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5章 four or four

  清晨,基地上空起了一些霧氣狀的東西,那是細細的雪,因此本該大亮的天空變得灰蒙蒙的。

  因為使用的是東八區時間,這會兒實際上已經是上午的8時了。

  李海拎著飛行頭盔站在311號殲15S邊上,黨為民站在他身側。

  兩架陸航部隊的直20通用戰術直升機輕點機頭起飛,在起飛階段完成編隊,隨即加速往西飛去。

  李海清清楚楚地看到,大開的艙門邊上坐著一名全副武裝的戰士,掛在脖子上的狙擊步槍槍口垂著指向地面。

  每一架直20都搭載了一個班的武力偵察兵。

  黨為民問,“那是配合我們試飛的嗎?”

  他們都看到了陸軍部隊的這一次小集結出動,從頭到尾僅用了五分鐘,速度之快讓李海二人瞠目結舌。

  “我怎么知道,試飛內容里沒有提到有陸軍部隊配合。”李海說。

  黨為民擔憂地說,“但是他們的航向和我們的一樣,怕高度沖突了。”

  “杞人憂天,基地空管臺又不是吃干飯的。”李海說。

  黨為民笑了笑,說,“咱們不是要打防區外攻擊彈藥嘛,有地面指示分隊很正常。”

  “別亂猜,four

  二人繼續等待。

  和平基地塔臺和一般的空軍場站塔臺不一樣,這里是西部空管中心的一個基干站,也可以視為分中心,不但要指揮管制軍機,還要時刻關注民航的情況,隨時協調軍地之間的航空活動。

  因為和平基地所在的這個地區,地方太大了!

  所以稱空管臺或空管中心,而不是塔臺。

  簡而言之,和平基地的塔臺是多功能的,軍機的飛行和本場起降,全都包了,而且,其他區域過來的軍機,到了這里也要轉波號,接受和平空管臺的指揮。

  因此有北北庫、南和平之稱。

  上午9時整,李海機組接到了命令,他們和機務組、彈藥組最后一次檢查戰機的情況,打開所有彈藥的外部硬保險。

  已經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的他們迅速登機,在信號引導員的指揮下滑出機棚。

  兩枚PL10E格斗導彈和兩枚未定型的防區外攻擊彈藥就是本次試飛的掛載彈藥了。

  前者很熟悉了,非常成熟的一款格斗導彈,已經形成了一個家族,我軍戰機普遍使用的格斗導彈,包括殲20也在用。

  掛上這兩枚PL10E只是為了應付突發情況,主要任務是試射新型防區外攻擊彈藥,檢驗戰機和配套彈藥之間的契合情況。

  這只是今天試飛內容的其中一項而已。

  因為涉及到實彈射擊,所以順序放在了前面,空管臺這里也有一位基地領導坐鎮,時刻關注著易小易團隊操作的傳感系統地面終端的情況。

  天氣不太好,能見度比較低,倒是更符合試飛要求了。

  周航是指揮員,所有部門準備好亮了綠燈之后,他呼叫李海:“三幺幺,側風三米,三分之二標準氣壓,準備好可以起飛。”

  “側風三米,三分之二標準氣壓,三幺幺明白!”李海回復,查看飛行平顯上的數據,心里有數了。

  和平基地所在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

  和其他高原機場一樣,和平基地的飛行跑道同樣很長,達到了5500米,這個長度是能夠起降運20大型運輸機的。

  北庫地區的海拔高度要低很多,延長之后達到4100米的跑道甚至可以起降安225這種超重型運輸機。

  李海打開了加力踩死剎車,發動機做工的效率明顯比在平原地區時低了不少,轉速上來得慢了一些。

  待剎車到了臨界點的時候,李海才松開剎車,兩臺渦扇10太行航空發動機的噴口從最小猛地張開到最大直徑,炙熱的尾焰噴射出來,瞬間迸發出強大向前的推力。

  李海和黨為民因為慣性,身體被壓在椅背上,戰機加速滑跑起來,不到四百米,李海就拉起了機頭,倒是讓見慣了陸基戰斗機起飛的周航等人暗暗倒抽了一口涼氣。

  西部鷹隼旅裝備的殲11B算是動力比較強勁的,他們在這里駐訓的時候,也不敢在這么短的距離上拉機頭,這可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基地。

  不滑個七八百米,誰敢拉機頭,要是滿載的話,妥妥千米開外了。若是殲7、殲8這一類戰機,空載也得滑跑個千八百米才敢拉機頭起飛。

  不過殲10C是個例外,這家伙有氣動外形的優勢,標載的情況下,六七百米就能拉機頭。

  易小易說,“殲十五機翼面積更大,升力系數比殲十一要好很多,艦載戰斗機嘛。”

  他這么一說,周航才反應過來,對呀,人家這個可是艦載戰斗機,航母上跑道攏共就180米。

  加上是加力起飛,這么看,這樣的起飛距離也算是中規中矩的了。

  當然是如此的,李海不是愣頭青,這是第一次在高原機場起飛,又帶了實彈彈藥,自然要謹慎行事的。

  李海持續爬升到海高6000米,即地度2000米,高原飛行的難點就在于此,海高數據蠻好,但是實際上能使用的空間卻是非常有限的,時刻要注意動輒四五千米海拔高度的山峰。

  周航指令他持續往北飛了五十公里之后再左轉至270方向。

  李海查看了一下膝板上的航圖,保持這個航向飛行的話,航線正好和瓦罕走廊北側山脊線基本一致。

  不過,航線并非如此,試飛航線是早就確定了的,周航不能臨時更改,李海也不能。

  有這個權力的只有易小易,他提出要求,和平空管臺協調安排航線,總而言之部隊要協助試飛團隊搞好殲15S的試飛工作。

  顯而易見,易小易不打算更改航線。

  周航按照時間節點發出指令,李海按照時間節點改變航向、航高、航速,精準得像狙擊手射擊八百米外的硬幣。

  45分鐘后,311號殲15S的位置已經在瓦罕走廊的入口以東15公里,航向270,航高5500,航速600。

  接下來是見真章的時候了。

  周航下達了新指令,“三幺幺,準備好可以進山。”

  “三幺幺明白,準備進山。”李海回復。

  此時,他看見兩架黑乎乎的直20通用戰術直升機對向飛來,目測有五百米的高度差。

  按照時間和直20通用戰術直升機的航速來判斷,它們應該深入了瓦罕走廊150公里左右,正好在該型直升機的作戰半徑之內。

  輪到李海機組了,311號殲15S保持航速進入了瓦罕走廊。

  請:m.vipxs.la

夢想島中文    左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