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447】干得好

  如果去看解剖圖,是會發現髂后上棘比髂前上棘的骨平面大些。骨平面大,針尖落下去比較容易著床。不像骨平面小,針尖落下如針尖對麥芒,容易擦過去難做到垂直進針。

  垂直進針很重要。本身骨穿是要扎進骨頭里,骨頭是硬的,等于說要費力的。垂直進針好比錘子捶釘子垂直力量易入,力度可以用到最小給孩子的骨頭帶來最小的傷害。

  臨床常見一些不好穿的骨頭,臨床老師扎的時候若是如鉆骨老師的表情都在用力。這種用力不僅費力也怕用力過頭。張德勝同學第一次扎不得怕死,哪敢真一下子開始用力鉆。若做不到垂直進針,扎不進去,新手心理上的挫折遠比不上老手會瞬間崩潰的。

  其次在臨床上,抽骨髓發生骨髓稀釋率是蠻高的。什么是骨髓稀釋,即抽不到骨髓或是抽到的骨髓太少,抽出來的標本為血液居多。這樣的標本送到檢驗室想做骨髓檢查肯定不合格,要重新抽,等同于骨穿失敗。

  問題選髂后上棘的話,孩子需要趴著睡了,對呼吸有一定抑制。或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張德勝同學不太敢選髂后上棘。主要這孩子家長太不好對付了,叫醫生根本不敢冒險。

  不讓患兒做俯臥位,另一個方法是讓孩子側臥雙膝抱緊來暴露髂后上棘。這個體位不太好固定。為此張德勝同學比較尊重謝同學的意見。

  擺個好體位或許有點兒困難,好過到時候髂前上棘如謝同學說的扎不太進去,針在中間晃個半天,事兒的后果更大條。

  有同學來幫忙,真不需要太害怕。

  向田老師報告選擇髂后上棘,田老師王老師同意。

  幾位同學開始幫孩子調整體位。另外兩位外科同學見狀一塊上來幫忙。

  給孩子小心換成側臥位,控制孩子的時候控制關節活動位,而不是使勁兒往孩子身上壓。

  定位說是髂后上棘,實際上穿刺點是髂后上棘與第五腰椎間的突起部位。

  在給孩子換完體位后,張德勝同學感受到了某種不一樣。戴手套的手摸上去,能摸到比較平坦的骨面了,說明這體位把要手術的骨性位置暴露的好。不像他一開始摸髂前上棘摸到的只是凸點難以下針。

  聯系到孩子現在這個體位是謝同學擺出來的。張德勝同學在心里頭大贊:謝同學厲害啊。

  能摸到廣泛好下針的下針點,醫生的信心自然而然充沛許多。

  張德勝接下來一鼓作氣,打麻藥打到骨膜上的精確度高了,信手拈來。按了按局麻完的部位,再下針時由于有底氣,骨穿針往下直扎,注射器推桿一抽拉很快感受到有東西上來了。過程順暢到不可思議。

  醫生動作快,患兒的疼痛和難受肯定會減輕許多。孩子和大人一樣,最怕的是長痛。

  見學生三兩下把骨髓抽出來了,兩個監督的老師猛點頭:這幫同學干的不錯,無需老師指導自己搞定。

夢想島中文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