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
這《齊史》雖然與海昏侯墓中的竹簡、木牘放在一起,但后世考古中卻并未發現,也不知是被水徹底泡壞了,還是被人盜走了。
總之,直到吳良穿越之前,考古界也還沒有發現齊國乃至其余五國自己的史書。
因此后世有關秦朝之前的歷史知識基本都來源于西漢年間司馬遷編撰的《史記》。
盡管有史學家根據《李斯列傳》所記載中的“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推測,當年秦始皇雖然燒了六國和民間收藏的書籍,但秦國官方收藏的書籍并未燒毀。
而后來劉邦先于項羽入關咸陽之后,蕭何直奔秦朝皇家圖書館,搜集了大量珍貴的圖書典籍,以至于后來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些史書已經被蕭何提前帶走。
再加上漢朝建立后,世間還有許多活著的六國傳人。
如此司馬遷一邊翻閱蕭何當年搶救出來的珍貴史書,一邊四處走訪尚存于世的六國傳人,才終于完成了《史記》這部歷史巨作。
但饒是如此。
這些史學家也都承認,《史記》并不完美,其中有不少謬誤之處,只能將其評為后世發現的最接近真實的記載先秦史料的巨作,不可盡信。
除此之外。
對于以上的推斷,吳良心中也有疑問。
既然蕭何從阿房宮圖書館中搜集了大量珍貴的圖書典籍,其中也包括六國史書,那么為何許多其他秦朝之前的圖書能夠留存到后世,偏偏六國史書就一部、甚至是只言片語都沒有留存下來呢?
想著這些,吳良終于再也無法按捺自己,當即吹去這部總共有…在動手之前,吳良特意清點了一下,總共64卷之多的《齊史》之上的灰塵…而后極為小心的捧起放在最上端的一卷,又極為小心的攤開竹簡進行查看:
《齊史》
武王克殷首封太公于營丘國名為齊齊多夷順者太公順之簡之亂者太公伐之逐之 這就是《齊史》!
吳良當即確定了下來。
這里面記載的就是周武王姬發建立大周王朝之后,封姜子牙前往營丘(今淄博東北部)建立齊國的事情。
同時,這里面的記載與《史記》又略微有了一些不同。
《史記》中說,當時齊國境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夷國,夷國不服管教,姜子牙就選擇了入鄉隨俗,不去講究那些繁瑣的禮數,于是齊國很快就安定了下來,逐漸發展成為大國。
而在這個《齊史》中則說,姜子牙到了封地之后,服從他的夷國他就順從當地的風俗,簡化那些繁文縟節,不服從他的夷國,就攻打驅逐,于是齊國很快安定了下來,逐漸發展成為大國。
由此可見,后世學習的自《史記》中總結出來的秦朝以前的歷史,還真是與被秦始皇燒毀的六國史書有著一定的出入。
想要搞清楚真正的六國歷史,僅憑一部《史記》還真就很難還原歷史的真相!
況且吳良只是看了一眼,便更愿意相信《齊史》中的記載。
以史為鑒。
任何一個政權的建立,尤其是像齊國這種空降的政權建立,必然會觸及許多人的利益,從來就沒有通過妥協與讓步可以令對方信服的例子。
大家要是都這么好說話,世間又哪來的戰爭?
“好東西啊,收起來回去慢慢看,回頭再將其篆刻下來,如果能流傳到后世,也能幫后世的考古界重新審視這段歷史。”
心中如此想著,吳良又小心將這卷《齊史》放回了原處。
他已經想好了,一會叫瓬人軍兵士進來搬運的時候,他一定要在旁邊好好的盯著,命人用繩子將這64卷《齊史》一卷一卷原封不動的扎起來,等回去之后再一卷一卷打開仔細核對,重新將其編制起來,以供自己日后研讀。
做完了這些,吳良繼續在牘室內查看。
將那些沒有必要刻意保護的竹簡與木牘排除之后,吳良來到了一個存放《論語·知道》的案牘前面。
這套書籍在后世也是屬于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發現來著。
據說在2017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已經完成了對它的掃描,并準備對上面的文字進行釋讀。
不過直到吳良穿越之前,相關的釋讀內容也還并未公開,也不知道最終會是一個什么進度,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種竹簡應為泡在水中,就算完全隔絕了空氣能夠長久保存,等到后世發掘的時候,肯定也不可能完整保留,這才是釋讀最大的難點。
所以,盜走還是不盜走,這就成了吳良最糾結的問題。
如果他不將其盜走,這些東西留到后世肯定也不完整。
如果盜走,后世考古發掘時就沒得發現了。
不過他卻可以用另外一種更長久的方式進行保存,或許有可能將完整的《知道·論語》呈現給后世。
要不還是搬吧!
吳良最終還是做了這樣一個決定,至于后世考古發掘時是否還能夠發現這套竹簡,其實也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內容是否能夠傳承下去。
反正他的穿越,已經改變了部分東漢末年的歷史,并且改變了一些三國歷史名人的經歷,現在還去在意后世那群考古學家與考古機構的發掘經歷,未免就顯得太杞人憂天了…
做了這個決定。
吳良在牘室內已經無法再找到更多的東西,終于重新回到門口。
將最開始發現的《筑墓記》拿起來認真研讀。
這《筑墓記》記載的便是海昏侯墓建造的全部過程。
這座陵墓從公元前68年劉賀被封為海昏侯趕到豫章郡時便開始籌建,歷時短暫的6年修建,于公元前62年完工。
也是同年劉賀便忽然一病不起,不久病逝,年僅三十三歲。
而根據《筑墓記》記載,在這座海昏侯墓籌建的過程中,隨劉賀一同南下來到豫章郡的一名叫做“廉石”的方士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不論是陵墓選址,還是修建時的籌備與指揮工作,甚至是劉賀下葬禮儀都由他一人全權負責。
除此之外,這個叫做“廉石”的方士還是一位煉丹愛好者,經常為劉賀煉制一些“延年益壽”的仙丹。
劉賀極其信任廉石。
而廉石最后也盡了忠。
在劉賀下葬時,他痛哭流涕悲痛欲絕,堅持要為劉賀殉葬。
眾人于心不忍,他竟在封墓之前主動跑進陵墓之中守在劉賀棺前不肯出來。
最終眾人勸不動他怕耽誤了吉時,又沒有人下手殺他,便只好將他活著封在了這座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