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到了這樣的時刻,李傕的內心就越是平靜。皇甫哲茂畢竟年輕,一旦優勢盡握,很容易就會麻痹大意。
自己只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就有絕境翻盤的機會,一舉就將并州人滅殺在弘農城西。
但是皇甫哲茂可沒有給李傕這樣的機會,越是優勢盡在掌握的時候,他越是要求并州軍各部穩扎穩打。
在這種決勝的時刻,任何一絲微小的紕漏都會引發連鎖反應,讓李傕趁虛而入。
并州軍這樣的選擇慢慢打垮了西涼軍的心理防線,無論在李傕指揮下如何嘗試,依然不能撼動穩扎穩打的并州軍。
西涼軍的抵抗力正在迅速變弱,這是李傕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如果任由這樣的局面繼續發展下去,他們恐怕逃不過并州軍的圍剿。
皇甫哲茂已經察覺到了西涼軍的抵抗力變弱,他害怕是李傕故意設下的陷阱,依舊指揮著并州軍士卒慢慢完成對西涼軍的包圍。
李傕沒想到到了這種時候,年輕的皇甫哲茂依舊能夠沉得住氣。他可不能讓并州軍的計謀得逞,要不然他自己都在劫難逃。
明知事已不可為,李傕就要趁著并州軍沒有完成圍攏之前,率軍向長安方向突圍。
只要自己手中擁有足夠的實力,依托長安這座堅城,他就還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隨著李傕思想的轉變,西涼軍士卒的抵抗更是持續走低。
皇甫哲茂也感到了這樣的變化,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命令全軍開始全力沖擊。
另一方面他也不打算放過李傕,同樣命令夏魯奇、楊業追擊李傕,千萬不能讓李傕逃回到長安城。
這邊接到命令的兩員大將開始四處觀望起來,很快就瞅準了敵將李傕的所在地。
三千重騎兵雖然傷亡了五百人,但是依舊保持著勇猛的戰斗力,跟在夏魯奇的身后一道殺向了李傕。
西涼軍士卒對于這三千個怪物已經是心驚膽戰,面對重騎兵的沖鋒,他們下意識的躲到了一邊。
李傕的衛隊見此情景當即將自家主將圍了起來,擋在敵人必經之路上嚴陣以待。
三千重騎兵踏在土地上,地面傳來的震動讓每個人都心驚膽戰。
但是他們身后就是西涼軍主將李傕,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了。
夏魯奇一馬當先沖入李傕的衛隊之中,渾鐵槍迅速揮舞著,每一擊都帶走了西涼軍的一條生命。
“李傕,給本將拿命來!”
夏魯奇沖出了一條血路,很快就來到了李傕的面前。
身后三千重騎兵雖然受到了李傕衛隊的拼死阻攔,依舊有零星的重騎兵來到了夏魯奇的身邊。
李傕看著滿臉殺意的夏魯奇,心中升起了莫名的驚詫感覺。眼前這個年輕人遠比皇甫哲茂要危險許多,自己還需要小心應對才是。
正當李傕還在思考如何應對的時候,夏魯奇的渾鐵槍已經刺到了他的身前。
只是這短暫的一擊,李傕就感覺巨大的力道傳來,手中的斬馬刀就已經跌落在地。
李傕頓時大驚失色,幾乎在同一時間就躬下了身子,險之又險的避開了夏魯奇的連環攻擊。
夏魯奇可不是皇甫哲茂,這一招對他來說沒有絲毫的用處,渾鐵槍槍尖不停的顫動,讓李傕對于自己的進攻摸不著頭腦。
“將軍快走,千萬不能留在這里!”
被重騎兵殺退的親衛再次來到了李傕的身邊,用自己的身軀擋下了夏魯奇的致命一擊。
死里逃生的李傕當即一拉馬韁,迅速向后開始撤退:“撤撤撤,速速隨本將撤離!”
李傕終于承認自己敗局已定,對方的兵勢之強有些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他現在對于沒有攔下郭汜感到深深的后悔,兩人若是聯合在一起,最起碼可以與對方戰成平手。
只是這個世界上怎么可能會有什么后悔藥,他只能帶著少部分的西涼軍開始狼狽逃竄。
皇甫哲茂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立刻命令全軍開始追擊。
夏魯奇怎么可能讓李傕逃出自己的手心,當下渾鐵槍高舉:“兒郎們,隨本將追擊敵軍,一定要讓李傕授首!”
重騎兵并不適合在這種時候追擊敵軍,輕騎兵取代了重騎兵的位置,跟在夏魯奇的身后,組成扇形展開了追擊。
楊業也不甘人后,同樣率領一部分士卒展開了追擊。
兩員大將已經追了上去,皇甫哲茂對兩人還是很放心的。
他的注意力轉到了在場的其余西涼人身上,指揮著士卒將他們團團包圍了起來,此時天色已經透著幾分光亮。
這些被李傕當成了炮灰的士卒,在李傕逃離的一瞬間就心若死灰。
再加上長時間的戰斗讓他們已經精疲力盡,再也無法支撐起他們戰斗的心思。
并州軍的士卒比之西涼士卒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他們可是勝利的一方,建功立業的強烈欲望,讓他們能夠鼓起最后的精力。
此消彼長之下,西涼軍士卒更是一敗涂地,有的人在奮力抵抗下死于并州軍之手,有的人干脆丟下武器直接投降,有些人卻選擇連滾帶爬的只身逃走。
皇甫哲茂原本就希望在弘農城與西涼軍決一死戰,只是沒想到戰斗的發展會如此順利。
這一次戰斗直接解決了樊稠和郭汜兩方勢力,讓李傕也是損兵折將,狼狽而逃。
不過最好的結果就是夏魯奇和楊業能夠追上李傕,然后再將這個難纏的對手徹底解決。
李傕并非什么酒囊飯袋,如果現在放虎歸山,誰知道后續會發生什么變故。
眼前的西涼軍倒是不足為慮,在并州軍的強壓之下,這些被圍困的西涼軍終于宣告投降。
皇甫哲茂安置好士卒押送俘虜、打掃戰場以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之中。
他現在可沒有絲毫的困意,心思已經飄到楊業和夏魯奇的身上,希望他們能給自己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結果楊業和夏魯奇這一去就是五天的時間,追殺李傕的兩路人馬終于返回到弘農城中。
只是從兩人難看的神情當中,皇甫哲茂似乎知道了此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