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沒想到,多爾袞居然這么沉得住氣,在清軍防線千瘡百孔的情況下,居然沒有發兵回援。
牛金星聽了高歡的話,臉上大喜,“梁國公愿意發兵河東?”
牛金星為了方便兩軍聯絡,跟在高歡身邊,他見識了梁軍強大的戰力。
如果高歡愿意出兵河東,不說將清軍趕出河東,至少能幫順軍奪回太原。
高歡卻搖了搖頭,才收九十萬兩,怎么可能去河東與多爾袞硬拼。
再者,深入河東,高歡的補給線拉長,梁軍也不是八旗主力的對手,而且豪格還在大名,他敢進入河東,豪格便敢再次殺入懷慶,斷他歸路,一雪前恥。
高歡搖了搖頭,“河東要靠你們自己!”
牛金星聞語一愣,高歡卻笑著道:“牛丞相放心!收了錢,本藩肯定把事情辦好!”
說完,高歡對手侍衛道:“去!叫徐黑虎和郝搖旗過來!”
侍衛領命而去,高歡便讓牛金星先回去,看他如何調動清軍。
徐黑虎和郝搖旗就在城外,挑選著騎兵,完成再擴充一營馬軍的任務。
這次懷慶大捷,讓高歡又繳獲了不少戰馬。
除了死馬、傷馬之外,可用的馬匹,有近六千匹。
這正好足夠高歡,再擴充一營馬軍,使得梁軍擁有一萬騎兵。
不多時,徐黑虎和郝搖旗來到節堂,行禮抱拳,“藩主找我們!”
高歡點點頭,而后沉聲問道:“選拔騎兵的事情如何呢?”
徐黑虎抱拳,“回稟藩主,已經挑選了三百多人!”
高歡皺起眉頭,“才三百多人?有點慢了!”
郝搖旗道:“沒辦法,會騎馬的人太少了!”
高歡沉吟片刻,看來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的騎兵訓練體系,拿一批戰馬,專門訓練騎兵新卒,以便擴充時,能迅速形成戰力。
“選拔騎兵的事情你們兩人先別管本藩交給其他人去辦!”高歡忽然道:“現在本藩有件大事,要你二人去辦!”
兩人對視一眼紛紛躬身聽令。
高歡遂即沉聲道:“本藩要你二人率領赤備馬軍,走衛輝、彰德入河北然后一路鼓噪招搖,沿途張貼討清檄文已及告河北軍民書直撲北京城!”
“直撲北京?”兩人都震驚了。
高歡卻頷首道:“不錯!就是直撲北京!你們放心,本藩會讓袁宗弟東進,配合陳永福,牽制住大名府的豪格。這樣一來滿清在河北平原上便沒有能夠威脅你們的兵馬,而你們又是騎兵,只要不攻城池,遇見強敵就走,殺到北京城下應無問題!”
這次清軍入關,沒能打起為明朝報仇的旗號相反還逼死了崇禎皇帝。
這使得,河北和北京城中有不少百姓和士紳,都憎恨滿清。
現在高歡破壞了清軍在黃河眼線的防線山東、河北、豫北三段防線都出了問題可北京城中幾萬清軍卻不敢動,反而向河東多爾袞求援,便是因為清軍在河北不得人心,統治并不穩固。
北京城的清軍,要用來鎮住京畿周圍的士紳百姓。
而河北士紳百姓,之所以沒有反抗,也是因為清軍重兵坐鎮,他們反抗也沒有希望。
如果這個時候,梁軍出現在北京城下,將給河北百姓帶來極大震撼,再加上高歡檄文造勢,北京必然巨震,甚至河北百姓會蜂起反抗,搞不好清軍穩定不了局面,要被直接趕回關外去。
徐黑虎和郝搖旗聞語,殺到北京城下,有點刺激。
“臣等領命!”兩人對視一眼,立時抱拳。
高歡揮手,“你們兩人先去準備!”
赤備馬軍要在清軍占據的河北馳騁,這對于馬軍來說,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同時也能夠鍛煉赤備馬軍奔襲和穿插的能力。
徐黑虎和郝搖旗告辭,去營地準備出征。
高歡則先給陳永福寫了份手令,讓他不要急著撤回南岸,繼續威脅大名,同時又給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下令,讓他們大張旗鼓的渡河進入山東,制造梁軍大舉反攻的假象。
在寫完命令后,高歡先寫一篇討清檄文,然后再寫一篇告河北軍民書。
檄文沒什么特別,不過是聲稱要大舉北伐,揚言指搗黃龍。
告河北軍民書,則是比較特殊,乃是高歡對投降清軍的漢奸,實行的心理戰。
高歡聲稱,他將會在明朝,推行一項名單,專門記錄那些投清之人,方便以后清算。
這些貳臣,投降滿清,為清廷效力,一是怕死,二是為了榮華富貴。
既然怕死,那么肯定就怕被清算,既然是為了榮華富貴,那么肯定就能被收買。
高歡提出編寫名單,并不是要將這些人徹底逼向滿清,而是宣稱在名單上的人,以后只要為清軍做一件壞事,明朝這邊就給他用黑筆記上一筆,但只要他做一件好事,那么明朝這邊就會用紅筆,為他記上一筆。
今后明朝驅逐建奴,收復北京,便根據記錄,好事做得多的,可以抵消壞事,免于清算,甚至能夠得到獎勵。
高歡希望借此來動搖人心,讓貳臣給滿清做事時,心中有所顧忌,給貳臣連夜繡赤旗的機會。
這時高歡寫好檄文和告河北軍民書,遂即叫來書吏,找人抄寫一千份,以便散播。
次日,清晨。
經過一夜的準備后,六千騎兵在沁陽城外集結。
六千馬軍,為了保持速度,不被清軍殲滅在河北平原,高歡將繳獲的六千匹戰馬,也分給了他們。
這時,每個赤備馬軍,騎著一匹戰馬,身邊還跟著兩匹馬,一匹換乘,一匹托著口糧。
高歡掃視了騎兵一眼,遂即吩咐道:“記住了!沿途州縣不打,不過遇見韃子旗莊,則一律摧毀,把河北攪得越亂越好!”
徐黑虎和郝搖旗抱拳,“臣明白了!”
高歡注視兩人一陣,拍了拍肩膀道:“出發吧!本藩備好酒席,等你們回來!”
徐黑虎和郝搖旗點頭,遂即翻身上馬,揮手喝道:“赤備!出發!”
語畢,兩人縱馬奔出,身后馬軍跟在身后,逐漸提起速度,六千騎兵浩浩蕩蕩,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