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宮。
西夏國主李秉常、大將李清、大學士景詢三人在偌大的宮殿里面,宮殿里再無他人,其他的人都被李秉常驅逐去了外面。
“朕已經收到了宋朝皇帝的信了,趙頊愿意幫助朕奪回天下。”
李秉常處于變聲期的聲音中帶著興奮。
西夏的國主在西夏國內都是自視為皇帝,也自稱為朕,國內詔令也是如此,不過與宋朝國書交流的時候就不能如此了。
李清和景詢對視一眼,看到彼此眼里的激動。
一般來說,李清和景詢都是漢人,他們應該支持梁太后姐弟才是,因為梁太后姐弟是漢人嘛。
但是西夏頗為魔幻的是,漢人的梁氏姐弟要恢復蕃禮,而身為黨項人的李秉常卻心心念念想要恢復漢禮。
不過這事看似魔幻,內里不過就是政治問題罷了。
梁氏姐弟身為漢人掌控西夏這個黨項人國度,就必須靠攏黨項人,這樣才能夠爭取更多的支持。
而李秉常身為黨項人,他若是跟在梁氏后面,就沒有自己的支持者了,他必須爭取其余的力量。
而這個力量就是西夏國里面的漢人。
正是因為梁氏姐弟靠近黨項人,可以疏離漢人,所以李清、景詢這些漢人就漸漸被排斥出政治中心了,這些人就是李秉常可以爭取的對象。
關鍵是,恢復漢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親近宋朝。
當然啦,想要借助宋朝的力量,還得他付出更多,但恢復漢禮畢竟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所以,這樣魔幻的一幕就在西夏出現了。
李清喜道:“有宋朝的幫助,咱們大事可成了!”
李秉常大笑點頭:“就是就是,景學士的謀略果然過人!”
景詢擺手道:“陛下謬贊了,不過是尋常招數罷了。”
李秉常笑歇,臉上卻是浮現出憂慮:“景學士,朕倒是有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景詢趕緊道:“陛下請說。”
李秉常憂心道:“咱們真的要把河東給宋朝,要不,就按照李將軍所說,將河南地區給他們就好了。”
景詢苦笑,這位爺還沒有奪到天下呢,就將天下當成自己的了。
“陛下,若在靈州自貿區之前,只給河東,甚至只給蘭州,宋朝都會屁顛屁顛的跑來,但靈州自貿區之后,別說靈州,就算是將河南地區都給了,宋朝也不會因小失大的,只有用河套誘惑他們,才能夠借力。
至于以后給不給,呵呵,等陛下先奪了天下再來談論這個問題也不遲。”
李秉常幡然醒悟,很是慚愧道:“景學士說的是,是朕想差了。”
李清安慰道:“陛下愛國,也沒有什么不對的,不過即便到時候陛下奪回權力,也未必就要履行承諾嘛,這種事情也就是說說而已。”
李秉常瞪大了眼睛:“還能這么操作?”
蘇軾瞪大眼睛:“還能這么操作?”
歐陽辯呵呵一笑:“兩國之間的承諾,真能夠履行也肯定是一番認慫,如果不認慫,難道還真的能夠起兵去打不成?”
蘇軾氣憤道:“那必須打!”
歐陽辯笑道:“那得說服滿朝文武才行。”
蘇軾想了想,不由得泄氣道:“那還是算了。”
歐陽辯點點頭:“兵者國之大事,每次想要打仗都得想了再想,國家之間互相賴賬的事情著實不少,除了那些混人,真正英明的皇帝還是會認真的考慮得失的。西夏這一次的承諾太大了,大到有點虛了。”
蘇軾驚訝道:“那陛下還答應了?”
歐陽辯笑道:“里面有僥幸心思,但實際不過是找個插手其中的借口罷了。
陛下是個胸有大志的人,自從上任開始就意在西北,這些年整理內政,不過是積攢力量,實際上一直盯著西北呢,之前那一次被西夏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些年臥薪嘗膽,不過是苦無機會罷了。
現在李秉常將機會送上門來,咱們的陛下自然卻之不恭啊。”
蘇軾嘆了一口氣:“大戰一起,生靈涂炭啊,季默你到時候就是首當其沖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先回京復命去了。”
歐陽辯看著使團在朝陽中越走越遠,再回頭的時候,臉色已經有些冷肅。
大戰一起,生靈涂炭是一定的,可是對于大宋朝來說,何嘗不是浴火重生的機會。
這是大宋朝最好的時代了,金國還沒有崛起,蒙古的元朝還不見蹤影,真正的對手只有外強中干的遼國。
可是如今的宋朝打不過遼國,也收不回西夏,原本以為宋神宗趙頊英明神武,可是知道這一次,歐陽辯才真正意識到——在帝皇的眼里,皇權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
為了保證皇權不旁落,趙頊將韓家、崔家、曹家、以及自己都給驅逐出朝堂,趙頊如今已經全然掌控朝堂,或許,這才是他真正在乎的東西吧。
不過歐陽辯不在乎了。
他在大宋奮斗了這么多年,為趙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心里也是問心無愧了,以后他就要為中國人民做點事情了。
蘭州他要,河南他要,河套更是應該要的,西夏更是要的。
——我都要!
歐陽辯密切地關注西夏國內的動態。
如今的西夏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神秘的國度了,大宋的商人無孔不入,他們與西夏的權貴勾連,西夏朝堂上那么點事情,基本上隔不了幾個小時就會被泄露出來,然后送到歐陽辯的桌案之上。
西夏的帝黨已經開始在宣傳要在國內執行漢禮了,李秉常更是活躍起來,不斷地接見部族的頭人,對此后黨十分的不滿,梁太后和梁乙埋公開阻攔,甚至帝黨和后黨在朝堂上爆發巨大的爭吵,政治氣氛越來越緊張起來。
歐陽辯對此靜觀其變,但也在暗中做了許多的準備。
每日里西夏的情報也絡繹不絕的快速遞往京中,歐陽辯開始視察邊軍。
大宋在宋夏邊境布置著大約三十萬的軍隊,分別是宦官李憲帶領的秦鳳路邊軍、劉昌祚帶領的鎮戎軍、高遵裕帶領的環慶軍、種諤帶領的綏德軍、趙頊的舅父王中正帶領的保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