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心插柳70/115

  京畿地區的雨一停,裕王府的煤炭師傅們便已經啟程。

  他們肯定不會走柳銘淇他們的那條道路,畢竟那時正好是洪災在湖北、重慶和宜賓肆虐的時候。

  所以他們走的從京畿地區往陜西,再通過漢中抵達成都。

  等到他們來到成都,已經是七月下旬。

  池三此時已經在威遠那邊建立好了蜂窩煤工坊,因為有柳銘淇在,所有需要的器械的圖紙也重新畫了出來,找了工匠們打造。

  所以上百名煤炭師傅們來到威遠,馬上便可以招募工人開始生產。

  葛松道雖然不在威遠,可他也連連給柳銘淇發書,“成都蜂窩煤已漸告枯竭,還望殿下加緊生產,多多益善。”

  成都府本來儲存著兩億多個蜂窩煤。

  如果沒有暴雨和洪災的話,每個月還要給他們送來一億個。

  這一方面是儲備一些起來備用,另一方面是準備源源不斷的給西康省運送過去的。

  在暴雨來臨的那一刻,葛松道立刻就中斷了運輸的打算,直接調派到了宜賓和重慶地區。

  那邊的災民們糧食可能不是大問題,但怎么燒水做飯,卻是大問題。

  暴雨雖然停歇了,但是到處的森林樹林都被雨水澆得從頭到尾、從外到內都濕透了,怎么用來燒火?

  況且燒木材很容易引發火災,萬一把帳篷、臨時簡易房屋給燒起來了,那么密集的環境情況下,得死多少人?

  還是蜂窩煤最好。

  又安全又不用受到天氣條件的限制,而且還占地很小。

  也正是因為有了蜂窩煤的及時送到災區,所以柳銘淇說的讓他們燒開了水來喝,也就成為了現實。

  但在這種情況下,蜂窩煤的消耗速度非常驚人。

  每天至少都是七八百萬個被用掉,兩億多的蜂窩煤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在成都府、綿陽府、閬中府等等區域的人們,還因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因為他們也需要煤炭來燒火做飯,如今市面上都完全沒有賣的,你說讓他們怎么辦?

  這些地方數百萬人口的需求,可是比災區要多多了。

  只不過是沒有那么緊迫而已。

  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葛松道才大喊著“多多益善”。

  池三早就買好了大量的生石灰,加上威遠煤礦就在旁邊,泥土什么的也根本不缺。

  所以煤炭師傅們到了之后,池三一天之內便給他們配上了五千多個早就招募好的助手工人們,開始了緊張的制作煤炭工程。

  這些煤炭師傅全部來自于裕王府,是裕王府的下人。

  他們大部分的人專門負責怎么調配蜂窩煤的配比,只有少數十來人才指揮著學徒工人們怎么去攪拌、壓制、風干蜂窩煤。

  由于生疏的關系,第一天才做出了十五萬個蜂窩煤。

  在第二天就猛增到了一百二十萬個,第三天便達到了七百萬個,第四天開始,直接穩定在了一千五百萬個。

  要不怎么說還是青壯勞動力管用呢?

  這五千多個漢子干活兒非常賣力,效率是第一蜂窩煤工坊的好幾倍,也是第二蜂窩煤工坊那群京城工人們的兩倍。

  經歷過貧窮困苦的人,才知道珍惜。

  和京城的兩百文一天、三餐必然有一頓是肉食相比,他們的薪酬只是每天一百文,三餐只有麩糠饅頭和麩糠稀飯,每天干得最好的十個小組,可以在晚上吃一盤豬肉炒的菜。

  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是感恩裕王府得不得了,干活兒一個比一個認真,如果不是求穩的話,他們每天干出兩千萬個都毫不意外。

  難怪后世的四川人出門打工,從來都是受到熱烈歡迎的了。

  單是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就值得工廠老板們爭相聘用。

  由于是夏天,又沒有雨水,做好的蜂窩煤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一晚上就能吹干晾干所有的水分,第二天便被等待著的馬車給拉走。

  第一目的地仍舊不是成都府,還是宜賓府和重慶府。

  即便這些地方的蜂窩煤明顯夠用了,但為了以防萬一,葛松道還是要多囤積一些。

  每天只有少量部分,才會運送到四川的各個州府縣。

  柳銘淇再次使出了大殺器。

  他把蜂窩煤的出坊價格定在了兩文錢。

  還是兩文錢。

  要知道,在京城的兩個蜂窩煤工坊,它們的原材料都是皇家的煤山半賣半送的,所以價格才壓在了不可思議的二文錢一個上面。

  蜂窩煤的銷量實在是太多了。

  動不動就是幾億個、幾十億個。

  很多商人都夢想著哪怕我一個蜂窩煤只掙一文錢,做一億個也能掙十萬兩白銀。

  但他們真正去操作的時候才發現,光是原材料和人工加在一起,做一個都得十來文錢。

  哪怕是你做一萬個,折合下來也還得七八文錢。

  如此計算,哪怕是十億個,成本價還是牢牢的定卡在了兩文錢以上。

  這還不包括任何的商稅,還有其它各種雜七雜八的開支。

  一旦有個什么差錯,那么幾萬個工人的工錢怎么辦?他們如果鬧起事來,可是殺頭的罪過!

  當然了,這和商人們不懂得煤炭粉、石灰粉和泥土比例有關。

  即便是他們弄懂了,在裕王府始終保持二文錢一個蜂窩煤的價格的比較下,還是根本做不出來。

  于是不少人都直接放棄了。

  哪怕有些人不死心,做了劣質的蜂窩煤,用低價三文錢兩個的策略來搶客戶。

  但他們直接大部分用泥土,外面抹很少的一層煤炭粉,這樣買回去根本就燒不起來。

  所以這個注定不可能大規模的售賣,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售賣。

  而且你還得小心苗黑子這個六親不認的混蛋!

  抓住了那可就是起碼幾千、幾萬兩銀子的罰款!!

  故而即便是做假的蜂窩煤,也只是一些很低級的小商人在做,真正有點實力的,都已經放棄了在上面找錢。

  這個事兒葛松道也曉得。

  他原本以為柳銘淇的蜂窩煤工坊來到了四川,這邊的威遠煤礦價格可是按照正常價格算的——畢竟這里幾千個挖煤工人和管理官吏們都是要開酬勞的。

  因此哪怕是加一文錢,葛松道也能接受。

  可別小看了這“一文錢”,一兩銀子漲價一文錢算不得什么,但二文錢漲了一文錢,那就是漲價五成,這個比例可是非常高了!

  但人家柳銘淇一文錢都沒有加,還是兩文一個蜂窩煤,這就顯得太仗義了。

  這樣的價格,即便是運到西康去,售價也最多不過四文錢。

  運到成都、綿陽、瀘州等地,售價最多才三文錢而已。

  四川布政使張子哲在匯報賑災情況時,特意在給葛松道的信件里加了一句“裕王世子此仁心仁德,使我四川賑災錢糧又能節省出一分,多給老百姓們一碗稀粥吃,真是功德無量。”

  張子哲是真的感動了。

  裕王世子這個價格,你要說虧本太多,那肯定不會。

  但你要說人家賺什么錢,那純粹是胡說八道。

  充其量叫除去所有的成本和稅收之后,一年能勉強維持一兩萬、三五萬兩銀子的薄利,就已經頂天了。

  裕王府做生意本身就是為了賺錢,我們四川請他過來設立蜂窩煤工坊,也不可能說讓人家不掙錢。

  但人家一過來開始生產,便是用極低的價格出貨,這不就是為了援助四川的抗擊洪災嗎?

  葛松道畢竟是見過的世面多,他曉得柳銘淇肯定也是掙錢的,不過卻也同樣覺得他肯定是薄利多銷,并不指著蜂窩煤掙錢,而是圖在四川打開名氣。

  不管怎么說,只要經過了這一次的大洪水災難,那么葛松道肯定是要給裕王府的生意開一個口子的。

  否則人家付出那么多,你卻一點人情都不講,這也完全不符合做人做事的規矩。

  葛松道對于遵紀守法的人,向來都客氣。

  他對于能在危難中伸出援手的人,更是客氣。

  所以哪怕葛松道只愿意西南三省的商人們在此做生意,他也得給柳銘淇一份人情。

  說起來柳銘淇也是運氣好。

  這不在京城里面,裕王妃已經竄連了一堆的宗室,準備讓他們做自己的蜘蛛網上的經銷商嗎?

  這些經銷商們是分管全天下各省州府的。

  最重要和最肥肉的一塊兒肯定是江南地區。

  然后數下來就是廣東、山東這兩個有海貿的區域。

  接下來才是內地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四川這邊的西南三省又要排在后面了。

  但這里一來四川比較富裕,二來四川和西康下面是南詔。

  南詔這些地方的土人們都是人傻錢多,而且物資豐富的主兒。

  把東西賣給他們,一樣的能賺回來大把大把的金銀玉石什么的。

  只不過之前葛松道明顯的不歡迎這群外面而來的商人,所以空有這么大的市場,卻沒辦法進入。

  現在好了。

  柳銘淇通過蜂窩煤工坊,直接就讓葛松道和西南總督府的官員們很滿意,那么自然而然的,裕王府的那些經銷商們入駐西南三省,也就沒有了什么障礙。

  所以說啊,人這一輩子千萬別算計太多。

  常常的那些成功,都是你做好了準備,不經意的就到來了。

  不是么?

是雙倍

夢想島中文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