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初的一番話,讓旺升幾個半大小子想起以前,面上有了黯然之色。
而吳昊等幾個學子則默默無語。
但袁冬初的話并未說完:“即使這樣,他們中的很多人依然能堅守本心,善良純真,在困境中相互幫扶。
“旺升幾個孩子,他們在無人教導、無人解惑的情況下,依然能用心讀寫認字。比之你們那些坐在郎朗學堂中,卻把時間用來混日子的同窗,他們的努力應該被人尊重而不是鄙夷。”
吳昊還在愣怔著,和他一同站起的另一學子,卻已滿面羞慚。
這個學子其實也有過和吳昊同樣的想法,雖然不如吳昊說的那么直白,但對于整日和幾個曾經是乞兒的半大孩子在一個屋檐下做事,他也有點不舒服。
他們這樣年紀的人,對戰亂是有記憶的。
按照這位袁姑娘所說,在幼時記憶中的戰亂年代里,若他們的父母家人被波及,他們孤苦無依流落街頭,比得上眼前這幾個半大小子嗎?
他還真不敢肯定。
人們都說讀書辛苦,枯燥乏味。所以在讀書的過程中,他其實也有懶惰的時候。
想想這幾日旺升等人做事之余,只要有點時間,就會用功認字。若論努力,他其實是比不過的。
另有兩個學子,一個遠遠站著,一個正在辦理投遞業務,但袁冬初再說話時,卻是沖著在場四個學子一起說的:
“誠運投遞的工錢不錯,也不會苛待店員,若做得好,足以糊口。但我依然希望這里只是你們的一個過渡,希望你們日后能過關斬將、金榜題名。
“同時,我也希望你們做官之后不要輕視任何一個行業。天下熙攘,便是由各個行業構成,士農工商缺一不可。
“商賈在士農工商中排在最末,但有經濟往來、有金銀在商人的手中流轉進出,才是這世間繁華的根本。
“投遞行不和你們說那些虛的,旺升、有金等人之前流浪街頭、無家可歸。也許便是他們的父母家人,承擔了世間這一份妻離子散的苦難,換取了其他人家的人丁齊全。”
“只要是好人,只要是好孩子,不管什么身份,都值得我們善待。”
包括吳昊在內的幾個學子,都聽的有所觸動。
而另一張臺席前辦理投遞事宜的那家管事,已經聽得呆了。
這一大通以前從沒聽到過的話,算是說教吧?
但怎么就那么能聽進心坎里呢?
姜成華和陳子更兩人則是眼珠亂轉,在袁冬初和顧天成之間來回看著。
姜成華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你們易水縣什么水土啊?而且你這是什么命啊?人家這么好一個姑娘,居然就被你搶先定下了。”
前面那兩句話還湊合,聽得顧天成好不得意。
但后面說的這個,他就不愛聽了:“什么叫搶先定下?我們這叫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好不好?
“你們還別在這兒發酸,即使你們其他人能先遇到冬初,冬初也看不上你們。”
姜成華兩人的臉當即就黑了。
不帶這么看不起人的吧?
他們二人好歹也是玉樹臨風、儀表堂堂,怎么在顧天成嘴里就一文不值了?
顧天成繼續得意:“怎么?不服氣啊?冬初她看人看得是本事,你倆本事很大嗎?”
兩人頓時語塞。
他倆本事大嗎?不大啊!
以前,他們的吃穿用度、包括出來橫沖直撞的紈绔行徑,那都是憑著深厚的家世。
現在的花用倒是不怎么靠家里了,但賺錢的辦法都是人家袁冬初給的啊。
陳子更想到這里,還小小的汗了一把。
他當時在牧良鎮見到這位姑娘時,還有點上心來著。只不過,后來知道這位是顧天成的心頭好,便打消了念頭。
現在想來,他好像真不夠資格娶人家姑娘。
娶回來吃一輩子軟飯嗎?
他自己倒是挺樂意,問題耽誤人家姑娘啊。
他哪有本事支持這姑娘把投遞行貫通大河南北?
只憑人家姑娘自己去做?陳子更相信袁冬初自己也能把投遞行做起來。
但這樣的話,他陳子更一個大老爺們算個什么角色…妥妥的吃軟飯啊!
陳子更狠狠嘆了口氣,然后再無力的擺了擺手,說道:“行了行了,我們不和你計較,算你倆天生一對好了。”
“什么叫算?”顧天成這下高興了,“原本就是!”
兩人:“…”
很想暴揍這貨一頓怎么辦!
袁冬初那邊沒打算長篇大論,說過這些便也見好就收,轉而鼓勵旺升幾人:
“我們這里說的是學以致用,咱們又不去參加科考,如今這樣認字,能讓我們做好投遞事務就好。
“漸漸的認字多了,你們也有心氣兒,同樣可以融匯貫通,將來依然有大用處。”
她著重給他們加油打氣:“記得,一定要努力哦!”
旺升幾人剛才就很感動了。
被人看不起,對于他們來說,那算不得什么。
更何況還是被讀書人看不起,就更沒什么可說的了。
但袁姑娘就能站出來替他們說話,而且說的這么好,還夸了他們。
現在又給他們鼓勁,旺升幾個神色堅定的點頭。
這只是一段很小的插曲,卻實實在在敲打了吳昊等幾個學子,也讓旺升、有金等半大孩子更加珍惜他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機會。
那個打算看熱鬧的管事回去之后,和自家主子復命、和府里其他仆從閑聊時,少不得也要著重提一提自己在投遞行所見,人們自然都是好一番感嘆。
津州投遞行開業兩天,生意居然就穩定下來,不斷有各種人光顧。
家境不太好的,帶封信、捎點衣物什么的。
大戶之家的投遞物品可謂多種多樣,代購更是不可或缺。
異地的出色物品食材什么的,專程去一趟當然不值得。但少少的花幾個錢,便能從千里之外買來所需物品,方便之極。
投遞行開業順利,得益于開業第一天上午,津州權貴大戶一擁而上的捧場,不但吸引了廣大群眾的目光,也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
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為,大戶之家都用誠運投遞捎信捎物,當然是因為投遞行靠得住。
所以其他人就沒什么顧慮了,投遞行就像一個開業很多年的字號一樣,接待著陸續而來的客人。
誠運安排的轉運員也得到消息,開業三日后便會在津州碼頭登岸,把投遞線路延伸到津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