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章 沒完沒了的隱患

  一日是皇子,的扶蘇競爭對手,就只有皇子。

  不過,誰人也比不了胡亥年幼,所以誰人也比不了胡亥受寵。所以胡亥就是他頭號要關注和教育的對象。

  既然事情發生在華陽宮附近,扶蘇會知道這件事情,也實屬自然。

  而且,有人都把也想住華陽宮這種話喊出來了,扶蘇不得不慎重對待。

  “習音律,方能讓人修身養性。十八弟也太頑皮了些,需要以音律來教化。”

  扶蘇說著。

  “這話,你代本宮直接傳給趙高吧。”

  申聿聽了,也覺得妥。

  習音律,確實是個改習性的不錯的法子。

  “唯。”

  “祭天臺可修好了?”

  申聿聽了,有些驚訝,但是不由得暗想原來太子還記著這個事呢。

  太子都好久對稱帝大典的事情不聞不問了,把這些事情全部交給了將作少府章邯。

  申聿遲疑了半響,還回過神來。

  “祭天臺已如期完工。”

  這意味著,稱帝大典,很快就要舉行。

  稱帝大典,要祭祀天下山川,昔年只有周天子才舉行過如此大禮。此次儀式,非常重要。祭天大典的建成,只是第一步。

  王族、氏族,都是非常注重禮儀的。

  不過,扶蘇問這個,是因為對那個人的懲罰結束了。

  想來想去,他最適合當胡亥的師傅。

  世界上哪有免費的午膳,更何況是錦衣玉食。

  “張蒼,曾拜入荀卿門下,和廷尉李斯乃同門師兄弟。雖然張蒼年輕,但是才華極高,善音律。”

  申聿作揖。

  “下臣明白了。”

  胡亥,得慢慢教化。

  回到定基本國策的大問題上。

  “燕王、代王那邊情況如何呢?”

  “君上想要看看燕王、代王的誠意。讓其滅掉墨門。”

  扶蘇聽了,眼底一黯。

  “墨門?”

  那是一個主張百姓應該有自己武裝的學派。

  不得不說,很具有民主意味,但是也會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扶蘇不得不重申了一句,嬴政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這句話,最早可是韓非說的。

  嬴政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韓非的才華,以及韓非的文章。

  嬴政能選擇他做太子,和嬴政親眼見到扶蘇讀韓非的文章不無關系。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此句出自先師韓非的《五蠹》一篇。不過,在扶蘇看來,此文寫的未免有失偏頗。”

  申聿,他可一直是法家的信徒,更重要的是,申聿發現,韓非將法術勢三者結合起來,無疑是他心目中的法家集大成者。

  百家之中,申聿可是對韓非的文章最為推崇。不僅僅因為韓非的才華,也因為韓非對他的救命之恩。

  聽到扶蘇說這樣的話,申聿自然滿腹疑惑。

  “君侯前些日子,不是還對韓非先生的文章手不釋卷嗎?”

  扶蘇淡淡看了一眼申聿。

  唯物辯證法,說了你也不懂。

  扶蘇直接引文稱頌:

  “所謂政,自古以來就有。一人驅趕萬民即為政。”

  “《五蠹》一文聲稱;其學者,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盛容服而飾辯說,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其言談者,為設詐稱,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積于私門,盡貨賂,而用重人之謁,退汗馬之勞。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學者、言談者、帶劍者、患御者、商工之民,若真以這些人作為懲治的對象,如此治國,豈不是目光狹小。”

  “孟珂曾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廣大民眾的生機,才是國家最應該關注的對象。”

  “且如今天下已定,戰事已休,法家之術,只適宜戰時之用,焉能用于如今之秦。”

  這話說了出來,申聿自然聽得一愣一愣的。

  蕭何聽了,試探的問了一句。

  “君侯以為,韓君之法不足以治秦?”

  豈止是韓君之法不足以治秦,商君之法更不足以治秦。

  扶蘇挑眉,不再多說。

  蕭何也不敢再多說,這是個敏感話題。

  法家之術,秦國的立國之本。

  但是,他看太子方才的神色,蕭何心里也微微有了底。

  而且,方才質疑韓非的話,太子可是親口說了。

  秦國治理萬里之疆的最大害處,就是商君的法吧。

  蕭何心里已經漸漸有了底。

  韓非之法,可君王治臣,可并不用于治民。

  韓非將法術勢結合起來是好的,但是這打擊社會上的讀書人、工人商人游俠,他們都是社會上的底層份子。

  否認這些人的存在,將社會上所有力量結合起來,用以耕地、用以戰爭。顯然,韓非的主張,只適用于戰時。

  韓非是個生活在戰國末期的人,不曉得,他若是能活到今天,會不會推翻他從前的論斷。

  但是,滅墨門,這對于天下人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秦朝的統一大業,摧殘了無數文化,挾書令是鐵的事實。

  這個鍋,嬴政和李斯得背。

  如今墨門沒了,下一個不就是儒家嗎。

  一個得不到天下百姓擁戴和順從的君王,是不合格的。

  但是你用殺戮摧殘他們,只會招致更狠厲的報復。

  人這類生物,最得罪不起的,就是人。

  或許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那副血肉之軀里,蘊含著多大的能量。

  統治者對百姓加以逼迫,百姓自然會尋到機會加以報復。不過是誰帶頭問題的罷了。

  嬴政,他勤政不假,愛民也不可能。他心懷天下不假,可是善待蒼生也根本談不上。

  一種不祥的預感彌漫在扶蘇心頭。

  嬴政完全會走上暴政的路子。

  暴力,事實上是最效力的方式,但是破壞性也是巨大的。

  暴力雖然是用于恐嚇威脅對手的,但是施暴的過程,也對施暴之人有傷害。

  耗力啊!

  郡縣制難道不能在中國施行嗎?

  能行啊!

  但是那耗費了多少國力物力人力啊!

  修國道、設驛站、發公文、派兵駐扎、使秦吏前去推行秦法。

  但是現實就是擺在面前,交通更不上,四個蹄子的會喘氣的就是跑不過四個輪子,更別提天上飛的,水上漂的。

  郡縣制度確實可以推行,但是那得是物質條件根本成熟的情況下。

  要鎮壓邊疆之地的百姓,勢必要派兵駐守,還要派去大量官吏。

  先說這些官吏,這些官吏為了一點俸祿,背井離鄉去為官。離咸陽近點,有家族可以依附的,自然還好些。

  請:m.biqiuge8

夢想島中文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