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卓對于和梁孟松的見面感到有些惋惜。
這種情緒倒并非沒達到預期,事實上,他這次見面沒有設定什么目標,只是…眼睜睜看到一個如此優秀的技術領軍人物活生生的坐在面前…
方卓多少能理解書上所寫那種“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欣喜了。
那一定是從心里由衷而發的情緒。
不過,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只要保持關切,早做準備,機會到來的時候就能有所施展。
再說了,挖不了徒弟,那不還有個師父呢么?
等等中科大的消息再說。
7月20日,申城召開了全球半導體產業會議,諸多知名廠商都有出席,涉及IC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主機廠商等上下游產業鏈,聲勢頗為浩蕩。
如此場景之下,方卓這樣一個仍在籌措階段的外行人沒有什么存在感,只默默的參會、聆聽、觀察,而他趁著這次會議接觸的臺積電梁孟松則不同,備受國內外矚目。
作為率領團隊正面擊敗英特爾的專家,他演講的半導體未來技術展望贏得了大家一致的掌聲。
這場會議召開三天,方卓出席了第一天,后面兩天是由從廬州返回的邱慈云帶人更加有目的的接觸了一些國外不同領域的廠商。
雖然項目資金、項目地點都還沒徹底定下來,但離開中芯的邱慈云迸發出更多的工作熱情,當之無愧的接手項目推進工作,開始考慮設備的采購。
和方卓所想的不同,當初的中芯也是采購了很多二手設備,邱慈云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尋找性價比高的設備,還要兼顧技術上的升級需求。
方卓有和邱慈云討論過發展規劃,都認為廬州的生產線要穩打穩扎,不能盲目尋求復制擴張。
這其實也是邱慈云在中芯主張的戰略,而方卓除了認同這位目前最值得依靠的專家伙伴之外,也考慮著中芯疑似遭遇狀況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會不會有更好的伙伴。
不過,不管將來如何,穩打穩扎都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三天會議開下來,邱慈云出了一張長長的采購清單,但這還只是生產線所需要的一部分。
而就在半導體產業會議閉幕的這天,還在項目籌措期、毫無存在感的方卓被隱晦的點了個名。
華虹副總裁姜琦歷作為申城本地的半導體企業也上臺閉幕演講,他談及一個發生在華夏國內的現實問題,這部分被本地媒體總結為一個標題。
——《工程師在資本加持下的薪酬增長是否有利于行為的健康發展?》
這是來自華虹副總裁的一個詰問。
自邱慈云離職,中芯國際一共有31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選擇跟隨,最終確定下來的是24人。
這是邱慈云的團隊,也是中芯的技術中堅。
只是,這個聲勢遠不如當初張汝京在寶島的振臂一呼,除了張汝京本身更高的聲望,已經在申城耕耘的三年時光也是大部人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都已經在申城娶妻生子,安家置業,這種情況下選擇跟隨邱慈云去做一個前途未卜的項目實在不現實。
不過,邱慈云到手的得力干將雖然只24位,但他已經對此有所預見,也沒有太失望。
沒預見的是…方卓揮舞著鈔票很快把這個數字膨脹到了92個人!
也就是說,純粹被方卓挖來的工程師就有68人,已經是自己團隊的將近3倍!
邱慈云眼睜睜看著陣營疾速豐滿,一時間只有一個感慨…這就是申城首富的行事作風嗎?有錢的感覺原來是這樣!
而這68人就是分別來自國內大廠,盡管比不上張汝京當初帶回來的人才,確實也是國內有數,華虹、中芯、華晶(被華潤收購)都深受其害。
這波挖人跳槽是通過獵頭操作,按理說,薪酬待遇也要保密。
可是,邱慈云他自己就很好奇,找機會問了個出自華虹的高級工程師,得到的答案是“2倍起步開始談”,也即,只要人來,立即翻一番,按照不同級別和標準還有上探空間。
如此也怪不得華虹他們著急了。
即便經過行政關系的干預,方卓放緩了行動,華虹副總裁姜琦歷仍舊意難平,于是就有了閉幕式上的發言,有了對惡劣行徑的聲討。
邱慈云是在現場聽到的內容,但他當時還沒反應過來,等到次日經人提醒看到報道才猛然有種“哦對,我不是中芯的,我是那個被批評的”感覺。
他因為要參與投資機構的會議,沒有立即回廬州,也就順便和方卓聊了聊這個事。
方卓有點奇怪:“這怎么了?”
“行業評價可能不太…不太好。”邱慈云第一次和方卓共事,說話比較謹慎,“華虹的關系比較硬。”
“我們和華虹他們本來就是競爭對手。”方卓笑道,“要怎么解讀這個呢?一個華虹副總的發言會影響我們的設備采購還是怎么著?”
他繼續說道:“不用過度解讀,關系硬不硬不是用在這里的,當成一次普通的同行輿論攻擊就好,放心吧,這事我讓別人來處理。”
邱慈云有些好奇方總的回應會是什么樣。
很快,新浪網站發布了一則由主筆徐長倫操刀的社評。
——《為什么國資背景的半導體企業在現階段無法取得成功?》
為什么呢?
這里有很復雜的因素。
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就在于國資背景太濃會讓國外的設備采購很難。
可是,也不僅僅如此,國資主導的企業習慣性的既有計劃經濟的弊端,也有市場經濟的短處,再加上,某些人事層面的身份認知問題…
于是,這種由國資主導的嘗試可以說是失敗了。
那么,應該怎么辦呢?
按照新浪主筆徐長倫對半導體行業不太愿意透露姓名的方總采訪,“既要有政策引導,也要積極發展產業配套,我們得改善產業發展環境,也得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市場化的運作。”
社評中不只援引了這一句,還有方總對國內企業的評價,“就說申城的華虹吧,它簡直可笑,既依托于國內給予的支持,又妄圖讓外資真心的技術幫助,這可能嗎?”
“華虹和日本NEC的合資公司,我不問別的,它自己的專利技術這幾年有幾個?”
“先合資,再引進,然后投產,最后投產即落后,你一個想振興自己國家產業的人把話語權交給外國企業,簡直天真的可愛。”
方總的批評毫不留情。
不同于華虹讓申城本體紙媒的報道,新浪網這種代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門戶行業領導者擁有很多不普通的網民瀏覽訪問。
這篇來自新浪的社評,既讓一些人看著痛心,也讓一些人看得流汗。
其實,方卓的用詞不算特別辛辣,只是說出一些事實,但這種事實本身就引人深思。
申城這邊的華虹全稱是華虹NEC,是華虹與日本NEC的合資企業之一,引進了生產線,但日方對專利技術控制的很嚴格。
據說,華虹與NEC合作將近十年,申城華虹NEC的專利數是0,京城華虹NEC也是0,只有首鋼NEC有4項專利。
如此情況,社評中沒有直接寫出來,主筆徐長倫只是貼心的把這個被方總點名的企業情況放在了備注里。
邱慈云幾乎第一時間瞧見了這篇發在新浪上的回應,默默揣測了一下華虹的領導瞧見這種內容后的感覺,大概只有兩個字——難堪。
社評洋洋灑灑,新浪網還有全網領先的網友評論。
因為有新浪網自己劃出網頁曝光位置,這篇社評引起了很大反響。
就邱慈云從朋友那聽到的消息,別家暫且不論,華虹是鬧了個灰頭土臉,那位行業會議致辭的副總裁被幾家媒體的記者圍追堵截,想讓他給出針鋒相對的回應。
然而,副總裁姜琦歷能怎么回應呢?
他還可以找關系找到鄭丹銳,可這對回應于事無補,華虹NEC根本不能拍著胸脯把方卓質疑的專利技術說清楚。
姜琦歷后悔了,他看到那篇新浪的社評就后悔了。
反正華虹的人被挖走過了,方卓也放緩行動了,自己何必多此一舉呢?
姜琦歷的后悔讓他沒有繼續給媒體提供報道的彈藥,他本人避了兩天媒體,選擇冷處理這件事,不過,行業內又多了件“華虹鬧笑話”的談資。
邱慈云身處申城,全程目睹了這件事的前因后果,頗有些目瞪口呆。
7月27號,“冰飲計劃”舉行投資會議,高盛、德意志銀行、DCM華夏、廬州國投、易科集團、MIGA私募基金、華夏企業家產業投資基金會以及項目團隊代表共同參加。
邱慈云早早抵達恒隆23的易科會議室,他為這次推動資金籌措的會議感到興奮。
很快,邱慈云見到了方卓,順便問了問輿論回應的事。
“哦,沒什么大不了的。”方卓不以為意,“華虹的人自己找不自在,他們那種自以為靠近權利的人都傲慢,挖兩個人而已,激動個什么勁。”
邱慈云這才想起來,對,始作俑者是面前這位的下力氣挖人。
“說起這個,邱總,國內這方面的人才本就欠缺,也不是單純用錢就能挖,獵頭們發現一個問題,級別比較高的工程師都得考慮很多因素,家庭影響很大。”
“你給我列列名單,我們的項目更需要哪方面人才,我讓人接觸接觸國外,補充補充人員。”
方卓很關心團隊的戰斗力,這既需要技術領頭人,也需要中堅力量。
“我們的用人成本會不會有些高?”邱慈云有點小心的詢問。
方卓擺擺手:“邱總,這種事你不要考慮,就像華虹的那種輿論,你交給我,我找人,你用人,咱們分工明確。”
邱慈云不知說什么好,只能重重握了握面前這位年輕總裁的手,面前這位怎么越看越靠譜了。
華虹的輿論就像方卓說的那樣在他心里只是小事,要不是邱慈云提起,他都不會再聊,反而今天這個投資會議讓他多多少少有些緊張。
半導體果然是資金和技術并舉,這第一輪融資的總額就對準10億美元,對象也是國際頂尖的機構。
方卓還真沒操手過如此大額的融資。
有點緊張,有點新鮮,也有點…莫名的信心。
尤其,當他坐在會議室看到推門而入的熊瀟鴿,看到他那張熊臉,信心一下子更足了。
“張總、康納先生、邱總。”熊瀟鴿熟絡的和已經到場的人打招呼,最后才和方卓握了握手,“方總,風采依舊啊,你那個新浪可真能折騰。”
他笑道:“方總你當初那么費勁的要把新浪弄到手,不會就奔著這個來的吧?”
“主筆作為,與總裁無關。”方卓用力握手,熱情的說道,“老熊,今天見到你,我就覺得咱們這項目肯定能成,畢竟,你老熊在我身上還沒失手過。”
熊瀟鴿有些疑惑,但不妨礙他隨口反擊:“哪里話,明明你是方總在我這里沒失手過,我對方總還是相當佩服的。”
熊瀟鴿這一趟來參會,心情比較輕松,因為,他是代表華夏企業家產業投資基金會過來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只是個托。
IDG華夏是通過參股華企投變相的參與到“冰飲項目”,基本上也就是給方卓一個面子的程度。
所以,熊瀟鴿今天可以作壁上觀,瞧瞧到底是怎么個情況讓數家機構都隨之起舞。
上午九點鐘,各家機構的人都到了。
方卓沒有首先發言,而是把開場交給了中芯國際前高級副總裁邱慈云,讓這位技術專家來為大家介紹產業情況與項目前景。
這樣的話讓這樣的專家來說才是能讓人信服的。
等到邱慈云滿懷工作激情的發言完畢,方卓作為項目發起人和最多投資方進行發言。
他笑著說道:“在座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清楚,我和半導體的淵源來自前些時間的一個申城芯片事件,所以有了些對行業的突擊了解。”
“這樣的一個項目對我來說是新鮮和有挑戰的。”
“以‘漢芯’作為項目淵源上的開場對我來說也是挺有趣的。”
是的,以漢芯這樣一個歷史級騙局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開場,這對方卓來說是極其奇怪的,當然,他此刻不會用這樣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