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點點頭道:“吃野味害人又害己!”
又找了找紙條,翻出來一個問題:“這里有人問,為什么蝙蝠現在越來越少,看不到了?”
剛才聽幾人聊天,談到對蝙蝠的印象,很多觀眾都回憶起了童年!
突然驚訝地發現,明明小時候蝙蝠感覺挺多的,怎么不知不覺就消失了呢?
王彥道:“這個原因就很復雜了!”
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首先是棲息地被破壞,面積減少,破碎,這個也是所有野生動物都面臨的問題。
其實蝙蝠是對環境適應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所以以前感覺很常見,但是現在人類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太大了,很多環境變得不適合它們生存。
蝙蝠它們最常棲息的環境是洞穴,廢礦井和樹洞,還有一些廢棄建筑。現在很多山洞的旅游開發,讓蝙蝠的分布范圍大大減少,這個是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有些蝙蝠住在廢礦井里,廢礦井關閉或者往里回填,城市建設把廢墟拆除,對森林的砍伐,林地清理,把蝙蝠用來棲息的死樹砍掉,都會導致蝙蝠大量死亡。
蝙蝠是群居動物,如果棲息地面積變小,或者變得碎片化,都不能維持種群的長期生存。隨便還會導致它們的棲息地與冬眠區隔離,無法進行正常的冬眠,導致種群下降。
還有一些對于蝙蝠的錯誤認識,讓人大量地消滅它們。
比如在南美洲,人們為了防止狂犬病,就曾經嘗試過用毒藥殺吸血蝙蝠,甚至用炸藥去摧毀蝙蝠棲息的洞穴。不光是殺掉了吸血蝙蝠,也殺掉了與它們共享棲息地的其它種類蝙蝠。
用殺蟲劑把它們在冬眠的時候藥死,或者在它們冬眠的時候驅趕,驚醒冬眠的蝙蝠會導致它們過早地耗盡脂肪,等不到春天到來就會因為饑餓死去。
耐久殺蟲劑也是一大威脅,蝙蝠體內累計的毒素會影響幼蝠神經系統的發育,幼蝠大規模死亡,會對種群數量造成嚴重影響,可能十幾年都恢復不了。
另一個就是棲息地氣候的微變化,棲息地溫度的變化對蝙蝠來說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哺乳后期的雌性蝙蝠和幼蝠,比如說1974年夏天,寒冷的天氣讓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群蝙蝠幼體生長期延長了兩周,完成遷徙的時間推遲了三周,影響了冬季脂肪的儲備量,從而大量死亡。
而且棲息地微環境決定了昆蟲的豐富量,微環境不適合昆蟲生長時,蝙蝠會因為缺乏食物死亡。
現在全球變暖,氣候異常增多,其實會帶來各種我們看不見的影響。”
觀眾們認真地聽著王彥講解,感覺不愧是星河大學的研究員,知識真是淵博,各種案例數據信手拈來。
也迸發出各種思緒,和家人朋友們熱鬧交談著。
“想不到全球變暖對蝙蝠也有影響?”
“現在天氣確實不對勁啊,往年10月左右就開始降溫了,今年都11月中旬了,天氣才冷下來。”
“變暖對蝙蝠不是好事嗎?”
“咱們這變暖,別的地方可能賊冷!你沒聽人說,氣候還會影響昆蟲的生長呢。自然界這么復雜精密,互相之間都有作用,其中的變化肯定不是一言兩語說得清楚的事情。”
“蝙蝠生態作用這么重要,現在棲息地被破壞,對環境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啊。”
“好像也沒什么感覺?”
“這次疫情不就是后果嗎,難道還不夠嚴重的?”
“突然感覺好危險…這次的疫情,難道是自然給我們的警示嗎?”
“我們應該認真反思一下這些年對藍星的破壞!保護好它們的棲息地,不要再破壞自然環境了。這次疫情已經夠嚴重的,不過還能控制住,下次不知道出來個什么更厲害的角色!”
說這話的恐怕不知道,疫情在藍星上爆發這段時間,在地球上只是剛開了個頭,后面的日子還長著呢。
什么阿爾法,德塔,各種變異病毒全都冒出來了,存活的時間、隱蔽性、傳播范圍、抗藥性,和現在這階段的病毒比起來,那真是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區別。
主持人問道:“蝙蝠為什么不怕新冠呢?”
王彥道:“蝙蝠是很神奇的一種動物。在飛行期間,新陳代謝水平會增長1516倍,像是一臺發動機一樣,高頻的運動會帶來更多的熱量,體溫會高達40度。
一般感染哺乳動物的病毒喜歡三十六七度的環境,所以當人感染病毒,發燒就是一種免疫自我治愈的過程,蝙蝠這40度,一般的病毒很難存活。
能存活下來的病毒,那也是狠角色。這么高的代謝,也會損傷DNA,所以它又進化出來了強大的DNA修復功能。”
方野笑道:“所以說蝙蝠身上其實蘊含著很多寶貴的秘密,如果我們人類能深入了解它,說不定可以找到抵御病毒的鑰匙。”
王彥點頭:“在醫學上確實很有研究價值,不光是病毒,從吸血蝙蝠唾液里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質,溶解血栓的速度比一些臨床用的藥物要快一倍。”
兩人又回答了各種觀眾們的提問!
能感覺到,因為這次疫情,大家對于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態度確實轉變了不少,提問很積極。
以前可能就是喊喊口號,真沒覺得對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響,管你保護還是盜獵什么的,我在城市里,我又不和野生動物打交道,和我有啥關系。
態度轉變,愿意了解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意識也是“蹭”的竄了一截。
這時候要是見到市場里有人賣野味,絕對二話不說一個電話報警。
節目即將結束,主持人總結道:“蝙蝠確實長得丑,身上攜帶病毒,不過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作用,對于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希望大家少一些對于蝙蝠的恐懼,能正確客觀地認識它們。
我們對于蝙蝠還有其它的野生動物,正確的做法就是保持距離。尊重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