同此次南下巡鹽之事。
殿前司都指揮使曹國仁,為巡鹽副使,領一營兵馬,領圣旨兵符,有調動兩淮江浙等地駐軍之權。
另外協從的官員和文吏加起來總數將近三十,自仁宗皇帝駕鶴西去,熙平帝登基之后,似此等要案,還是第一次發生。
如此又過了數月,春去夏至,明蘭的肚子總算是又有了反應。
五月底的時候,老太太的身子骨恢復的已經差不多了,幾乎已經和原先沒什么區別,臉上的氣色也愈發好看起來。
明蘭帶著已經能能走能說的言哥兒回娘家,順便將徐青山和洪氏剛剛差人送來的一些江南特產帶過去給老太太她們嘗嘗。
祖孫二人躲在壽安堂里頭,悄咪咪的吃著飯食,不想吃著吃著,明蘭就忽然惡心干嘔,退到一旁吐了起來。
房嬤嬤眼睛犀利,一下子就從明蘭反應看出端倪來,老太太立馬就讓人請大夫,給明蘭診脈。
不想這一診,還真的給診出一個喜脈來,而且已經懷孕一個多月了。
算算時間,那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懷上的。
老太太開心的不行,當天晚上胃口大開,比平時多吃了一碗粥。
可惜明蘭這孕吐反應不來則罷,這一來就跟沒完沒了似的,幾乎是吃什么吐什么,沒得半個月,身子就日漸消瘦起來。
看得徐章擔心不已,連朝堂的事情都沒怎么顧得上,一門心思的研究怎么給明蘭補身體。
為此還整日和府里的楊大夫湊在一塊兒,研究給明蘭食補的方子。
明蘭的反應強烈,重油重鹽的東西一縷碰不得,倒是對剛剛種出來沒幾年的辣椒情有獨鐘,但凡是哪頓飯有了辣椒在,明蘭吃的總能比平時多一些,雖然最后還是吐了出來。
徐章的心是好的,可惜明蘭的身子不給力,硬是不配合,折騰了一個多月,合適的膳食方子沒弄出來,反倒是折騰出好幾樣新菜來。
明蘭的孕吐卻在七月上旬的某一日,忽然就沒了。
連續幾日,見明蘭都沒有反復,吃嘛嘛香,睡眠也很深,每日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之中度過的。
徐章這才有心情,關心起朝廷的公務來。
不過御史臺是個說清閑也清閑,說忙碌也忙碌的衙門,成天不是忙著監督百官,就是變著法的挑刺兒,不是彈劾這個,就是彈劾那個。
大多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今日某某官員的兒子又流連青樓,放浪形骸,豪擲千金,和某家的公子又搶花魁娘子,御史們便參這位官員私德不修,疏于管教,其身不正,連修身齊家都做不到,還談什么治國平天下之類的。
不過最受針對的,還是東京城里頭那些武勛世家的紈绔子弟們,整日招貓逗狗,飛鷹走犬的,只知道流連于秦樓楚館之中,縱情聲色,享受著祖宗余蔭,放浪形骸,惹人生厭。
那些個只是自己紈绔的膏粱子弟倒是還好,沒怎么受影響,可那些個在街面上橫行霸道慣了,經常縱馬飛馳,驚擾百姓,有些甚至肆意毆打百姓的可就慘了。
徐章最煩的就是這些,自他總領御史臺之后,御史臺里的御史們對這些個人憎狗嫌的紈绔們可沒有半點手下留情,光是彈劾他們或者他們親長的折子,便日日不絕,在政事堂里頭堆成了小山。
最后還是韓章有些不勝其煩,親自找上徐章,也不知他們倆私底下說了什么,沒幾日,在大朝會上,朝廷整頓武學的公文就下來了。
朝廷于各路路城增設武學,不論是在東京還是在地方之中,勛貴之家中,但凡是年過十五者,皆要入武學,由朝廷特意挑選出來的學官教頭們教導兵法武藝,而且還退出了一系列嚴格的考核制度,每月一小考,每半年一大考,日日還會有專人記錄考勤。
而且日后勛貴子弟的蔭封,和他們在武學之中的表現直接關聯起來,便是那些個落魄了的勛貴子弟,或者是勛貴家族里頭那些個庶支旁系,皆可入武學進修。
而且每三年武學都會有一次大考,只要是通過考核的,都可以直接進入禁軍,起步就是什長,最高者可直接做到副指揮、虞候。
但想進入武學的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得經過一輪考核,要么弓馬武藝嫻熟,要么是粗通文墨,知道些兵法。
等武學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推進,時間也已經悄然流逝,炎炎夏日逐漸開始有了幾分涼爽的秋風。
不過眼下朝廷里頭最熱門的話題,卻不是武學的改革,畢竟武學之事,涉及的暫時還之事勛貴一系,可兩淮和江浙的巡鹽之事,卻已經逐漸進入了高潮。
身為巡鹽按察使的潁川郡王趙策英,一路之上,已經遇到了不下十五波刺殺,得虧了曹國仁帶去的一營兵馬,還有趙策英的幾個老部下忠心護主,這才讓趙策英次次都能化險為夷。
可巡鹽之事,卻在揚州,暫時耽擱了下來。
揚州位于淮南路和江南路的交界之地,又靠著運河,不遠就是長江,地理位置十分特別,揚州至兩浙的鹽商鹽戶數不勝數,也是鹽務最為糜爛的地方之一。
也正是在揚州,趙策英等人遭遇了他們自出發以來,最為激烈的刺殺。
曹國仁麾下五百禁軍,折損過半,趙策英身邊的小段將軍,更是為了救趙策英,中了賊人一箭,幸好小段穿著盔甲,護住了周身要害,可那一箭確實循著甲胄的間隙插在了小段的手臂之上。
消息傳回東京之后,朝野震動,太后震怒,直接欽點了皇城司都指揮使林季榮,領本部人馬,并五百步卒,五百弓弩手,即可開赴揚州,保護潁川郡王的安危,協助潁川郡王,徹查鹽務之事。
一場風波,便因此而起。
皇城司是什么地方,天子爪牙鷹犬,情報機構,雖不如后世朱明的錦衣衛那邊有監察百官的權利,卻也不是什么良善之地。
更何況自打皇城司前任的副都指揮使參與叛變,協助兗王拿下東京汴梁之后,皇城司便不再似以前那般受重視了。
指揮使林季榮也一直憋著口氣,鉚足了勁兒想要立功。
況且林季榮當初得了徐章的點撥,這些年來,一直門頭發展皇城司的勢力,擴大皇城司的覆蓋范圍,而且著重將精力放在了于各路增設的探事司上。
林季榮這回南下協助巡鹽,便猶如猛虎出籠,而原本已經逐漸淡出人們視線的皇城司,也將再一次在朝野上下,文武百官面前再度展現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