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暖,全然不像冬月的天氣。
馮之儀從學堂出來,腋下夾著一個藍布包,里頭是兩部書。
他走的興興頭頭的,不為別的,只因前幾天忽然有個算命先生攔住他,說他印堂透著紫氣,是要交大運了。
雖然是無根無據的話,可的確讓他的心情好了許多,連今年秋闈失利的晦氣也覺得一掃而光了。
回到家來一進院子,就見他老婆桐花正拉著一張臉站在院子里,洗衣盆里泡著衣裳。
馮之儀便開口問道:“祖母又弄臟了衣裳了?”
“知道了還問!”桐花沒好氣:“這老不死的真是勒掯死人!活到這把年紀還不死,生生連累兒孫!”
“你再耐煩幾年!”馮之儀勸她:“她總活不過一百歲去,你這秀才娘子的臉面名聲總是要顧的。”
“還有臉說,這次會試又名落孫山,不知什么時候才熬得出頭!”桐花恨恨:“有這么個秀才名頭,戀著科舉發家,害得我想離了這鬼地方也不能。”
說著又喊家里的粗使婆子過來洗衣裳。
“文采兄在家么?”門外有人問。
桐花眉頭擰起來,低聲道:“又是唐玉生那個秕谷殼,多半是揭不開鍋借米來了。就說沒有!”
說著扭身進屋去了。
這唐玉生是個久試不第的窮儒生,都快四十歲了,也只中個秀才,家里又窮,常常斷炊。
馮之儀走到門前,也不開門,隔著門縫問:“藍田兄,不知有什么事?”
“有好事,快開了門我細細告訴你。”唐玉生的聲音透著急切。
馮之儀把門開了,卻只開了一條縫,他自己一半身子擠在門縫里問:“什么事就在這兒說吧,我祖母發糊涂呢,見了人就罵。”
“你可聽說咱們靈珠城來了大人物?”唐玉生干瘦的脖子挺著,小眼睛瞪著,像只討封的黃鼠狼。
馮之儀一聽頓時來了興趣:“什么大人物?你從哪里聽來的?”
馮之儀天生一顆富貴心,兩只勢利眼。
他原本想傍著冷家發達,但冷家早就大不如前,冷員外自己連官也沒得做,那八個兒子也沒一個讀書的料,就剩下幾個臭錢,偏偏還看不上自己。
因此一聽說城里來的大人物,他便忍不住要打問。
“我是聽明澤兄說的,”唐玉生說:“說是京城來了位高公子,到這里以文會友,若有文采好的被他看重,或和詩一首或贈銀一錠。陳舉人得了他一首詩,文采自然不用說了,那字端的有一無二,真是凌空取勢,沉著痛快!孫伯仁得了一錠銀子,雪花似的白,足足十兩!”
“京城來的高公子,別是那個高家吧?”這一番話聽得馮之儀心癢難耐。
京城高家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而且高家的書法獨步天下,但凡是個讀書人都知道這點。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他也不許人深問,”唐玉生道:“不過那排場可真是不小,把散仙園都包下來了。”
聽唐玉生這么說,馮之儀心里越發信真了。
拉著唐玉生進來說道:“藍田兄,午飯便在舍下吃吧,吃完了咱們一起出城去看看!”
“這…”唐玉生滿心情愿,面子上卻還是要客氣一下:“這怎么好意思,我來這里一是給你報個信,二是想借件衣裳穿。”
他身上的這件衣裳早已破爛不堪,補了又補,實在不夠體面。
“好說好說,”馮之儀大方起來:“我這就叫內人給你找一件。”
桐花當然不愿意,把馮之儀扯進里間道:“你把那窮酸鬼領進來干嗎?”
馮之儀便把高公子來的事說了,又說:“他告知了我這件事,我當然要還他一個人情,況且有他這么個朽木比著,才更能顯出我的文采不是。”
“我不信天下有這樣的好事情,”桐花道:“當心遇見騙子!”
“到底是女人,沒見識!”馮之儀冷笑:“依我看事情卻沒表面上這么簡單,說是以文會友,必定是在挑選人才。科考這條路只能按部就班的走,要真是被大人物賞識,不說平步青云也差不多了。”
自古文人兩條路,一條是科舉,還有一條是干謁。
有很多愛才的大人物便是喜歡以文試人,在他們身邊侍奉幾年,到時候一封舉薦信,就可撈個一官半職,比科考容易多了。
桐花聽他如此說,心也熱了起來。
說道:“真要是這樣,那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就是不知道會落在誰的頭上。”
馮之儀聽了連笑了兩聲,說道:“前兩日有個算命的拉住我說,我要交大運了,還說我會遇到貴人。”
桐花聽了,喜得渾身發癢,便親自去廚下端了酒菜,讓丈夫同唐玉生吃喝。
兩個人因為還有事不敢縱情多飲,只是略微喝了兩杯助助興。
之后便收拾了,徑自出城往散仙園來。
到那里一看,幾乎滿城的讀書人都來了。
這些窮酸見了面滿嘴的謙遜之詞,心里卻又覺得誰都不如自己。
馮之儀從進來就在心里掂量,這位高公子還真是來頭不小,在園中設了二十幾張桌子,備了酒菜果品款待。
“不知高公子在何處?”唐玉生已然等不急了。
“看那邊的湖心亭了嗎?”有人指給他看。
亭子四周圍著輕紗帳幔,影影綽綽看得不十分真切,只能看見一個少年公子被眾多仕女環繞,手上拿著一篇文章,似乎在品評。
不一會兒,一個綠衣少女走了出來,嬌聲道:“公子有賞徐琛徐秀才。”
說著連同那篇文章遞上一只銀稞子。
眾人又羨慕的,也有不屑的。
一個人罵道:“就徐琛那半瓶醋還能得銀子,真叫人氣破肚皮!”
“張兄這話就差了,莫要忘了千金買馬骨的典故。”馮之儀笑了:“這高公子此志非小,所以才如此大方。”
“馮兄一向出眾,必定能得高公子的青眼,”那位姓張的人奉承道:“還不快上前露一手。”
馮之儀嘴上說著不敢,卻已經拿起了一旁的筆。
他有一篇最得意的文章,輕易不與人看的,今日寫出來必要震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