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后,孫權府邸。
繼雷云之后,孫權的府中又來了一位遠來的客人,此人正是有著“臥龍”之稱的諸葛亮;而此時孫權也不知是出于怎樣一種考慮,其在請諸葛亮過府相見之時也將他請入府中。
在孫權府上,雷云終于見到了傳聞中的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看上去很年輕,身著一襲藏青色的袍服,身形略顯清瘦;其雖不是他想象之中的羽扇綸巾、一副智者之相,但其人的確是儀表不俗,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均之中均透露出一份淡淡的從容與自信,仿佛天塌下來皆是如此的模樣。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瑯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于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在五丈原逝世。
后世關于諸葛亮的記載與傳聞實在是太多了,《三國演義》總成過往傳奇、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被官史避畏說法、說部話本及民間傳說中諸葛亮的故事,將其描寫成了智慧的化身,和《三國志》中的諸葛亮很不一樣,而且事跡亦有所出入,如火燒博望與新野,諸葛亮尚未出仕劉備;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實際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都經過夸張和劇情創造。
事實上,歷史上諸葛亮用兵的功績遠不如他治理蜀國的政績來得耀眼;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激周瑜、三氣周瑜、空城計等則是虛構或將同時期一些人物的事跡移花接木。但這些都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而當中的一些劇情,將諸葛亮描寫成為一個道士,如七星壇祭風、延壽七星燈等,魯迅在《中國史略》中批古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諸葛亮為“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將一貫有法家風范的諸葛亮神化成了算無遺策、通天曉地、精通軍事、運籌帷幄的一個智慧超卓入圣之完美人物!
雖然真實的諸葛亮身上少了一些被神化的光環,然而有一點卻是不可動搖的實事,那便是其確確實實是一位高風亮節、博學多才且很值得后人去學習的歷史偉人。
經過孫權的引見,雷云與諸葛亮彼此一番敘禮,也算是正式的相識了。
一番寒暄之后,孫權先是望了魯肅一眼,而后即笑著謂諸葛亮道:“常聽子敬談及先生才智,吾欲見先生久矣。今日得償所愿,想向先生當面請教…”
“呵呵…承子敬兄盛贊,亮才疏學淺,只怕有誤吳侯下問。”諸葛亮聞言十分謙虛地笑了笑,微微揖手道。
“先生在荊州輔佐劉豫州屢屢與曹軍交戰,想來必知曹操之虛實,但不知曹軍共有多少軍馬?”孫權含笑望了諸葛亮一眼,繼而問道。
“明公既親口垂詢,亮不敢不以實言相告…曹操此時的步軍、馬軍、水軍合在一起應不少于一百三十萬。”見孫權一上來便直入正題,諸葛亮也當即笑吟吟地回應道。
其言一落,不僅是孫權吃了一驚,在場的張昭、魯肅二人亦神色亦有些驚愕。
至于雷云,對于曹軍的情況他則比諸葛亮知道的還要詳細,自然仍舊是一副神態自若的模樣。
諸葛亮說出的這個數字雖然十分驚人,但是他卻很清楚其并沒有夸大其詞!
據他所知,曹操此時在荊州駐有兵馬七十一萬,冀南三郡屯有精兵三十萬,西京長安駐軍十二萬,洛陽、許昌一帶共計兵馬十萬,青州有軍十三四萬,再加上各地一些零散的兵馬,曹操的全部兵馬至少也在一百三十萬以上!
“一百三十萬…不會有詐罷?”孫權目光微微從雷云身上掠過,繼而將信將疑地望著諸葛亮道。
“回明公,此事在下已詳細探明,斷然無誤…”諸葛亮目光坦然地望著孫權,面帶微笑地道。
“…曹操取荊襄之后,可還別有遠圖嗎?”
“曹操沿江下寨,日夜訓練水師,打造戰船軍械;其不為圖取江東,所為何來?”
“既如此…那吾該當如何?當戰、當和還是當降?請先生為我一決。”孫權聞言微微皺眉,繼而又面帶期許地望著其道。
“呵呵…回明公,亮有一言,只恐明公不肯聽從。”諸葛亮聞言略略起身行了一禮,不疾不徐地道。
“先生請講…”
“昔者海內大亂,群雄并立于世,而今日之勢卻不同于往時…目下曹操威震海內,所向披靡。劉豫州雖然與之爭斗,卻屢屢失敗,只得退守江夏…亮愿明公量力而行,如能以吳、越之眾與曹軍抗衡,則宜早與之斷絕;如覺勢單力孤,亦可俯首稱臣,以免殺身之禍…”
聽了諸葛亮的一番話,孫權立時陷入了沉默之中,而雷云心中則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其一番話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卻基本等于什么都沒說…
眼見孫權的一番試探不但沒有任何結果,反而讓諸葛亮說得有些憂心忡忡,雷云當即適時地開口道:“孔明先生,我主燕公不久之前曾派使節欲與劉豫州聯手共伐曹賊,此事先生可知否?”
他知道諸葛亮此番前來江東是無論如何也要設法同孫權結盟的,而孫權雖然對此只字未提,然而心里也很想利用劉備分擔一部分曹軍的壓力,否則此前也不會專門派人去打探劉備的虛實了;只不過此時其似乎還是對劉備的實力有些懷疑,覺得劉備不夠資格與江東平起平坐罷了。
據他所知,在劉琮投降曹操之后,劉備等人拒不降曹,便帶領部眾敗逃至江夏投靠劉表的長子劉琦…
雖然暫時逃過一劫,但是劉備的處境依然朝不保夕,坐立不安,這個時候恰巧孫權派人前來探聽消息。此時也許是形勢所迫,又或許是諸葛亮也洞悉了孫權的心思,反正最后的結果是劉備派遣諸葛亮前來江東面見孫權,準備說服孫權組成聯盟共同對抗曹操大軍。
聽聞雷云之言,諸葛亮當即又含笑道:“我主乃漢室宗親,與那曹操有切齒之恨。燕公既有伐曹之意,我主豈有不襄助之理?此番亮來之時,我主公已派人前往燕國面見燕公…待燕公起兵之時,我主必在南為燕公呼應。”
“呵呵…曹賊勢力日大,與其坐等人家來打,不如先發制人。此番我主派遣在下前來江東亦是邀吳侯共伐曹賊,今恰逢孔明先生至此,我等三家何不就此定下盟約,共同舉兵誅滅國賊?待滅曹之后,三家共分其地,永不相侵,如此豈非一樁幸事?”雷云笑著望了諸葛亮一眼,而后又將目光投向了主位之上的孫權。
“倘如此…我主當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吳侯何意?”見雷云有意促成三家聯盟,諸葛亮面龐上的笑意更濃,亦將目光投向了孫權。
“…燕公與劉豫州既有此美意,吾亦贊同…既要舉兵滅曹,但不知貴主公準備何時動兵?”孫權聞言略略思考了片刻,而后意味深長地謂雷云道。
見孫權對雷云有此一問,諸葛亮面龐之上疑惑之色一閃而逝,繼而也將目光投向了他。
“呵呵…吳侯太看得起在下了,此等國家大事區區在下何敢妄言?今貴我兩家已締結盟約,在下也當立即返回燕國向我家主公復命。至于起兵何時起兵伐曹,想來不久之后我主必會遣人答復吳侯。”雷云見狀笑著望了孫權一眼,略略揖手道。
“好…那吾便靜候佳音,還望貴主公能早日起兵。”孫權聞言微微一笑,眉宇之間的憂慮似乎也淡去了幾分。
回到思水軒之后,雷云先是喚來王亢、董和二人在密授了一番事宜,而后即令馬鐵、馬岱、李虎等人收拾行裝準備啟程北上。
而今與孫權、劉備之間的盟約已經達成,他此番出行的目的也算是相當的圓滿了。至于接下來孫權與諸葛亮要談論些什么,那便是人家兩家的事情了。
聽聞要回燕國,大喬、小喬等女亦是十分高興,唯有突然獲此消息的孫尚香面色變得有些蒼白…
大喬等女知雷云與孫尚香必然有話要說,遂十分識趣地一一借故走開,將獨處的機會留給了二人。
“你當真要走了?”
片刻的沉默之后,孫尚香盈步走到他的跟前,一雙水亮的眸子靜靜地凝望著他。
“…大事已畢,該走了,否則時間長了,心中有些東西便再也割舍不下了。江南風光好啊,人也好…”望了一眼面前清純可人的少女,雷云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既如此…你便沒有話要對我說嗎?”
“…多言無益,只能徒增傷感罷了。”
“雷云…你這個大騙子,以前聽聞你與曹姐姐之事,我還以為你是位至情至性的英雄豪杰,可未曾想你竟如此之怯懦…是我看錯你了。”聞得雷云之言,孫尚香不禁戚然一笑,美目之中似乎有水光在微微閃動,那點點若有若無的光澤竟刺得雷云有些心痛。
到了這一刻,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做法的確是不妥。
此時雖說二人之間還隔著一層窗戶紙,但是這種事有時候本來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彼此之間心領神會即可。時至而今,人家一個女兒家不顧世人眼光、不避閑言碎語也要多番來此尋他,而此刻他卻出于自身的考慮選擇了了斷,這種做法的確有些不太光彩。畢竟在男女之事上,這里同后世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若是最后無法給予別人一個美滿的結果,當初一開始便不應該跟人家走得太近…
一念至此,雷云心中亦不禁生出了一絲愧意。
眼見孫尚香便要離去,雷云也顧不上身份穿幫的問題,連忙攔住她道:“孫小姐…你且慢行。適才乃在下之過,請小姐先聽在下解釋一二…”
“不必了!”孫尚香有些冷漠地拂去臉上的濕痕,撇過秀首不去看他,“君已說過多言無益,如此何必再言…我雖女流之輩,亦敢愛敢恨,斷然無悔;然自今日起,你我之間當是路人,再無瓜葛…”
“去他媽的路人!去他媽的再無瓜葛!我這便去向你兄長提親…”見往日巧笑倩兮的佳人如此決絕,雷云心頭不由地一陣惱火,當即脫口道。
“是嗎?我江東的實力雖比不上你燕國,然我二哥畢竟也是一邦之主,人主之體面不得不顧。而今我二哥已知你身份,你若上門提親十有八九會被拒之門外,淪為世人笑柄,如此你還敢去嗎?”孫尚香聞言冷冷地笑了笑,一雙美麗的杏眸略帶不屑地望著他道。
“哼…你不必激我。我雷云做事向來沒有敢與不敢,只有想與不想。再說了,此事可不能只由你二哥說了算,我自有計策讓他同意。”話已出口,雷云胸中也立時暢快了幾分,旋即自信滿滿地道。
“騙子…誰信你。”佳人聞言嘴上依然不肯服輸,然而玉顏之上的神色卻是冰釋了幾分。
“呵呵,你個小丫頭…你知道挑釁我的后果是什么嗎?”見佳人倔強得有些可愛,雷云不禁慢慢地湊上去道。
“你,你要作甚?”孫尚香雖然心智過人,但畢竟還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女。見他一副輕薄的模樣頓時有些慌了,玉頸以及香腮之上不由地飛起了一抹動人的紅暈。
“適才我不是說了嗎,我會有辦法讓你二哥同意這門婚事的,比如…生米煮成熟飯…”
“你…雷云,你別亂來!”
孫尚香聞言微微一驚,正要逃走,然而嬌軀卻被雷云一把抱住,繼而小嘴也宣告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