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實若是我們耐心等待,要不了多久,特科和獵守隊必然會傳來詳細的消息,但是就目前大明的舉動,再細看這些地形地理,其實不難判斷為何大明會如此行事”
彭時笑道。
“哦”
眾人一聽,相視一眼,不知彭時所言為何。
“總督之意是?”
張仰力問道。
“看看遼東種種,其實就可以粗粗判斷大明為何如此了,那遼東都司自去年起就增兵至十萬人,各種物資也從直隸,山東等地源源不斷的運送而來,據內線來報,遼東如今各衛所,烽堡囤積的物資,軍械,糧草足夠三十萬大軍用上一年的時間,遼東僅有十萬人,干嘛囤積這么多物資,糧草,這是為何?”
彭時回頭笑道。
“難道那大明打算虛張聲勢,正面以大軍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將大軍集結到兀良哈諸部,但實際上這些人確按兵不動,待我們大軍在兀良哈集結完畢,再從遼東突然出擊,斷我后路,再前后合圍,待我軍糧盡,再一鼓作氣,聚而殲之”
羅定遠忽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一臉驚駭的看著彭時。
“正是,如今東北各地,除去薩爾許,建州一代的第二軍不動外,北線的第三軍,黑河省,吉林省各地三萬警備軍會陸續向兀良哈集結,以應對這次大明大軍的攻勢,但若是那大明只是虛張聲勢,按兵不動,又當如何,如此我們去進攻,他們會依托這些丘陵,河谷,后面的燕山山脈,長城一線固守,堅守,而這些地方地勢險要,哪怕我們有軍器,火器之利,急切也未可下之,正好克制,遲滯我軍兵鋒,而所我軍后撤,其必派人過來襲擾一番,使我軍疲于奔命,進退兩難,而他們可以就地從遼東,直隸,山西獲得補給,槽糧也會源源不斷的供應,而我們在兀良哈一地糧草不足,利在速勝,且必須從東北千里運糧,東北如今雖然已經播種并成功長出秧苗,麥苗,豆苗,但最少也得秋季才能收獲,且規模并不大,故而若是大軍團持續戰事,東北存糧就遠遠不夠,必須從南方,南洋萬里運糧,我估計那大明正是看重了這一點,方才定下此計,前后夾擊,不與我交戰,只阻我歸路,斷我糧道,我們無糧,軍器再厲害,也只能活活餓死,待我們奄奄一息,其再雷霆一擊,將我等絞殺殆盡,真是好算計啊”
彭時暗嘆一聲,笑道。
“此計真夠毒啊,既然正面交戰不敵,那就守住各處隘口,險要,就算我們火器犀利,也只能受地形所制,而不能全勝,其再斷我后路,真可謂歹毒至極矣”
羅定遠和張仰力憤憤的說道。
“首先大張旗鼓,以麻痹我等,再聲東擊西,斷我后路,大明用計之深,令人毛骨悚然,驚駭無比矣”
袁平里也憤憤的說道。
“據內線來報,此戰戰略是英國公張輔所謀劃的,統帥是成國公朱能,原本那大明皇帝打算親征,被眾臣攔阻,后來內閣次輔楊博打算推薦興安侯陳懋,被張輔否決,這才有了成國公朱勇掛帥”
彭時笑道。
“這,為何是朱勇掛帥,我聽說這個朱勇不是五六十了嗎”
張仰力有些疑惑的看著彭時。
“這有什么奇怪的,如今大明朝堂,內閣重臣,哪個不是老態龍鐘,年齡過大,大明沒有退休機制,很多職位,爵位都是終生制,世襲制,爵位到是好理解,可職位官位也是如此,若不是有人離去,都不會引入新人,久而久之,朝堂之上不都是老人了嗎”
彭時又笑道。
“我聽說那成國公朱勇是朱能之子,永樂五年襲爵,先鎮南京,后又隨朱棣北征蒙古,宣德初年,隨那朱瞻基平定漢王之亂,之后就一直掌管京營,中軍都督府諸事,要說能力,怕也屬于中上吧”
張仰力想了想,說道。
“關鍵不在此,如果是興安侯掛帥,其必然不會謹守各處,畢竟那陳懋之前被言官彈劾而罷爵,又長期困于家中,如今復爵,自然會更急于立功,故此那英國公才推薦了成國公朱勇吧,至少朱勇可以毫無壓力的屯兵固守”
彭時說道。
“他們也太低估我們了,那宣府十萬兵若想前來,必走漠南,我部騎兵正好在漠南先襲擾一番,再伺機剿滅,而那朱勇的三十萬主力,就算固守山口,山勢險要,雖然不利我軍,但是依托震天雷和火炮,未必不能轟開其城防,就算其依托山勢,居高臨下,以滾木流石應之,我們也可繞行山后,突然襲擊,我軍長期訓練,野練,體力,耐力必遠勝明軍,快速急行軍和山地行軍不成問題,以此未必不能將明軍擊敗矣,何況其想斷我后路,還沒這么容易”
成郢也憤憤的說道。
“大明如何計劃那是他們的事,而我們如何應對,那就看我們的謀劃了,我們為何要被大明牽著鼻子走呢”
彭時看了一眼成郢,笑道。
“哦,總督似乎胸有成竹啊,想必總督已經想好對策了吧”
張仰力見一臉淡然的彭時,問道。
“當然其實大明此計雖妙,而且的確打中了我們的要害,只不過大明也有三點要命之地,要是我們將其抓住,那大明就只能屈服矣”
彭時舉手,比了一個三的手勢,笑道。
“哦,總督有何策,快快道來”
眾人一聽大驚大喜,紛紛上前詢問,問道。
彭時則定了定神,緩緩的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和謀劃。
眾人一聽紛紛大喜過望,贊嘆彭時之謀甚妙。
于是眾人又轉了一圈后,便返回了應昌城內,將彭時的謀劃發給了劉建。
不久后,明軍具體動向也被獵守隊和特科偵之,劉建結合明軍動向,算盤采納了彭時之謀。
并電令各部,紛紛準備。
于是各部也紛紛調動了起來。
第二軍將防務移交給了警備軍后,各部兵分三路,一路向北,兩路向南,不知去向。
第三軍到達應昌城布防,并設置了很多假倉庫,假城池,假軍堡,假軍隊,給人的錯覺就是這里有一支十萬人的大軍。
第三軍剛一到達,騎兵師則向北移動,很快也不知去向。
東北各軍調動頻發,駐扎亶州省的第三艦隊也沒有閑著,而是北上到達耽羅島駐扎。
當然各處調動都是暗中進行,加上眾多假目標的設置,讓大明一些探子,暗哨并沒有察覺到異樣。
而各部到達指定位置后,也紛紛向劉建發報。
劉建接報后,暗嘆一聲。
萬事俱備,就看大明會不會按照原有劇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