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后,與步小梵膩歪了十數日。
接下來,各國使臣紛紛求見。
并且帶來了各國的誠意,希望與大周聯姻。
不過葉慶都委婉的推拒絕了。
一時眾國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如此好事,葉慶為何要拒絕。
輪到北石國的使臣的時候,葉慶道:“你們北石也想我大周聯姻,這可是兩國的頭一次,朕不得不慎重。”
“陛下!現在兩國礦業、鹽業合作順暢,我北石國與大周經濟往來密切,民間嫁娶也增多,兩國更應該建立起緊密的關系!這對兩國都有裨益,還請陛下不要推遲。”北石使臣心中忐忑無比。
近來魏國、韓國、東海國、渤海國等東方各國都派人想與大周重新聯姻,但都被葉慶給拒絕。
他不知道北石國能不能成。
在眾國中,無疑北石的實力是最弱的。
國弱民窮。
心中沒有一點底氣。
葉慶道:“朕以為,如果是真正的盟友,不需要靠聯姻這種傳統的關系來鞏固彼此的信任與合作。
比之楚越國如何,先帝皇后便是楚越國長公主,結果怎么樣,楚越國說進攻我大周,便進攻了我大周。
你說這種聯姻有何意義!”
“這…外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北石使臣沒想到葉慶用楚越國來當反面例子,一時之間也無話辨析。
還真找不到反駁的話。
楚越國關中事件,對各國的影響太大了。
大周與楚越國不有撕破臉,也沒有任何征兆,說出兵就出兵。
現在讓各國之間的信任也是直線下降。
有了一個壞的開頭,就會形成榜樣,其它國家會不會效仿,誰也說不準。
“朕以為,兩個國家要想真正的不在生戰事,不在彼此某奪對方的土地,就應該更加的親密無間,聯姻是最不可靠的一種關系。”葉慶道:“別是北石國如果覺得大周可以信賴,那就開放所有的商貿,兩國之間不應該在設立關卡,彼此開放共容,準許兩國之民自由往來,可以自由的遷入遷出,而且兩國的太子應該到對方的國都學習生活。”
這這這…
北石國的使臣懵逼了。
全面開放,不管是商貿還是國境,都容到一起。
準民眾自由往來。
這還得了,那北石的人,不全跑到大周來。
大周富,然后的吸引力就強。
還要讓太子到對方的國都去。
問題是,你葉慶一兒半女都還不沒有,哪來的太子。
我北石到是有太子。
這不就成了單方面了嗎?
“當然,為了以示誠意,在兩國達成所有協議之的一,大周會放歸在河東俘虜的所有北石將士。”葉慶強調道:
“當然,如果這些將士不愿意回北石,也可以留在大周,大周既是北石,北石既是大周。”
放歸俘虜!
這是北石一直在努力的事。
可以以前大周沒有半點口風,也沒有松嘴的意思。
這個幸福大餅,砸得太大了。
“陛下,此事甘系重大,可否容我向晉陽通稟一二!”北石國的使臣知道,這事太大了。
遠遠超出了他的決策范圍。
葉慶自無不可,讓他退下。
返回大使館,很快其它各國的使臣都在北石國的使館等著。
想打聽一下葉慶是不是同意了北石國的聯姻請求。
北石人天生性格率真。
到也沒有隱瞞,將葉慶的要求說了出來。
他不笨,知道,葉慶敢說這樣的要求,肯定不是只給北石的。
只是想讓北石第一個同意而以。
畢竟其它各國,肯定不會同意這樣的要求。
聽完之后,魏、韓等國的使者都傻眼了。
大周把他們當成什么。
真把自己當天下無敵了。
消滅了楚越國一百萬大軍就開始輕視天下諸國了。
送太子來當質子,也虧你大周想得出來。
還要開放商冒跟國境,不在設卡,任由民眾人自由出入。
那跟沒有國有什么區別。
“冒昧的問一句,貴國同意嗎?”韓國使者問道。
北石國使者回道:“目前還沒有,此事過大,需報備回國給陛下,不過…”
“不過如何?”魏國使者急著問道。
北石國使者笑道:“我北石國應該會同意部分內容,并且三公主殿下也一定會成為大周皇帝的妃嬪之一!”
趙飛燕早就進宮,現在缺的就是一個名份而以。
所以北石國使者自信的說道。
說完就走進了本國的大使館。
眾人一陣醋意彌漫。
北石國真是傻有傻富。
“其實,大周皇帝的條件,也不是不能允。”東海國的使者想了想道:
“我東海國就從來沒想與大周國為敵,更不會與大周生戰事,是誠心結交大周,愿意與大周共進退的,我東海國上下應該會同意這個方案,不過我國公主殿下,也一定會成為大周嬪妃之一的!”
東海國,本就不與大周接壤。
要么隔一個楚越國,要么間隔一個韓國。
開放關貿,無傷大雅。
就算讓太子來當人質,來大周學習,也是一種鍛煉。
大周的武器是他們極需要的。
一但或許大周先進的武器制造工藝。
可以與大周并雄,從此在東邊崛起。
聞言韓國使者臉色一變。
心里咯噔一下。
大周與東海國聯合,不光可以對付楚越國,同樣能對付夾在中間的韓國。
對韓國也是一種戰略威脅。
而且細細想來,東海國與大周達成協議的概略有八成以上。
一旁的渤海國使者,聞言也有些蠢蠢欲動。
魏國使者也朝著渤海國使者撇了一眼,見對方朝他也瞧來。
二人眼神在空中交戰,彼此都能察覺出敵意。
渤海國中間也夾著魏國。
關鍵是如果大周、渤海國、北石三國達成戰略聯盟。
他魏國就會被包圍在中間。
那難受勁比韓國還強。
時至今日,大周確實不再是原來的大周了。
兵馬不用東出函谷關,以經對他們形成了制約。
以經在悄然改變關東列國關系。
這由不得魏國、韓國開始深思起來。
不聯姻以經在透露出大周對外的一種基本態度。
大周或許是要真正的開始向外擴展,甩開張家這個包袱,又大敗楚越國之后,大周有了更多的選擇,也有了更多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