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的迷茫

  沈浪率領近十三萬大軍穿過遼西走廊,然后轉而向東,直接往遼東腹地的方向而去。

  大凌河、小凌河、廣寧等城驛的建虜見罷,卻只敢遠觀,根本不敢出兵阻擊。

  因為他們自知手中那點兵力在十幾萬明軍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鄭親王竟然沒能拖住明軍主力,而明軍主力在這個時候深入遼東腹地,必然有重大圖謀。

  既然無法阻止,便只能盡快將消息傳送回去,讓攝政王盡快知曉,以盡早作出防范。

  于是,沿途城驛的建虜,派出一支支傳令兵和探子馬不停蹄的去傳送消息。

  沈浪自然知道自己大軍的行蹤無法隱瞞,那些建虜探子和傳令兵也肯定會避開己方大軍。

  不過,這不用他操心,這是錦衣衛的事情,他只管率軍繼續向東。

  建虜探子和傳令兵想要盡快的傳送消息,自然是通過戰馬的速度最快。

  但是戰馬目標太大,而且經常要走大路,這想要在錦衣衛的層層截擊中蒙混過關,非常難。

  騎馬的傳令兵和探子損失太大,逼得建虜不得不改用兩條腿。

  這樣他們就可以跋山涉水,穿越樹林,隱蔽性就強了很多,錦衣衛再想全部堵截,那幾乎就不可能了。

  可這樣一來,需要花費的時間就多了幾倍不止。

  而這也是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拖延時間,讓沈督師率領的主力被多爾袞知曉得越晚越好。

  沈浪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命令在沙嶺驛的周遇吉率其麾下兩萬騎兵至西寧堡。

  然后占據三岔河至平山臺一段的邊墻,再從西寧堡至海岸一線,占據要地。

  在一些大軍易通行的開闊地帶挖掘壕溝,構建各種防御。

  總之,盡可能的將平山臺至海岸一線這條長長的通路,給截斷。

  此時的多爾袞十萬大軍還被堵在三岔河西岸,根本不知道身后發生的一切,還以為濟爾哈朗已經將沈浪大軍阻止在了遼西走廊。

  也不會想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沈浪就能率領明軍主力長途奔襲而來。

  不過,周遇吉的動向他一直都有派人關注,所以周遇吉的怪異舉動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從作戰地圖上將周遇吉大軍占據的要地,以及正在構建防御陣地的地方連接起來,立即發現了問題。

  這是從遼東邊墻的平山臺,到西寧堡一直延伸到海邊,構建了一條長長的防線。

  這是要干什么?這是要堵我多爾袞的后路?

  可是,想憑借兩萬騎兵封堵這么長一條防線,將大清十萬大軍截住,這恐怕是有些癡心妄想吧。

  雖然周遇吉的舉動怪異,但多爾袞不敢有絲毫大意。

  因為周遇吉不是傻子,不會毫無目的的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構建這樣一條防線可不簡單。

  “這周遇吉是認定本王會向西經過他布置的防線?”多爾袞不由這般認定,而且可能性很大。

  若真如此,多爾袞不由要問了,本王如今一心只想向東,根本不可能向西,你周遇吉為何這般篤定本王一定會向西。

  “周遇吉,你圖謀怕是不小。”

  多爾袞猜測,肯定是發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重大事情,所以才讓周遇吉認定自己肯定會率軍調頭向西。

  而明軍卻不想讓自己的大軍向西而去,甚至是準備在周遇吉正在構建的防線前與自己決戰,所以才有周遇吉如今的舉動。

  想到此,多爾袞莫名的有些煩躁,他感覺自己與明軍比起來,好像瞎子一般。

  因為明軍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各種消息的傳遞好像非常的簡單,每每都會領先自己一步,讓自己一次次的精心布局都功虧一簣。

  無奈之下,他只得繼續下令道:“探,全力查探…”

  一些精銳探子迅速向西而去,去探查周遇吉的目的,甚至是周遇吉背后發生了什么,還有錦州那里究竟怎么樣了。

  若不是想過河,去救援遼東腹地,多爾袞真想現在就去會會周遇吉,看看他這么長的防線怎么守住。

  可遼東腹地之患一日不除,他根本沒有心情向西挪動一步,如今明軍進入遼東腹地已經十天了,不知道給大清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每耽擱一天,那些明軍就會給大清多帶來一重傷害,甚至將盛京攻破了都不是不可能。

  因為不知道明軍派出了多少兵力深入遼東腹地,而盛京的防守兵力卻只有不到一萬五千人。

  可現在再著急也沒有用,眼前的這條三岔河仿佛天塹一般,被明軍水師封鎖得死死的。

  多番嘗試都失敗了,各種損失不說,將全軍上下弄得精疲力盡。

  可是一個重磅消息的來臨,讓多爾袞不得不繼續嘗試過河,而且速度要快。

  因為有幾個從遼陽方向逃來的士兵,他們通過幾根木頭艱難的渡過了三岔河,帶來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遼陽新城和老城都被明軍占領了,而且是在兩天不到的時間內被占領的。

  海州、耀州等靠近三岔河的城驛被攻陷的消息,多爾袞在幾天前便已經知曉。

  若是算上現在的遼陽,那么太子河南岸的重要城驛,除了離得比較遠的蓋州、復州和金州幾地,幾乎都已經淪陷于明軍之手。

  明軍既然能夠抵達遼陽,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遼陽攻下,那么必定會有另一支軍隊繼續向北,去攻擊距離遼陽只有一百五六十里的盛京。

  明軍進攻遼陽的兵力有近四千人,那進攻盛京很可能會有八千人,甚至更多。

  而按照時間推算,說不定明軍已經抵達盛京,甚至已經在攻城了。

  哪怕現在就已經過了三岔河,大軍距離盛京還有三百多里,快的話也要六七天,慢的話十天半月都不止。

  這還沒有算上明軍的圍追堵截,算上的話,時間就要更久,這趕得上嗎?

  更重要的是,還不知道怎么過河啊。

  一向運籌帷幄的多爾袞,第一次這般的心急如焚,心亂如麻。

  更加可笑的是,自己全力抽調的十萬大軍,大清的大部分主力,到現在都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仗。

  而且連明軍的主力都沒有見到,便弄得這般灰頭土臉,連一條小小的三岔河都遲遲不能過去,全軍上下更是疲憊不堪。

  如今,將整件事情都串想起來,多爾袞總算是知道周遇吉的真正意圖了,而他也不由的嚇出一身冷汗。

  “明軍肯定堅信我多爾袞在過河之前,就能拿下盛京。”

  “盛京都沒了,我多爾袞還有必要過三岔河嗎?肯定只能調頭向西逃命。”

  “周遇吉全力構建防線,恐怕沈浪已經率明軍主力在趕來的途中吧。”

  多爾袞迅速將明軍的作戰意圖給猜了出來,可這也讓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自我懷疑。

  我多爾袞真不如皇太極嗎?皇太極一手建立的大清,在他手上蒸蒸日上,而為何他死后僅兩年,大清便已直此。

  我多爾袞究竟哪里做得不好,犯了什么錯?

夢想島中文    大明合伙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