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夏去凍至。
轉眼間,時間就到了一六四五年底,新的一年將要來臨。
一六四五年,天下局勢,可謂風起云涌,幾經變換。
此時到年底,依舊不太平。
錢塘江一線,梁軍與鄭軍對持,北面清軍入侵河南,李自成進攻山西,局面十分混亂。
不過隨著高歡收手,停止南下攻擊鄭芝龍,北面的清軍,見赤備馬軍回援,清軍逃不到便宜,于臨近年關之時,終于退回了河北。
李自成見清軍一退,便也收兵罷戰。
一六四五年,這場天下間,絕大多數勢力都參與進來,連橫合縱兩個集團之間的大戰,終于暫時告一段落。
此戰,獲利最多的,自然是高歡,李自成也跟著占了點小便宜。
連橫同盟毫無疑問的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清軍雖在河南,給梁國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是左鎮被打慘,左良玉憂憤而亡,鄭芝龍也丟了浙北,整個合縱聯盟,可謂實力大損。
北京城,白雪皚皚。
相比于去歲新年,今年的北京城冷清了許多。
現在已經是臘月二十五,農歷的小年,可城里卻很少聽見爆竹聲。
今年對于滿清來說,可以說是流年不利,自努爾哈赤騎兵也來,八旗還沒遭受過這樣的損失。
一年之內,八旗損失近六萬人,直接減員三成,可謂元氣大傷,沒個十年時間,很難重回巔峰。
今年底,滿清好不容易,建立的合縱聯盟,又遭受高歡重創,高歡勢力進一步壯大,令八旗貴族感到憂心忡忡。
這時,在北京城,御前殿,滿清五王齊聚,正總結今年的得失,并對來年做出安排。
在多爾袞被高歡俘虜后,加上正白旗幾乎全軍覆滅,多爾袞一派,在北京的勢力,遭受了重創。
雖說多爾袞一派,還有多鐸和阿濟格擔任理政王,但兩人都沒有多爾袞的智慧,已經被逐漸邊緣化。
要說,多爾袞一派倒了,滿清政權該由多爾袞的對頭,豪格和濟爾哈朗來掌權,但結果卻是代善和兩紅旗貴族,獲得了大權。
這與歷史上差不多,都是看起來不爭的兩紅旗,笑道了最后。
這時,五大理政王,以代善為首,端坐中堂,其余四人兩邊就坐,太監給幾人倒了茶水,點了暖爐,便退出大殿,并將殿門關了起來。
代善喝了口茶,沉聲道:“高蠻子擊敗左鎮,左良玉那個廢物,居然病死了。現在左軍實力大損,鄭芝龍馬步人馬又難堪大用,想要用南方的蠻子牽制高蠻子,恐怕不行了。”
多鐸冷哼一聲,“左良玉就是廢物,幾十萬大軍,一個月都沒堅持,就被高歡打垮。朝廷若是指望他們牽制高蠻子,便是大錯特錯。本王以為,他們能夠保住地盤,別被高歡吃了,就是幫我大清大忙了。”
代善點了點頭,“豫王說得有理!還是要靠我八旗勇士,才能遏制高蠻子,不能指望左、鄭之輩!”
這時濟爾哈朗冷哼一聲道:“遏制?怎么遏制?雙溝集一戰,我大清不僅損失近六萬精銳,而且還讓高蠻子,得了幾萬匹戰馬。現在高蠻子雖然罷兵休戰,但是用不了兩三年,高蠻子的騎兵,就會起來。屆時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沒有了,怎么對付高蠻子?”
多鐸和阿濟格聽了濟爾哈朗的話,臉立時黑了起來,雙方在這件事情上,吵過多回,每次都是多鐸和阿濟格吵輸,但只要濟爾哈朗一提,兩人的暴脾氣,又忍不住要進行一番爭論。
代善見此忙道:“鄭王說的有道理。這高蠻子,到后面將越來越難以遏制,所以八旗子弟,才要齊心協力,不然就真沒希望了。”
幾人聽了代善的話語,都沉下臉來,不過并沒爭吵起來。
這時,代善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高蠻子罷兵休戰,并不是他要收手了。本王料想他,明年肯定仗著江南財力,瘋狂擴軍,以便再戰。我大清也要見招拆招,壯大實力,否則與高蠻子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聽代善這么說,四人臉上都露出一絲憂色。
這時豪格問道:“禮王,可有什么對策?”
四人齊齊看向代善,代善感受道眾人的目光,沉聲說道:“本王有三個想法。第一同南方的糧馬貿易,要繼續,而且要擴大規模。鄭芝龍現在面對高蠻子,壓力很大,他定然迫切想要提升軍力。糧馬貿易,他得了馬匹,能夠提高鄭軍戰力,而我們獲得糧食,則能緩解內部的問題。”
豪格不禁頷首:“這條本王贊成。明朝時北京的糧食,全靠南方的漕糧恭迎。現在漕運中斷,我們的糧食都不夠吃,還要分給蒙古人,缺口太大了。”
濟爾哈朗、多鐸、阿濟格三人也都頷首,阿濟格道:“本王也贊成。讓蒙古人出馬,我們還可以從中賺一筆。”
這時,代善繼續道:“第二件事,便是要恢復河北和河東。糧食靠鄭芝龍,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大清必須要提高糧食產量,那高蠻子種的番薯和玉米,我們也要種。另外,現在旗奴不好抓,讓各旗別動不動就把人打死,明白嗎?”
濟爾哈朗道:“此前河北和山西,因為戰亂,破壞嚴重,蠻子百姓大量逃亡。現在是地多人少,要是能多抓些旗奴,便能多種地,我們也就能多收糧食!”
代善道:“理是這么個理,可是現在南面是高蠻子,西面是闖賊。如今兩人結盟,你上哪兒去抓旗奴。”
大殿內沉默一陣,多鐸道:“禮王第三策是什么?”
代善沉聲道:“今年我大清損失近六萬八旗勇士,其中更有近兩萬真滿洲。這個損失太大了,而且一時間絕對難以恢復。本王打算,擴編蒙古八旗和漢八旗,逐步恢復軍力!”
濟爾哈朗皺起眉頭,“今歲我大清慘遭失利,蒙古人和漢人對我們都有意見。若是給他們擴充編制,會不會使得我們的權威,進一步衰落?”
北京城,滿清五王,商議著國事,規劃著明年之事。
雖說明年大概率,不會有大戰,不過一場為戰爭做準備的軍備競賽,顯然已經悄悄開啟。
此時,南京城中,梁國文武也陸續趕至,參與新年預議,準備制定梁國來年的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