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五章 九元窺天

  集英鎮,前軍大營中。

  劉睿影冥思苦想了大半宿,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才能夠突破“一往無前”的第三重,知行合一。

  其實他選的這個字,正是七字咒言的核心,更是引動了數百年間文武雙道變革的圣論。

  只要這一字能夠攻克,那么其余的六字便都會迎刃而解。

  相傳,當年創造這一功法劍技的先輩圣賢名叫張素。

  從那個時代到如今,他都是文武雙道中唯一同時敬奉的圣賢。

  他在對武道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天下無出其右者。

  因此有“天下武者千萬,張素門下過半。”一說。

  不管你有沒有真正的跟隨張素學習過,但只要是受其武道理論影響之人,便都自稱他半個弟子。

  由此一來,可真是桃李遍天下。

  適時,文武二道互相排擠。

  文道嫌武道粗俗,難登大雅之堂。

  武道說文道酸腐,猶如脂粉紅娘。

  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張素橫空出世方才罷休。

  相傳,他的母親懷胎僅僅五個月時就在一天夜里生下了他。

  當日上午,他的父親做了一個夢。

  夢到天上突然升起祥云滾滾,而后霞光萬丈。祥云之上站立著諸多仙人,他們個個懷抱寶劍,身穿月白色長跑,上用金線顯繡著“文武藝”三字。

  隨著祥云越飛越近,四周又漸漸的想起了一陣嗡鳴。

  這時,為首的一位仙人站出來微笑的看著張素的父親。

  “不知上仙大駕光臨…”

  張素的父親趕忙跪下磕頭,卻是只說出了這么一句就語塞不止。

  那位仙人將手中寶劍交予左右,從身后提出一個籃子,右手輕掐法訣,祥云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竟是成了一道云梯。

  仙人踏手提籃子,踏云梯而下,對張素的父親說:“此子授汝。”

  張素的父親連忙接過籃子,看到是一名胖乎乎的男嬰,正眨巴著黑色的大眼睛看著自己。

  “敢問上仙還有何指教?”

  張素的父親看看藍中的嬰而,又看向仙人問道。

  “至性隨心。”

  仙人說道。

  隨后不論是再詢問什么,仙人都笑而不語。

  隨著耳邊的聲音漸漸淡去,仙人才順云梯而上,踏祥云離去。

  隨后,張素的父親醒來。發現自己竟然跪在中庭之中,覺得此夢不同尋常,便趕忙去找已經懷有身孕的妻子細說。

  不料,夢境剛剛說完,妻子卻突然要生產。999xs.net

  張素的父親大驚失色,這才剛剛五個月!

  待產婆抱著生出來的孩子出來后,張素的父親卻是趕緊再度跪下,朝著門外天際磕頭不止,一家老少皆驚不明所以。

  這孩子,長得和自己夢中仙人授予之子一模一樣!

  百天宴時,張素的父親向此事廣而告之,時人皆引為神異。

  因那日授子的諸位仙人,都穿月白色道袍,看上去頗為素樸,所以便給他取名為張素。

  張素有幸生在一富貴之家,雖不及王族公卿,卻也錦衣玉食不絕,因此也確實能夠至性隨心。

  他自幼厭文愛武,日日舞槍弄棒。

  時人經常問起,“大后可有想去之地?想為之事?”

  一般人搭話,他都嗤之以鼻。

  唯有這個問題,不管多少次,卻是會放下槍棒仔細作答:“天下之大,四處皆可去得,為何非要偏安一隅?好男兒志在四方,我即使做不了大將,再不濟也要當位豪俠!”

  有一日,張素從城外歸家,看到城門口貼著諸多告示。

  原來是有一伙盜匪,近期在城中頻繁作案,官府正在懸賞。

  張素看著心里癢癢的,這不正是自己當大俠的機會嗎?便上前去先要撕掉告示,接了這懸賞。

  不圖錢財,只為揚名立萬。

  沒曾想,看守告示的一位官員攔住了他,非要讓他先填完一張表,明確了信息才可。

  張素看著這張表單,密密麻麻的字讓他眼皮都疼…何況平日里只顧著打打殺殺,這一行字就有七八個都不認識。

  羞憤之下,便扔了筆一路跑回了家。

  從那以后,整個傅府園子里再也沒了棍棒器械之聲,取而代之的是朗朗書聲。

  “難怪那幫窮酸腐儒看不起我們武修,我想當大俠仗義出手,可是卻連表單都不會填…可不是讓人笑沒了大牙?”

  張素由此開始了苦讀,十年間遍覽群書,他發覺當下的文武卻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武道全憑師徒傳承,大部分都是以口言之,用心記之。且前人前言,毫無章法可尋。

  修武之人全屏一腔熱血,盲目闖蕩,不問對錯,不計后果。猶如黑室尋鑰,大海撈針。

  因此只僥幸又幾個大氣運者,尋得了先機,走上了正路。而其余的很多人,則都在反復的摸索試探中失敗,甚至丟了性命。

  因此很多條件稍好的家庭,都不讓后代修武。只有吃不飽飯的窮苦人家,才會舍得一身剮,誓要在武修一途拼殺出個富貴。

  而文道則正好相反,天下讀書人都被灌輸一種練武為恥的觀念。認為是匹夫莽漢行經,終歸是下里巴人所為。而文章才是千古第一大盛事,是代代相傳的薪火。

  但讀書人的千古文章,卻已被那些腐儒們用各種圈套束縛了起來,難以發揮。

  通篇全是荒唐之話,不見驚人之語。

  滿目皆是吹捧之詞,毫無真知灼見。

  文武兩道,一邊在瞎干,一邊在瞎說。

  張素雖發現了問題,卻毫無解決之法,無奈離家游歷天下。

  這一走,就是十五年。

  最終,他選了一地定居,就在當今平南王域的三門州。

  在張素整整四十歲生日的這一天,他在酒樓中與友人對飲笑談。

  就在這時,他卻驟然悟道!

  用手沾酒水,以指代筆,便在酒樓的墻上刷刷寫起。

  友人先是一愣,而后迅速的找筆記錄,卻發現先前幾行已然干透蒸發,不見蹤影…

  其余的記錄如下:知,了解也。非聽說其皮毛,而是深明其內涵。不爛熟于心,信手拈來者,不可為知。行,動作也。非傾蜻蜓點水,而是龍潛于淵。不有始有終,堅持不懈者,不可為行。然,知為行至先決,知為行之舵手,知為行之主意;行為知之果斷,行為知之實際,行為知之功力。知行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否則知不盡知,行不盡行。知何時何事何地可行,方位真行。行何時何事何地可知,方位真知。文武二道猶如知與行。不做妄想,不當冥行,非知行合一不可。

  張素寫完之后,重新回到桌前,對朋友說:“我該走了。”

  朋友問他:“你要去哪里?”

  張素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回答。

  “還有什么要說的嗎?我幫你轉告家人。”

  朋友提筆問道。

  “二教困惑已解,知行已然合一。此心無愧于天道人間,亦復何言?”

  張素說完,帶著微笑直挺挺的向后倒去,卻是沒了氣息。

  朋友垂淚不止,立即去尋人前來幫忙。

  不料等朋友再次返回時,張素的尸體已經不見了。

  而后,朋友將張素的知行合一論印刷了十萬份,在前往他故鄉給他家人報信的路上沿途揮灑。

  不久,傳遍四方,天下震動…

  如今,文道才子或許也有一技傍身,戰將武夫也能讀懂文章。

  無數的功法武技被詳盡的歸納整理,后人卻是再不用以身犯險,自行摸索。

  猶如斗室明燈。

  在知行合一論的幫助下,武修一途瞬間被照亮了。

  反觀劉睿影,他知的卻也是不少,唯有行的還遠遠不夠…

  不過當下,他已準備于今日返回丁州府。

  狼騎犯邊一事已然明白解決,待他回到丁州府站樓向中都本部匯報之后,若再無他事,劉睿影卻也是準備離開了。畢竟西北特派查緝使,卻不光是定西王域一域,丁州府一府。

  劉睿影走出帳門,竟然看到湯中松的背影,隨他父親湯銘一起走進了霍望的大帳中。

  劉睿影不由得在心下暗暗的嘆了口氣。

  這一番折騰,湯銘卻也是沒了任何底氣…連帶著湯中松,想必今后的日子也會不如往日瀟灑了吧。

  輾轉反側未必徒增無奈,縱情酒色也不能盡享開懷。

  畢竟山長水闊,怎能事事如意?

  人這一輩子,誰都逃不脫一個念想:

  低頭,兒孫繞膝。

  舉頭,良人猶在。

  前望,長路漫漫。

  回眸,往事如煙。

  “喲,這是要準備走了?”

  湯中松看到劉睿影和一眾查緝司人員正在收拾行李。

  “是,返回丁州府城匯報一下,然后等等看有沒有新命令。”

  劉睿影有些生硬的回答道,他不知道該以何種情緒對待湯中松。

  “哈哈,挺好挺好…”

  湯中松說完便走到營帳背后,似是要小解。

  “咱們還是中都見,我還是惦記那些大胸脯子的姑娘!”

  湯中松說道。

  劉睿影笑了笑,說了一個好字。

  “迎風七丈遠,逆風三尺高,誰人不服氣,呲你一臉英雄尿!”

  湯中松自顧自的唱著,聲音從帳后升起。

  這一日,丁州州統府昭告丁州,新任府長由府令姜恒嬌接任。

  這一日,定西王府昭告定西王域,定西王霍望收丁州州統湯銘之子湯中松為徒。

  此時此刻,中都城。

  要論地盤,擎中王卻是最小無疑。

  但,一座中都城,便是勝過了千山萬水。

  “天下三分壯美事,二分獨占在中都。”

  縱觀茫茫大陸,數千年與日月同輝,而經世不朽;巍巍中都,幾千里共太上連綿,而社稷千秋。

  自星劍老人平天下之后,雖創大統皇朝之名,怎奈卻做了他人嫁衣,猶如西風凋碧樹。

  隨后,群雄并起,又是一場民不聊生,塵煙四起的浩劫。

  誰料擎中王劉景浩雄才偉略,,為五王之首平定了天下。

  現在的太平中都,南北不相望。盛氣彌瑞,朗月照未央。

  中都城外,沒有何人防護。

  十六個城門立于八方,卻是晝夜常開。

  這便是中都城的氣魄,因為天下間恐怕還沒有什么人或勢力膽敢冒犯中都城的威嚴。

  城外正北、西南、東南三個角,分別有三處軍營。

  這便是擎中王成為天下五王之首的最大依仗,統御中都城的最大利器——三威軍:沖威,折威,煞威。

  在戰亂紛爭時,三威軍名震天下。

  端的是虎踞龍盤之師,天翻地覆之兵。

  中都城全部都是按照中軸對稱的格局,建筑布置的。全城皆以南北方向的擎中王道為中軸線,東西兩側一一對稱,并且整齊排列著數目與面積相等的街道坊市。

  而東西走向與南北走向的街道,全部都互相交錯,編織成成網格狀,將城主府所在的外城進行規劃區分。

  每一個網格區域,被叫做一圃。

  中都城外城共有九九八十一條街道,滿共三百二十四圃。

  每條街道的起始兩端,都設一處亭臺,內配十名城府兵衛,他們隸屬于中都城主府。

  每一圃都設有一處營地,駐扎一百零一名城府兵衛,并配有傳信高臺。

  一旦發生事端,白日鳴金,夜里焰火。出事的這一圃立即與周圍的每一圃形成聯動,按照事由等級,周圍的各個圃分別會派出十名,二十五名,最多三十五名城府兵衛前來支援。

  中都城主府主要管理中都城內(外城)的大小事宜,而城府兵衛是守衛中都的軍事力量,同時還有兼具執法職責,由中都城城主親自統領。

  另外,由于擎中王的王宮在中都城內城中,所以城府兵衛又被稱作擎中王的禁衛軍,是他保護自我的最后屏障。

  城府兵衛自建立起,從來沒有參加過一次征戰。

  向來都是默默無聞,甚至連中都城都沒有踏出過一步。

  中都查緝司,位于外城的正西,與祥騰客棧和城主府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格局,是外城三座最大的建筑。

  初此之外,中都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大型市場。

  每個市場各有分工,卻是萬萬不可混淆。

  東市販賣的,是各種生活物資。

  無論是平南王域的精米細米,還是安東王域的新鮮海域,什么吃食都應有盡有。

  西市販賣的,是紅白喜事之物。

  婚喪嫁娶,續弦說媒,鴛鴦被,龍鳳燭,楠木棺材,金絲紙錢,全都是上得了臺面,亮亮堂堂的貨品。

  南市不買貨,卻是賣身賣藝之處。

  下九流的職業,全都在這集齊了,一天到晚的卻是熱鬧不斷。

  既有戲子的咿呀唱腔,又有剃頭匠的沿街吆喝,還有算命之人攔路問卦,更少不了青樓姑娘的嬌笑攬客。

  斗雞斗狗,玩鴿子挑蟲兒,噴火吐水的胖子,吞劍的矮子,就沒它南市沒有的新奇。

  北市又被稱為雜市,只要是其余三市沒有的,那在這里準能找到。

  除了正經買賣以外,來北市撿漏的人也是不在少數。

  什么圣賢之人用過的筆煙啊,大能武修傳下的功法啊,真真假假,自靠眼里,自憑良心。

  至于先前說的那妖丹,卻是只能在中都城的祥騰客棧才能買賣。

  作為陸地上最大、連鎖最多的客棧,祥騰客棧幾乎遍布大陸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出海的海船上也會有專屬祥騰客棧的包廂,臥房。

  祥騰客棧以奢華的裝修,美味可口的菜品,精心完備的服務,以及…絕對的安全聞名天下。

  是所有達官顯貴,富商闊少趨之若鶩的所在。

  因此,天下間一直有住祥騰客棧,逛太上花船一說。

  這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何況,祥騰客棧內,還有一位連釣劍任洋都崇拜不已的人物——兩把菜刀闖九山的馬文超。

  廚子,三教之中屬藝一脈。

  馬文超可謂是廚之一藝的泰山北斗。

  其余的諸如酒肆、酒樓、茶館、成衣鋪、包子鋪、果脯店銀號鹽號、當鋪、藥鋪、醫、馬市等等,應有盡有,錯落有致的排列在外城。

  而在中都城內城之中,除了擎中王劉景浩的王宮外別無他物。

  內城城門上,被定西王用劍氣刻了二字:止戈,因此內城城門又被叫作止戈門。

  取,止天下戰戈,還百世清寧之意。

  進了止戈門,竟是還有一道內門,而到了這里才算是王宮的正門。

  只見門上皆以螭龍為飾,那門欄處,都是是細細雕刻的花草飾樣。沒有粉刷過于艷麗的色彩,卻自然而然的又莊重典雅之感。

  水墨色的墻壁,臺階由白玉砌成,兩側裝點著豹紋虎皮石。

  進了門后,當中一道穿堂,兩側是兩條游廊。

  先行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座巨大的庭院。

  中都開春久已,此刻園中是姹紫嫣紅,垂柳拂崗。另有通幽之小路,鏈接天臺怪石。從怪石頂端,又有飛水傾瀉而下,匯聚成小溪。一座石橋橫跨于上,橋下金鱗游動。

  小溪清流蜿蜒激湍,樹頭嫩葉偏偏,園中春花飄香,一步一景,乍看若畫。

  越往里走,佳木愈是蔥蘢,奇花異草交相閃爍,藤蔓蘿枝互相掩映。

  游廊已不可見,穿堂卻平坦寬闊。

  沿著穿堂操作一拐,竟另有一座石橋,只是比先前的要大上許多。

  橋上有亭,亭中有兩人。

  一人中年模樣。

  身穿一件紫靛色軟煙羅錦袍,腰間綁著一根蒼藍色荔枝紋金帶,一頭如風般頭發,一雙深沉的虎目,身軀魁梧。

  當真是頂天立地,瀟灑文雅,英武不凡。

  另一人,是一位老者。

  身穿一件素面衣衫,腰間綁著一根赭色寶相花紋犀帶,一頭飄逸的銀發,眼眸睿智卻又略顯惺忪。

  身形不似中年人高大,卻也是神采英拔,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一股從容不迫的氣度。

  “景浩,我有一事不解。”

  那名老者開口問道。

  這位中年人,正是當今天下五王之首的擎中王,劉景浩。

  “辰老但問無妨。”

  劉景浩謙卑的說道。

  “你這園中,奇珍異草不計其數,為何偏偏就這株梨樹要加一圈籬欄,還派專人看護?”

  “哈哈,這卻是在下的一段趣事了。”

  劉景浩說道。

  “愿聞其詳。”

  “那是在我剛剛起事之時…一次兵敗而逃,已是四天三夜水米未進…最后,我跑到了一個叫做冰溜子村的地方,現在屬于震北王域的況州。兵荒馬亂的,整個村子早就沒人了,連井都干枯了…吊桶下去,只打上來半桶黃土。可是在枯井的旁邊,我竟然發現了一顆梨樹,當時真是拼盡了渾身最后一點力氣,爬上去一口氣吃了不知道多少個梨子。不怕您笑話,只吃到覺得梨水都堵到了嗓子眼,一低頭便要吐出來方才罷休。隨后,就這么的在樹上又睡了一覺,卻是再度活了下來。后來,天下安定,我已是擎中王。一次,震北王上官旭堯邀請我前去游耍,赴約途中再度路過了那個村子,發現那棵梨樹猶在!我看著梨樹,頓時百感交集…心想若是沒有這棵梨樹,我便也是個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下場。回想起當年的烽火歲月,想起無數同袍手足先后赴死,不禁下馬痛哭。情緒激憤之下當即擺案焚香,與這棵梨樹結為兄弟。隨后命人將其移回中都城,好生照料,還特敕它為傲雪侯。”

  擎中王劉景浩說道。

  “與一顆梨樹結義還特此封侯,聽起來著實有些荒唐,但細品之下卻令人感動至深…不過梨花淡白冷艷足可欺雪,卻也是不負這傲雪侯之名。”

  辰老說著,從袖子中掏出一個麻布小包。

  擎中王劉景浩看到這個小包,頓時后退了兩步,躬身拜了一拜。

  “時間雖早了幾日,不過也無大礙。”

  辰老說道。

  “卻是在下有些唐突了。”

  劉景浩有略微有些尷尬,他還從未這般沉不住氣過。

  有道是關心則亂。

  辰老不再言語,只是將麻布小包束口處的繩結緩緩揭開,從里面倒出來九枚銅錢行裝的玉片。

  他在手中略微掂量了一下這九枚玉片,隨即信手往天上一拋。

  “乾、坎、艮、震、中、巽、離、坤、兌!九元窺天,起!”

  只見天上隱約間出現了橫豎三道淡淡的金線,呈井字形將天空劃分成九塊,每一塊都有一枚玉片坐鎮其中。

  九為數之極,通化萬物,秒變無方。

  猶如擎中王之流,也只是能看到粗略的九元劃分。但是在辰老眼中,九元的每一格都在演化這諸天星辰運行的軌跡。

  漸漸地,每一格中的星光越來越少,星力卻越來越濃。

  最終,只剩下一顆。

  辰老指尖連點,射出九色寶光,進入格內。

  玉片頓時嗡嗡作響,開始震動不息,竟是將這九色寶光反射升天,打入這格唯一剩下下的星辰之中。

  歷代的星辰,記錄時間萬物運行的軌跡,超越并且凌駕于一切物質,精神,思維,意識,之上。

  相對于星辰而言一切物質,時間,空間都只是微不足道的虛幻。

  這是了解認知自然輪回的途徑。

  尤其是在漠南的部落中,司命與天官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對星辰的觀測與展望,以求從中得到發展與生存的啟示。

  隨著四季的不同,在星空東南西北的四方會輪流出現一顆截然不同的的大星。

  每到冬季,在星空的北方,會出現一顆亮星。每當這顆亮星出現之時,就是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之日。

  這顆亮星,叫做辰星。

  初春十分,在星空的東方,會出現一顆新的亮星。每當這顆亮星出現之時,世間萬物便開始復蘇,草木茁壯成長,蟲蛇驚厥而醒。

  這顆亮星,叫做歲星。

  而炎炎夏日,在星空的東方,出現的亮星叫做熒惑。

  每當熒惑升空,大地便如同被炎炎烈火反復炙烤一般。

  而后,秋冬萬物肅殺,蔬果五谷收獲,氣候變更詭異,卻是鎮星之功勞。

  而在此四星之外,仍有一星,不受四季交替阻礙,永耀世間。殺氣騰騰,四處挑起刀兵戰事,卻是太白星作怪。

  文、武、藝三教中,陰陽師屬藝。

  而陰陽師中最特殊的一類人便是星象家。

  旁的陰陽師,不過是學了兩手陰陽術數,什么測字摸骨,抽簽看相,唬幾個傻瓜心虛之人,掙幾口飽腹潤口之錢。

  而星象家卻是研究大道與大勢,他們不在乎一人哪怕一府一域的走向,他們關心的是整片天下將會出現何種變故。

  此術修到極致者,天下只有五人,被人們以四季五星之名號尊稱之。

  而這位辰老,正是其中之一。

  “定西風云起,異數陡生。小蟲鳴月夜,化龍翔騰。”

  辰老看著空中的九宮九元說道。

  這判詞一下,卻是又演人間風云。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  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大神奕辰辰的邊月滿西山  御獸師?

夢想島中文    邊月滿西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