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67章 農業大計

  秦宇的計劃是安穩發展兩年再對外用兵,但這一安穩發展并不代表草原,加上漠西四部又有聯合的趨勢,所以將治理草原的計劃制定完畢后,立即就下令盧象升揮兵西進,將漠西四部干掉,將西域納入統治范圍。

  對于漠西的準噶爾部,秦宇還是有些上心的,沒見歷史上格爾丹將康麻子打的將女兒都嫁了過去,雖然只是電視上這么演,但他可不會管是不是真的。

  趁現在準格爾部還沒有吞并其他三部,那格爾丹也還在吃奶,不發兵征討,更待何時?

  反正他也不打算給盧象升征兵,就將就蒙古人自己的麥子磨面,連糧食兵器都省了,所有的蒙古騎士都要參戰,而且馬匹兵器干糧都自備,甚至還可以帶上婆娘照看戰馬,搭建帳篷。

  軍餉是不用想了,不過打完仗后會按照功勞賞賜錢財,或者加官進爵,畢竟各城的漢官最好配一名牧民副官協助。

  只要是蒙古成年漢子,沒有殘疾的,基本上都能達到騎士的標準,其實這個騎士就是為他們專門設的。

  因為漢人會騎馬的很多,可要想在馬上射箭,射準的人卻非常少,而騎士的標準考的就是騎馬射箭。

  盧象升收到秦宇的命令時,已經到了冬季,整個北方草原都是一片白雪皚皚,所以只得等到明年春季再出兵,不過征召令卻是立即就發出去了。

  畢竟草原太大了,牧民又太過分散,想要一一通知,然后到指定的地方集結,沒個兩三月那是絕對辦不到的。

  五千騎兵,有一大半都被盧象升派出去了,各自負責一塊區域通知,直接在牧民家過年,開春后帶著自己區域的騎士去指定地點集結。

  而且秦宇發完命令后,同樣就沒再管了,反正憑蒙古人自己滅掉漠西四部自然再好不過,滅不掉也能拼個兩敗俱傷,再重新集結兵馬征討好了,所付出的無非就是一些撫恤金,反正過不了兩年,草原上的小崽子們就會長大,一個個又是嗷嗷叫的馬上好漢。

  所以等將漠西諸部也平定后,稍微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就繼續向西打,打波斯,打奧斯曼帝國,打沙皇俄國。

  每打下一地,就將該地的奴隸全部解放,然后加入大軍,繼續打,一直打到歐洲為止,打到所有人都臣服為止,這種以戰養戰,滾雪球的方式,就問那些高高在上的奴隸主,部落酋長怕不怕?

  當然,這一招主要還是針對那些野蠻,未開化的部落,沒有自己文化的部落,對于那些已經有文化傳承民族,則是扶持他們建國。

  這就是秦宇征服世界的策略,當年成吉思汗就是靠這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一直打到歐洲。

  只不過相比起成吉思汗只知道一味的殺戮搶掠,他的這種軟硬兼施,區別對待,威力只會更大,也更利于名義上的統治,反正他不急。

  不然光靠漢人自己萬里遠征,那是絕不可能的,這種蠢事他也不會干,最多派一些人馬走水路罷了。

  同樣,對于西南的叛亂,想要漢兵去翻山越嶺,鉆叢林,去和那些土司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也是想都不用想。

  漢兵只會守在城中和進出大山的交通要道,掐斷一切人員車輛往來,進山圍剿的事,全由白桿兵來干,五萬人不夠,就招十萬,十萬人不夠就招二十萬,反正銀子錢糧他有的是,兵器也不是問題。

  只要將進山的大路小路都堵死,不讓一粒鹽巴糧食布匹運進去,那幫土司鬧得再兇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他可不會像歷朝歷代那般,被土司造反亂殺一通后,最后輕飄飄的一句歸順,就收兵結束了。

  這次他不打算談判,凡是叛亂的土司,要么無條件投降,要么一律鎮壓,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對于那些攻破縣城,搶劫殺戮漢民的土司,更是一個也不會放過,所以秦宇給秦麗華的命令很簡單,不要著急,一個一個地收拾,人馬不夠就招,三五年平定不算慢,十幾二十年也是允許的。

  反正大秦的工匠要有活干,沒仗打了,兵工廠難道還要停工嗎?

  秦宇在開封一直待到十一月份底,才準備南下,視察一下襄陽南陽的情況,然后返回武昌去過年。

  而此時整個北方的商貿金融早已恢復,為了掙銀子購買米糠麥麩充饑,無數的青壯再次背井離鄉,頂著寒風疏通黃河舊河道。

  雖然沒給他們貸款,但卻搞了個提前預付一個月工錢,因為北方的幾百萬百姓已經徹底斷糧了,所以就連一些壯婦也沒閑著,在當地幫忙修建倉庫和驛站,賺取工錢養家。

  而河南的百姓無疑就要幸福多了,遭受水災的基本上都已經改種冬小麥了,有十兩銀子的無息貸款,加上以前的許些積蓄,注定今年依然能過一個好年。

  至于開封府附近的那些無主之地,也已經被征調過來的十萬國衛軍,全部清理完畢,并種上了冬小麥,如今正在重新修建許州至開封的路基,以及加固黃河大堤。

  這個冬天注定沒人會閑著,遇到秦宇這樣的君王,恐怕今后也沒人有時間閑著了。

  未來的百姓只會越來越有錢,對棉花棉布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對糧食的需求同樣只會越來越大,所以秦宇不得不在農業上作出調整,畢竟民以食為天,農業才是根本呀。

  河南不適合種棉花,那就改在山東種棉花好了,今后河北河南主要種植小麥,山東主要種植棉花,山西陜西良田種植小麥,旱地種植高粱大豆,湖廣四川主要種植水稻,江南加大種桑養蠶,兩廣加大種植甘蔗,雖然不是絕對,但這樣區分開來,更方便集中發展和工業布局。

  比如山東種植棉花,就可以在沿海大力開辦紡織廠,織布廠,在兩廣則開辦榨糖廠,加上江南的絲綢業,都是靠近海邊,有利于船舶運輸,相信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帶動局部工業化。

  至于大力種植棉花,甘蔗,大豆,種桑養蠶,會不會導致糧食產量減少,不夠百姓吃的,秦宇是一點也不擔心。

  歷朝歷代其實糧食還是足夠吃的,只不過分配不均罷了,大多都堆在那些豪商地主的糧倉里發霉。

  其實以大秦現如今的人口,最多也就一億五千萬,真正實現精耕細作,哪怕小麥水稻的產量再有限,平均兩畝地養活一個人還是沒問題的,畢竟百姓短時間內不可能頓頓糧,區區三億畝土地,光河南一省,就要占七八千萬畝,加上河北,關中平原,山西南部盆地,小麥種植地就能達到一億五千萬畝,而且還都是平原地區,足夠養活七八千萬人。

  而江漢平原,加上成都平原,以及江西和江南部分平原地區,水田的面積同樣能達到一兩億畝,管理好了,足夠養活一兩億人。

  所以說只要將這些地區的良田管理好,實現精耕細作,根本不需要再去山溝溝里種田,十年內糧食產量絕對能滿足全國所需,并且還有富余。

  秦宇的設想是將來將那些山溝溝的百姓都搬出來,搬到沿海工廠去干活,搬到平原地區去種田,搬到海外去種橡膠種水稻,完全沒必要窩在山里刨食,既浪費人力,又不便管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夢想島中文    明末乞丐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