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道長,這兩位就是九滅道友和烏蜒道友…”
廣廈城城主親自去將秦桑請來。
秦桑目光掃過二人,在烏蜒身上停頓了一下,拱手道:“貧道清風,見過二位道友。”
來時路上,廣廈城城主已將原委告知于他。
不過,廣廈城城主亦不知內情,還要他和九滅、烏蜒二人面談。
“真人有禮!”
九滅和烏蜒皆拱手還禮。
連烏蜒也將陰冷的眼神收了回去。
修仙界終究是以實力為尊,秦桑將煉虛后期的氣息展露出來,烏蜒和九滅都只有煉虛中期,自然不敢在秦桑面前擺出倨傲的姿態。
九滅和烏蜒親眼確認了秦桑的修為,暗中交換了一個眼神。能請到一位強大的幫手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著他們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且他們的目標位于巫族領地,人族修士前往巫族是要冒風險的,必然要價更高。
好在有廣廈城城主通風報信,他們知道秦桑想要什么,心中已有計較。
“離州圣僧如過江之鯽,道門真人卻是少見。真人遠道而來,所求我們已經知曉。有和真人這等強者結交的機會,我等求之不得。我東羊氏雖然家底微薄,但緊一緊,還能是滿足真人要求的,”九滅面帶笑容,開門見山,“至于我們的條件,真人想必聽夏兄提起過了。”
秦桑不置可否道:“夏城主只是略有提及,還望二位道友告知來龍去脈。貧道孤身來此,隨二位道友深入異域,不可不謹慎。”
“真人所慮,乃是人之常情!”
九滅點點頭,拱手道,“恕在下冒昧,敢問真人擅長何種道法?”
“貧道喜用劍術,對雷法也略知一二。”
秦桑道。
“劍道!雷法!”
九滅和烏蜒眼底都閃過驚喜之芒,連聲追問,“這么說,真人的遁術應當極為了得?”
“不敢,略窺門徑而已,”秦桑謙虛道。
九滅干笑兩聲,“真人若只是略窺門徑,我等豈不都成了蠢材?”
他轉頭看向烏蜒,看到烏蜒的眼神就知道他肯定心動了。
兩人暗中傳音交流了一會兒,九滅繼續道:“起因乃是烏蜒道友在一個對頭手中吃了虧,要給對頭一個教訓。但是那個對頭勢力龐大,人多勢眾,烏蜒兄需要有人幫他將那些人引走,最好能纏住他們一段時間,辦法就是攻打那些人看重的一處秘境,聲東擊西。”
“二位道友是要貧道去當誘餌?”秦桑皺眉。
尋常人聽到這里,恐怕扭頭就走了。誘餌是最危險的,何況敵我雙方都不是知根知底的。
這兩個家伙倒是敢想。
九滅解釋道,“不會讓真人獨自出戰的,我等接下來還會再邀請幾位人族高手。否則,和那些人交手時一觸即潰,豈不是白忙一場?而且在下也會和真人同往,真人大可放心。”
“九滅道友背靠東羊氏,難道氏族之中出不了幾個高手?”秦桑逼問。
這是最說不通的地方,要么東羊氏的實力孱弱不堪,要么任務的危險性極高。
九滅早知秦桑會有此問,回道:“因為事了之后,不能有任何線索指向我和烏蜒道友,更不能牽連氏族,甚至連夏城主也不能動用!而你們動手后便能遠走高飛,真人回到坎州,誰也查不到你頭上。”
“二位道友如此謹慎,看來對頭背后的勢力很是了得,”秦桑雙目微瞇。
九滅坦然承認,“他們背后確實有一個實力不弱的氏族,但我們也并非怕了他們,而是不想因為這點兒小事引發兩大氏族之間的戰爭,尤其在這個時候。”
秦桑心中一動,“道友說的這個時候,是指…”
廣廈城城主傳音為他解釋道,“不久后,又到了巫族百年一度的天地大祭,就是我上次說過的巫祭。屆時所有巫族氏族都要派人前往,并要在族中陪祭,是整個巫族的盛會。”
天地大祭,祭祀的是神靈嗎?
巫族的神靈難道已經回歸?
經過那場夢境,秦桑知曉了巫族和異人族的來歷,神靈在上古之時就失蹤了,才引發后世的動亂。
“貧道來自東海,也曾結識一些異人族的道友,未曾聽聞異人族舉辦祭祀…”
秦桑話音未落,就見九滅眉頭一豎,怒道:“因為它們背叛了神!”
夏城主見九滅突然動怒,有些茫然,欲言又止,顯然不知內情。
秦桑將他們的神情看在眼里,暗道看來夢境里的內容是真的,異人族曾經也是‘巫’。
只不過他在霧海多年,從未見異人族舉辦巫祭,而巫族似乎還保留著上古祭祀的風俗和對神靈的信仰。
說來也奇怪,明明巫族體內流淌著人族的血脈,按夏城主的說法,卻對人族充滿仇恨,反倒異人族和人族道門走得很近。
繼續這個話題,恐怕會激怒這二人,秦桑便又追問了幾個任務的細節,最后半真半假道,“我們強攻秘境,不會引來合體期大能吧?”
“真人想到哪里去了!”
九滅啞然失笑,“攻打秘境之時,在下雖不會親自動手,但說過會和真人一同前往。真人覺得,在下會去主動送死嗎?”
“突破合體期,就能入豐沮玉門和孽河修煉,除了天地大祭之時,你就是想見也見不到。”
見面之后,烏蜒還是第一次插言,隱隱帶有一絲冷笑。若非忌憚秦桑的實力,只怕要當面嘲笑他癡心妄想了。
“巫族也有孽河?”
秦桑驚奇道,“貧道曾有幸在東海見過孽河,蔚為壯觀,不知是不是同一條。”
“應該只有一條!”
九滅抬手比劃了一下,“聽聞孽河是從佛土流淌到我們巫族領地,然后又流進莽荒,不知盡頭何在。只怕是從東海一直流到這里,貫穿一界!”
實難想象孽河究竟有多長,這種世界奇觀又是怎么形成的。
既然如此,這二人的話是可信的。
那些巫族大能進入孽河,應當不只是為了修煉,而是和異人族一樣,鎮守此處界壁!
當初在紫云山面見寧真人時,寧真人提及界壁,秦桑抓住機會,詢問了一些秘辛。
這些秘辛對那些大能而言只是常識。
按理說,秦桑明面上乃是一位道庭使君,不應露怯,但他早就在寧真人面前暴露出自己見識短淺,索性破罐子破摔。
向寧真人請教后,秦桑方知,所謂界壁,并不是自然存在的。
一方大千世界并非世界的盡頭,而是漂浮在宇宙洪荒之中,相對于廣闊無垠的宇宙洪荒而言,大千世界不過是滄海一粟,相當于無盡夜空中的一顆星辰。
宇宙洪荒之中存在無數可怕危險,而大千世界的偉力會誕生出一股力量,阻擋外面的危險,形成庇護大千世界和億萬生靈的屏障,名曰地膜。
地膜秉承天地偉力而生,神妙無比,并非常人想象的,沿著一個方向奔跑到盡頭就能見到地膜,而是以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存在。
唯有修煉到一定的境界,方能觸碰到地膜,甚至走出地膜,踏足宇宙洪荒。
不過,大能亦不敢輕易踏出地膜,因為外面太危險了,其一便是域外天魔。
原來修士渡心魔劫時引來的域外天魔真是從天外而來,修士在渡劫之時,天人交感,引動天道,尤其在突破煉虛期時,天道震動,降下六九天劫,便會被域外天魔感知,而此時域外天魔就能趁機將天魔之力滲透進來,魔染修士。如果沒有地膜,大千世界早已淪為域外天魔的獵場。
這些域外天魔和魔界沒有關系,魔界實則是另一個大千世界,是他們的鄰居。
這徹底顛覆了秦桑的想象!
只要大能有能力踏出地膜,抵御宇宙洪荒里的危險,就能離開這個世界,進入別的大千世界。
“仙界在哪里?”
秦桑茫然地問出這個問題。
他曾以為,大千世界是束縛本界修士的牢籠,打破束縛,方能進入更上層的仙界。
如果大乘修士沒有壽元之憂,不會引來天劫,能夠隨意離開這個世界,那還修仙干什么?
仙界,究竟在哪里?
他所追求的,無數修士所追求的,到底…存在嗎?
寧真人卻微微搖頭,好似她也不知道答案。
她告訴秦桑,古往今來,除了那些疑似‘成仙’的人,都沒有人知道答案。
“疑似成仙?”
秦桑重復這四個字,眉頭漸漸皺起。
“古往今來,明確記載成仙的只有一位,巫族譽之為巫神,在神靈失蹤后不久成仙得道,號稱世間第一位仙人,但那也只是巫族的記載而已。”
寧真人仰望蒼穹,目光悠遠。
巫神!
秦桑在風暴界就聽過巫神的名號。
“難道我們人族就沒出過仙人?”秦桑難以置信,人族如此興盛,誕生過無數驚才絕艷的人族修士。
如果這些先賢都成不了仙,他哪來的自信,自己能夠成仙得道?
“人族確實沒有明確的記載。傳說成仙需要渡過仙劫,估計沒有人想在渡劫之時,受到別人干擾吧?”
寧真人道,“但無論仙道多難,歷經悠久歲月都沒有記載一位,確實有些蹊蹺。人們眾說紛紜,猜測那些突然失蹤的絕世大能、一代雄主、各派祖師,或許都已飛升成仙。比如太上祖師…”
“道君難道不是飛升了?會不會是因為道庭…”
秦桑心道,能夠先后創出太上道脈和道庭的人物,丹鼎派和符箓派共同的祖師。
他不成仙,誰能成仙?
寧真人搖頭道,“太上祖師下落不明,但應該和道庭覆滅無關,否則祖師一聲令下便能調動太上一脈。太上祖師失蹤后,后世從種種線索中推斷出,道君和祖師很可能是一個人。事實上,現在仍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認可這個結論。”
“玉皇呢?”
秦桑追問。
道君開創的只是道門兩脈,玉皇卻帶領整個人族打退外族,主宰大千世界,這樣的人物,難道沒資格成仙?
“大周紀,魔界入侵,彼此地膜開裂,玉皇擊退魔界大軍,以自身之軀化界壁,補地膜…這就是界壁的由來。”
寧真人頓了頓,“當然也有傳說,玉皇其實未死,留下界壁后便功德圓滿,飛升成仙。”
每個大千世界都獨立存在于虛空宇宙之中,他們所在的大千世界亦是如此,地膜外是空曠的宇宙洪荒。無數年來,或許有無數大能離開過這個世界,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回來,帶來其他大千世界的消息。
他們附近的大千世界,只有一個——魔界!
而此界修士之所以推測出,宇宙洪荒之中還存在無數大千世界,是通過天上的星辰。
當時秦桑抬起頭,正值夜幕降臨,星河璀璨。
星辰并不存在于他們頭頂,而是來自宇宙洪荒深處的力量,映射在地膜上,顯化成星辰。所以無論身處大千世界還是內部小千世界,看到的都是同一片星辰。
這些星光具有玄妙的力量,先賢們推測它們是不同大千世界散發出的‘靈光’。而每一顆星辰,都是漂浮在宇宙洪荒中的一個大千世界!
魔界也不是一直就存在于這里,原本附近只有他們一個大千世界。
根據大周紀記載,在玉皇時代,魔界突然從宇宙洪荒深處飛來,并且撞上他們所在的大千世界,撞擊導致地膜破損,險些引發滅世之災。
魔界成為他們的鄰居,卻興起大軍,想要占據他們所在的大千世界,從而引發第一次魔劫。
因為相對于魔界而言,他們所在的大千世界太‘年輕’了。
當世之人將大千世界劃分為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并推測他們現在正處于‘成’和‘住’之間,而魔界早已進入崩壞。
魔界終將走向滅亡,魔界修士見到一個新的大千世界,試圖奪取并霸占,也就不奇怪了。
寧真人并未描述太多魔界的景象,足以讓秦桑想象出一個修行資源瀕臨枯竭、天災隨時隨地降臨、魔頭橫生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相對于魔界,他們所在的大千世界宛如初升的朝陽,靈氣十足。
因此,魔界修士驚喜地稱之為‘靈’。
靈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