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6章擊掌為誓

  還沒走到長秋宮門口,遠遠地便看見陽安公主劉華從里面跑出來,笑得開心不已。

  鄧婉和幾個宮女內侍追得氣喘吁吁,“小祖宗,你慢點,等下跌倒了不得了…”

  “咯咯咯…你們不追,我自然就不跑了…”

  劉志看得大搖其頭,這個淘氣包,整天想著跑出去玩,都快無法無天了。

  鄧猛卻氣得七竅生煙,她每日里要處理繁雜的后宮事務,偏這丫頭還不省心,盡給她添亂。

  不由得怒喝一聲,“站住!”

  劉華仗著父親寵愛,在宮里頭幾乎是橫著走,唯獨有些怕自己的母親。

  聽到吼聲嚇得趕緊站住了,眼珠一轉,立刻看到了后面的劉志,委屈巴巴地道。

  “父親,孩兒只是想去看望祖母,可他們就是不許。”

  明知她在胡說八道,但劉志見她撒嬌,心都化了,便順著她的話道。

  “那我與你同去吧。”

  鄧猛本想好好教育她一頓的,此時見劉志出了面,也不得不偃旗息鼓,暫時忍讓過去了。

  劉華馬上跑過來拉住劉志的手,“我們快走吧。”

  剛拐過一道彎,回身看了看鄧猛并沒有跟過來,抱著劉志的胳膊就搖了起來。

  “父親,今日舅舅要出遠門,可母親就是不讓我去相送,要不你陪我去吧。

  阿華真的好想念舅舅呢。”

  劉華與兩個舅舅的關系都不錯,這話劉志倒是相信,聞言有些抱歉地道。

  “華兒乖,你舅舅是個大英雄,此時已經走遠追不上了,等他回來,我帶你去城外迎接他,好不好?”

  “什么?追不上了?”

  劉華聞言大失所望,頓時就有些蔫蔫的,劉志有些不忍心,便哄她一起去西園玩耍,這才高興起來。

  父女倆個化了妝,一路來到西園,小姑娘從未見過這般繁華熱鬧之地,興奮不已。

  一時玩累了,便在酒肆用餐,順便看看雜耍娛樂,劉華不禁感慨。

  “我若是個男兒該多好,豈不是天天都可以出來,沒人管束。”

  見她人小鬼大,劉志也是好笑,耐心解釋道:

  “男子雖然相對女子自由一些,但卻責任更重,再說了,女子也有很多厲害的人物。

  遠的不說,就說我后漢的班昭,便曾幫其兄長續寫《漢書》。

  還有淳于緹縈上書救父,卓文君文采風流,王昭君出塞和親…”

  還沒說完,劉華便不解地問道,“我聽說和親是打不過人家,所以就派個公主過去做人質。

  父親以后會不會也讓阿華和親啊?”

  雖然聽起來確實難聽了點,但和親的本質還真是這么回事,想不到她還這么小,就已經在擔心自己的命運了。

  劉志心生感慨,伸手摸了摸她的頭,“你放心,誰也不是父親的對手,用不著把你送出去做人質。”

  劉華聽罷笑逐顏開,拍手笑道:“那太好了,不過,他們打不贏,會不會也派個公主過來呢?”

  這是在替她母親擔憂了,真是個小機靈鬼,劉志哭笑不得,霸氣地一揮手。

  “凡是被我打敗的國家,直接就亡國了,用不著再和親。”

  “父親威武,以后我長大了,也去幫父親打仗,好不好?”

  她一個公主,哪有機會上戰場,不過劉志不忍心打消她的熱情,便隨口道。

  “好好好,我們陽安公主將來是個一等一的大將軍,威風凜凜,無人能敵。”

  說得她開心不已,樂得手舞足蹈,劉志趁機勸道。

  “可你若是想做個厲害的將軍,光會舞槍弄棒可不夠,還得會兵法才成。

  除此之外,天文、地理、歷史和格致樣樣都要精通。”

  “啊?我還以為只要武功厲害就可以了呢,原來當個將軍這么不容易啊。”

  別看她淘氣,但對自己的父親還是挺佩服的,因此基本上說出來的話都很相信。

  “所以呀,你以后要好好讀書習武,將來才能做個大將軍,不然我可不敢把士兵交給你哦。”

  對女兒毫無辦法的劉志,只能投其所好,采取誘哄政策了。

  糾結了片刻,劉華終于重重地點頭,“好,以后我一定好好學,將來做個大將軍,父親可一定要說話算話喲。”

  “行,說話算話。”

  劉志隨口敷衍,小丫頭卻揚起了小小的手掌,無比認真地看著他。

  “我們擊掌為誓。”

  這下子他真是哭笑不得,沒辦法,只得跟她三擊掌,劉華這才開心起來。

  兩人在西園玩到很晚,到底是小孩子,累得直接就睡著了,劉志親自抱著她回宮,送回了長秋宮。

  鄧猛一見不禁有些埋怨,“陛下什么事情都依著她,以后還怎么管教,女兒家,哪怕是公主,也不能沒規沒矩的吧。”

  劉志哈哈一笑,不在意地擺擺手,“那有什么,我劉志的女兒,富有四海,想怎么樣都行。”

  鄧猛被他懟得沒話可說,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好了,別擔心那么多,你不是說小時候自己也皮得很,現在不一樣能母儀天下么?”

  鄧猛想起小時候,父親一樣將她寵得無法無天,還說要帶他們兄妹去外面見識見識,不由得沉默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做父母的,還是不要想那么多,只要盡了心力就好,平安喜樂比什么都重要。”

  這番話終于打動了鄧猛,其實她就是有些焦慮,沒有安全感,作為一國之后,卻沒有自己的嫡子。

  也就相當于少了一層保障,將來會不會發生什么變故,還很難說。

  所以就想著把女兒教導得優秀一些,畢竟將來沒有同母的兄弟護著她,只能靠自己了。

  兩人都是初為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如現代人一樣,也是殫精竭慮。

  當晚,劉志自然也是宿在了長秋宮,兩人都是老夫老妻了,也沒那多么多矯情,都是輕車熟路,水到渠成。

  第二日一早,劉華果然乖乖起來讀書,那認真勁兒,讓鄧猛都吃驚不已。

  劉志也很欣慰,只是不知道她能堅持多久,不過,反正他也沒指望女兒真的當將軍,只要她開心就好了。

  朝食后便照例去了中德殿處理政務,昨日剛送走了使團,前去烏孫和大月氏那邊赴任的官員,也開始陸續確定了人選。

  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發。

  如今四海升平,老天爺也特別合作,今年以來,并沒有出現什么大的自然災害。

  當然小面積的風災、水災、旱災什么的,什么時候都避免不了,只要建立了完整的災害預防和求援體制,就不會造成大的傷害。

  打通了商道,他今年的主要計劃也就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要對西南絲綢之路進行疏通,雙管齊下,才能保證貿易的暢通。

  這條道路的疏通也不簡單,倒也不需要發動戰爭,主要是由于地質災害引發的多處山路崩塌。

  由于所需人力太大,東漢晚期又國力衰弱,無人修復道路,時間長了慢慢也就斷了。

  如今不僅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了火藥和各種簡易器械的加入,開挖道路的能力也加強了很多。

  所以他決定今秋和冬天,想辦法組織人力疏通道路,爭取等明年使團回來以后,雙線同時進行貿易。

  等他處理了一些各地的奏章之后,半天都過去了,此時外面有工部的人求見,說是關于沼氣池的事情。

  劉志這才想起來,自從他把沼氣池的圖紙發下去之后,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看來應該是有所進展了。

  這次負責沼氣項目的,是工部的侍郎童肅,他以前在將作監做事,熟悉各種工程。

  而沼氣池是皇帝三令五申的重要項目,所以才會專門派了位級別比較高的官員負責。

  “陛下,臣等嚴格按照圖紙做了多遍,終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如今已經能夠點燈,

  只是燒飯的灶臺還沒有制造成功,想請陛下過目去看一看,才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由于劉志的帶動,許多現代名詞都開始出現在官員們的口中,令他聽著比以前順耳多了。

  這事情劉志很看重,他因為暫時不想發展石油工業,所以想用沼氣代替過渡一下,也為以后的工業文明打下基礎。

  沼氣實驗池修建在郊外皇莊之中,那里圈養了大量的牲畜,還有許多仆役,材料豐富,隨處可得。

  修筑化糞池用上了最新式的水泥,密封性很好,儲存罐也是用水泥整體澆筑的。

  引導氣體的管道則用了皮革,沒有塑料或者橡膠,確實不方便,可惜南美離這里實在過于遙遠。

  現在的航海技術又太不發達,即使從現在開始發展,達到能夠遠渡重洋的水平,也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劉志看童肅為他展示了沼氣燈,點燃之后可以調節亮度大小,外面有紗罩,看起來十分精美。

  當然,跟電燈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就是類似于煤油燈的東西,只是沒有濃煙罷了。

  等到沼氣技術成熟了,可以試著用沼氣發電,研發簡單的電力設備,先把電燈搞出來再說。

  反正他這輩子是沒指望能看到電視之類的現代化產品了,能有個電燈,就很了不起。

  隨同劉志同來的侍衛和宦官,都對沼氣燈嘖嘖稱奇,覺得很不可思議。

  一池子糞便,怎么就變成燈盞了呢,還比蠟燭和松香燈方便多了。

  聽說還能拿來燒火做飯,就更覺得不可思議了,劉志看了看童肅鼓搗出來的沼氣灶。

  他也知道以現在的技術,無法造出比較精密的灶臺,便選了一種以前鄉下用的生鐵灶的形狀。

  比較笨重簡單,能夠調節火力大小,但必須人工點火,不過如今大漢的火柴漸漸多了,已經比從前方便很多。

  “這灶臺火力是夠了,但總有些不夠通暢,經常斷掉,臣和工匠們琢磨了一下,應該是輸送的管道不夠密封,漏氣造成的。”

  沒有密封性能好又柔軟的塑料和橡膠,就只能用金屬材料代替了,可銅本來就珍貴,不可能大量用來造管道。

  也許該鼓勵發展各種合金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鼓搗出來鋁合金、鋅合金之類的東西。

  大型的管道可以用陶瓷,細小的管子說起來也能用陶瓷造出來,但是太脆弱,容易摔斷。

  其實皮革管道還是可行的,關鍵要解決密封的問題,或許用天然樹脂當密封膠,可以試一試。

  于是劉志給工匠們提了提,讓他們找桃膠融化提煉后,試著在管道線縫上抹一層,看看效果再說。

  不行就換魚膠試試,總之要開動腦筋多試一些辦法,事已至此,總不能就這樣半途而廢。

  實在不行,就只能用水泥固定住陶瓷管道了,雖然維修麻煩,但總比用不了的要強多了。

  從郊外回來,劉志心情還是不錯的,畢竟眼看著沼氣池建立起來了,雖然起步艱難,總算是開了個頭吧。

  不過想到陶瓷管道,他忽然想起這時代的陶瓷水平還很低下,以硬質陶為主,瓷器才剛剛發展出來,不夠成熟。

  一直以來他都著力于改善民生,卻把這么重要的東西給遺漏了。

  要知道瓷器對于古代中國,意義重大,唐宋時代的絲綢之路,主要的貿易對象,便是各種精美絕倫的瓷器。

  交易額甚至超過了絲綢。

  他之所以沒考慮過改善或者完備陶瓷工藝,關鍵的原因便在于,他確實一竅不通。

  不過,他相信廣大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他大力支持這個行業,不但地給他們提要求,嚴格標準。

  相信他們自己也會想辦法盡快解決問題,雖然達不到后世明清的超高水平。

  但他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瓷器可以與兩晉隋唐比肩。

  回到宮中,他又召來工匠,就改善瓷器的燒制工藝,進行了探討。

  又大肆鼓勵了一番,讓他們放開膽子,多實驗,不要怕燒壞了東西,大膽創新和嘗試新的工藝和配方。

  如今金屬礦藏開采麻煩,陶瓷若能取代大部分的金屬器皿,也能節約出更多的金屬,用于工業方面的發展。

  思來想去,他都覺得要發展農業和工業,除了在現有的水平上發展之外,還真繞不開南美洲的許多奇特物種。

  也許,是時候開始發展航海業了,將來若真的能到達南美洲,也能提前一睹印第安人的風采了。

夢想島中文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