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干,給你封親王

  齊王?

  皇帝的這個想法,似乎也不錯。

叫都督先當你偽明的齊王,再加九錫什么的,最后我再帶兵請你禪位,這江山不就是咱都督的了么,到時候二爺我帶大軍北上殺韃子去,總比在這南京城當伺候人的玩意要強吧  奸臣,不好當啊。

孫武進將拂塵隨手扔在一邊,往帝榻上一坐,習慣性的翹起二郎條,尋思潞王這人還是不錯的,退位后給你弄個安樂老爺當當,再給你在南京城里修座大大的寺廟,天天燒香拜佛也挺好  “李賊都死了,那賊順哪里還在?如今滿洲人勢大,據了西北之地,兵強馬壯,肯定不會再容都督在山東,到時都督以一己之力獨力抗清,又哪里能堅持得住?”

  弘光信佛,為人清心寡欲不假,但也不是沒點小聰明的。見孫二爺大為心動的樣子,悄沒溜的從床角往床邊挪了挪,一付朕當你是自家人才和你說這番話的架勢。

  “朕這皇帝是都督給的,都督不給,皇帝哪里輪得著朕做?所以愛卿千萬不要以為朕糊涂了,不與都督一條心,不和愛卿一伙了朕吶,比誰都明白著,都督要是撐不住,朕這皇帝還能撐得住?朕是真心想幫都督,實是這南京城中,好多事朕做不了主,史閣部等人對李闖他們成見太深,導致對都督這里也偏頗得很”

  弘光的指甲留有七寸多長,因為太長所以得以竹筒護著,看著倒像兩只手是兩個竹筒似的。

  “前番不是說都督要娶我那大侄女為妻嗎?朕聽說后就很高興,是真高興,不是假高興,那時朕不是叫愛卿陪著去靈谷寺么,愛卿知道朕是去做什么的?朕是去給都督上香的,保佑都督和我那侄女早生貴子”

  弘光說著說著竟“阿彌托佛”了一下,把個孫二爺聽得一愣。

  “從前李闖在,都督許是為了道義不便歸明,如今李闖死于滿洲之手,都督何不率部歸明,與朕從此君臣相伴,齊心協力,共匡社稷,同救中國呢?到時朕與都督便是漢武與衛青,君臣佳話,千古流傳,君愛臣,臣愛君”

  許是覺得自己這番話還不夠誠心,或者說缺了點什么,弘光下意識的拿起他的竹筒手在孫武進的肩膀上拍了一拍,發出“嘟嘟”的聲音。

  “便是愛卿將來,朕也不會虧待于你,莫說位列朝班了,就是封個國公,甚至郡王,朕也絕不吝嗇。”

  弘光一臉我說話,你盡管放心的模樣。

  “皇帝能說這話,當真是掏心窩子了。咱是粗人,也不懂啥規矩,咱就是有一說一。”

  孫武進放下二郎腿,拍了拍弘光的肩膀,“話說到這份上,咱可是先與皇帝說明白,有史老頭在,皇帝說的話未必就有用。所以想要都督歸明,皇帝你先得把史老頭給我弄走,要不然這事成不了。”

  言罷,一臉堅毅,“都督要是抗清殉國,咱也絕不茍活!”

  弘光心里一咯噔,心道你要不活,朕這皇帝是不是也不活了?

  君臣推心置腹一番,感情迅速升溫,先前指塵掃帝之事,也就不是什么事了。

  甚至,為君的還想挽留做臣的在禁宮休息。

  為臣的覺悟還是有的,連說不敢。

  事情于是再次回到攆走史老頭的事上。

  弘光也不喜歡史可法,這位首輔大學士太過倔犟,皇帝一心“聯寇抗虜”,首輔卻非要“聯虜平寇”,結果因國策遲遲不決,導致自家登基以來一事無成,不但不能同給他皇帝的陸都督建立良好關系,甚至連鳳陽的馬士英、武昌的左良玉都不能節制,朝堂大小事務無不由內閣專斷,搞得他這皇帝跟個傀儡似的。

  上回朝堂“打架”之事更是讓朝廷顏面無存,就這東林黨人們都沒能稍作退讓,氣得孫武進隔三岔五就“敲打”他這皇帝。雖說這皇帝不是弘光自己要坐的,但真坐了上來,誰又想下去呢。

  李自成的死讓弘光意識到他可以做一個真皇帝,一個對得起列祖列宗,也對得起臣民的皇帝。

  只要江北的陸都督愿意歸明,有淮軍十萬虎將為前驅,他朱常淓未必就不能建立太祖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功業了!

  親王之封,完全值得。

  中興于否,也全在此舉。

  沒了所謂大順,江北的淮軍在弘光眼里就是無根浮萍,想來那位陸都督此刻也迫切需要重新找一個大靠山吧。

  有錢有糧的大明,不正是陸都督最好的投奔所在么。

  念及于此,攆走史可法的心思在弘光這里也越發熾熱。

  只是史可法名望天下第一,又是東林大佬,而朝堂之上官員半數都是東林黨人,因此沒有合適的理由,他弘光就算貴為皇帝也沒法將史可法逐出朝堂。

  眼看事情又要陷入僵局時,天大的好消息傳來了武昌左良玉公然放棄駐地,帶兵東下兵犯南京,聲稱要扶保什么假太子登基。

  一開始,弘光真被這消息嚇壞了,左良玉那可是崇禎年間的大軍頭,擁兵二十余萬,而南京城內的北兵不過萬余人,就算加上其他兵馬也頂多兩三萬,如何能敵?

  朝堂也亂成了一鍋粥,史可法急得問兵部侍郎呂大器左良玉是不是同馬士英勾結了,要不然怎么也會聲稱奉太子手諭。

  呂大器哪里知道左良玉同馬士英是不是有密謀,就知道以南京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抵御順江東下的左部二十萬官兵,更怕左良玉棄了武昌之后那入了湖北的清軍會尾隨而來。

  孫武進也是叫這消息嚇住,恨不得寫血書往江北求救,甚至做好了帶弘光去江北避難的準備。

  好在,未過多久就有好消息傳來,說左良玉病死在九江,現在左部是由其子左夢庚統帥。

  回過神來的史可法同戶部尚書高弘圖、禮部尚書王鐸、東林黨魁錢謙益等人商量,認為左良玉既死,其部官兵肯定人心各異,所以應當派出使臣去安撫左部。

  最后議出來的結果是封左夢庚為楚國公,其下部將各升一級,南京這邊籌撫銀五十萬兩送予左部,以江西及南直太平府等地為左部訊地。前番東犯及棄湖北之事一概不究。

  弘光覺得這樣也行,只要左夢庚不帶兵來南京就行。

  這事便這么定了,史可法便叫右僉都御史左懋第為正使,以陳洪范、馬紹愉為副使,前往太平,安撫左部。

  可就在左懋第等人準備啟程時,京營統制孫武進卻上書說左部之所以犯南都,全因朝廷過往對其縱容,不加過問,以致滋生野心,將矛頭對準力主晉左良來為寧南侯的史可法。

  并稱此時局面,絕不能再對公然造反的左部官兵加以安撫,而是要遣重臣前往鳳陽,督統淮西兵馬討伐叛軍。否則,若對叛軍也要安撫,各地有樣學樣,國家還能是國家,中樞威望又何存。

  “皇帝,這可是攆走史老頭最好的機會,都督能不能歸明當齊王,就看這次了!”

  孫武進腦子突然靈光起來,可不是他自個想到的,在此之前這位孫二爺尋思的是反正他也打不過左夢庚,所以史可法他們要安撫就安撫吧,反正又不用他出錢。

  是“幾社”六子之一的陳子龍通過南京的寇女俠提醒的孫武進,左部二十萬叛軍東犯,朝廷理當派重臣前往督師平叛,而這重臣除了史可法外再無第二人。

  孫武進如醍醐灌頂,“叭”的一聲拍了自家腦袋,大罵糊涂,天賜弄走史老頭的機會,他怎么就沒想到!

  “史可法出外督師,節制鳳督馬士英,一石二鳥。史可法走后,可速定國策。”

  寇白門在孫武進面前倒是尋常,絲毫沒有架子,可孫武進卻是賠著笑,躬著身,南京城里除了他沒人知道眼前這位寇女俠同都督是什么關系了。

  而這位寇女俠眼下也正在到處設局勸募士紳捐資抗清,勸募來的銀子都買了糧食通過鎮江的二張兄弟往揚州運。

  除了勸資之外,寇女俠也同幾社、復社士子們結交,在江南宣傳抗清,雖說由于朝堂國策不明,導致民間對于抗清還是剿寇認知混亂,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喚醒了不少人,不可謂無功。

  另外,寇女俠也正在聯絡姐妹們,準備一旦定下“聯寇擊虜”國策,便率團前往江北,這件事也是淮軍都督陸文宗十分關心的事。

  孫武進當天就進宮找到皇帝,弘光一聽也是反應過來,急忙下詔命史可法督師鎮守淮西,節制鳳陽總督馬士英以下官將討伐叛軍。

  圣旨一下,朝野嘩然,東林黨人紛紛上書反對,認為豈有首輔大學士出外的道理。

  壓力之下,弘光親自召見史可法,不等史可法提出異議,便搶先說道:“望閣部不學李建泰誤國。”

  李建泰何人?

  崇禎朝首輔大學士,皇帝親自為其送行出師,結果出城之后不打清軍,反縱兵攻打自家縣城。

  弘光的意思很明顯,他是要史可法督師出外,但不要學那位無能的崇禎朝首輔。

  皇帝都這樣說了,史可法如何還能推辭不出。

  弘光隨即下詔加封史可法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其出外空出首輔位子則由那位跑到崇明迎潞王的禮部尚書王鐸接任。

  聞首輔督師出外平叛,朝堂上下議論紛紛,在一片議論聲中,史可法帶著孫武進給他拼湊的5000兵馬出城前往浦口,往淮西督師去也。

  千里外的漢中,兩軍陣前卻有兩人席地而坐。

  “你不跟我干,我陸文宗打你,張獻忠也要打你,你打得過誰?”

  陸四隨手扔給賀珍一根煙,“跟我去殺韃子,沒人敢打你,你賀珍也依舊是一條好漢,將來別的不敢說,一個親王的爵位我還是能給你的。”

夢想島中文    大流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