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5章莫敢不來王

  盡管羌人已經成為漢朝的心腹大患,但大漢人依然從心底里瞧不起他們。

  認為他們是茹毛飲血,不通王化的野蠻民族,除了鎮壓和安撫,從未想過要真心接納他們。

  這一點從其他歸順的民族身上就可以看到,例如武陵蠻、板據蠻…

  無論他們加入大漢版圖有多少年了,大漢人仍然堂而皇之地稱呼他們為蠻夷。

  曾經的輝煌燦爛,讓大漢人民自帶優越感,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他們。

  劉志對于羌人反復無常的態度很惱火,為此他特地深入地研究過,發現根源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歸屬感。

  每次歸順之后,漢人官員都對他們橫征暴斂,甚至常常強征出兵攻打其他部落。

  遇到荒年朝廷救濟的時候,當地都會優先滿足漢人,而置羌人的死活于不顧。

  所以,每當他們餓肚子的時候,就會奮起反抗,然后再重復被鎮壓,安撫的道路。

  周而復始,無盡無休,幾乎成了個死循環。

  現在,該到了打破這種固有思維的時候了。

  三公九卿們對于安撫之事渾不在意,朝廷與羌人的戰爭由來已久,安撫早有定例。

  劉志環視一圈,提出了疑問。

  “諸位,羌人反復無常,何也?”

  “羌人狼子野心恩將仇報,不服王化,都是些喂不熟的白眼狼。”

  “此蠻夷野人,未經開化,民風彪悍不馴。”

  “蠻人只知逐利,不懂感恩,一旦利益有悖則翻臉無情。”

  眾臣紛紛議論,清一色的都是在譴責羌人,無一人在自身找原因,更沒人想過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劉志心內有些失望,左右看了看,發現了角落里的議郎陳蕃。

  按品階他本來是無權上朝的,但他是皇帝近臣,劉志特許他有可以聽政的資格。

  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劉志心中一動,陳蕃在朝堂上沒什么發言權,如果是其他的事情,他肯定會等到下朝后再私下里詢問。

  可現在,他要的就是有人能打頭陣,于是微笑著問道:“陳蕃,你有何看法?”

  陳蕃確實有些不同尋常的思路,原本沒打算直說,他因為與胡廣的師徒關系,最近行事一直都很低調。

  此時抬頭看到劉志意味深長的目光,瞬間便明白,這是陛下希望他能出頭了。

  略微一猶豫,陳蕃便下定了決心,既然打算做個直臣,何必還有那么多的顧慮。

  “臣以為,正因為羌人桀驁難馴,所以更應該想辦法讓他們接受我大漢的思想。

  只有移風易俗,讓他們變成漢人,以后就不會再起反叛之心了。”

  他的話引起了一陣交頭接耳,有人輕輕頷首,似有贊同之意,也有人不屑搖頭…

  “此言甚是有理,吾年少時游學四方,曾經到過益州漢中郡,發現那里的羌人言行舉止與漢人無異。”

  說話的人讓劉志很意外,居然是他認為比較固執守舊的太尉黃瓊。

  “那些羌人特別的熱情好客,與當地漢民雜居通婚,相互融合,彼此相處太平,從未叛亂反復。”

  黃瓊的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畢竟他威望比較高,說出來的話也更讓人信服。

  “太尉所言不過是孤例,并不能證明那些羌人天性良善,能與漢民和平相處。”

  漢人骨子里的驕傲讓許多人無法真正的接受羌人,在他們的心里,羌族始終都是些野蠻的低等民族。

  所以持反對態度的依然不在少數。

  “哦?既然如此,那請問你有何妙計,可以讓羌人不再反復無常,勞民傷財?”

  黃瓊口才極佳,斜斜睨了那人一眼,神色十分傲慢,仿佛在看什么超級蠢才一般。

  那人被他一激,腦袋一熱沖口而出,“自然是剿撫并用,恩威并重啦。”

  “嗤!”

  黃瓊冷笑出聲,鄙夷地看著他道:“這法子都用了多少年了,要是效果好,你我還用得著在這里爭辯嗎?”

  對方頓時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憋得滿臉通紅,絞盡腦汁想要反駁他的話,可卻實在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

  到最后只能像只斗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地退下了。

  在黃瓊傲氣無敵的氣勢面前,大家唯唯諾諾,最后竟然勉強達成了共識,試著教化這些蠻夷。

  劉志滿意地點點頭,“既然諸位都認同,那便如此吧。

  只是又該如何教化呢?”

  這次自然是黃瓊最有發言權,畢竟他曾經經歷過此等事情,有經驗了。

  “臣認為應該先打散羌人的群居方式,使他們與漢民雜居一處,然后使其后代接受儒學,去其野性。

  還使羌漢通婚,血脈揉雜,假以時日自然就與漢民無異了。”

  “這…別的都好,可使羌漢通婚不妥吧,豈不是讓我華夏血脈駁雜么?”

  提到羌漢通婚,立刻便有人不同意了,感覺會污染了中華血脈一般。

  黃瓊頓時就不高興了。

  “羌國古時便是成湯方國,《詩經·商頌》有云: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他學識淵博,堪為大家,搬出詩經更讓人無可辯駁,哪怕心里再不同意,可惜卻苦于拿不出證據來。

  劉志心下暗笑,他算是見識到這位老太尉的超卓戰力了,他肯幫自己說話的時候,感覺還是很爽的。

  可一旦與自己唱起對臺戲來,也夠讓他頭疼的了。

  “既然如此,就依太尉所言,尚書臺要盡快列出章程來,曉諭各處,各地方官吏不得陽奉陰違,歧視歸化的羌人,一概待遇與漢民相同。”

  尚書令袁盱立刻領命,今日朝會至此也算是圓滿結束,但治理羌人的道路卻還任重道遠。

  這些政策哪怕全部一絲不茍地貫徹落實,也需要幾年甚至一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初見成效。

  “翰林苑主編梁不疑留下,朕有事相商。”

  自從接受朝廷職務,奉命組建翰林苑,梁不疑就開始上朝了。

  與當初他兄長梁冀的驕縱傲慢相比,他是另一個極端,明明位同九卿,卻簡直毫無存在感。

  總是低眉垂首,謙恭有禮,對待任何人都小心翼翼,在朝議中也從不發表意見,就仿佛是個隱形人一般。

  此時他正低頭發呆,忽然聽到皇帝點名,受了驚嚇般立即抬起頭來,驚惶地看著他。

  請:m.lvsetxt

夢想島中文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