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了上架感言,翻了自己已經發出去的。
30萬字。
我其實有寫書總結的習慣,但很少以這種形式寫出來。第一本浮滄,從前面的步步艱難,到后面的摸索試探,逐漸有些明悟,其實下了不少功夫,如果真的要把思考的時間拎出來,比起坐在電腦前敲打鍵盤,只多不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還是一個新人,擰著腦袋想要寫出什么道理,我做不到,我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吃過的苦,都無法支撐我,寫出那么一個以說教和講道理為核心的故事…萬幸的是,我寫不出來,也不想這么去寫。
通過上一本書,我知道了自己的弊端,也知道了自己的長處,并且試著去揚長避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嘗試。
我只是想寫一個純粹的故事。
在我走過的二十一年里,有很多人告訴我,路是這樣的,你該這么走,有人幫我規劃好了“主線”,有人幫我堵上了“岔路”,直到有一天,我走到了四岔路口,再沒有人攔著我,也沒有人告訴我該怎么走。
到了這個時候,我才豁然開朗,其實從哪個方向走都是可以的。
有些規矩是用來攔住行人的,但如果你一定要這么走,那么它一定攔不住你。
我要寫的,就是這么一個故事了。
若生而不自由,處處為桎梏,該如何自處?
故事很長,我要寫的,是一個能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故事,所以個別的章節,第一次讀來無味,如果等到全篇寫完,再重新去讀,會覺得別有一番意思(譬如“秋意濃”)。
現在的主線還停留在巷殺結束的章節,寧奕即將失去教宗的庇護,即將開始一個人,面臨暴風驟雨的到來。
周游在跨越西境長城的時候對寧奕說,你如果站得夠高,那么那些規矩,都是攔不住你的。
但其實周游錯了,很多規矩,是生來伴隨著的。
西嶺的孤兒,因為生下來嘗遍了世間的辛酸冷暖,所以他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便與正常人不一樣。
在紅符街的那一拳,不惜代價的打出去,打在應天府的臉上,打在大隋律法上,其實就是打在規矩上。寧奕知道有些東西不能丟,譬如蜀山的顏面,趙蕤和徐藏的聲名。
如果事情可以就此解決,那么便安然無虞。
如果事情會越鬧越大,而且再給寧奕一次選擇的機會。
他仍然會如此抉擇。
這大概就是我想說的故事…
此身為劍,破矩為骨。
不崇道理,不繞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