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2章 和其光,同其塵

夢想島中文    學習使我富裕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太陽高懸天中。

  數人圍坐一旁。

  一個戴眼鏡的男子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鏡。

  “一個數學家來做我們的項目組長,靠譜嗎?”

  “應該靠譜吧,盛名之下無虛士。”

  一個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有了飛機場的女子說道。

  “許晴,程巖,我們在背后討論組長不好吧。”

  一個微微禿頂的男子說道,正是昨天問蘇航的那位格子衫男子。

  “怎么說也是咱們未來的組長啊。”

  許晴輕笑了一聲。

  “隔行如隔山,一個數學家來我們這行開發項目,這未免有些不合適吧。”

  “李棠,別被他的名頭給嚇到了,蘇航他在數學上的成績我們無法否認,但是,他在軟件開發上可未必有我們強。”

  程巖推了推眼鏡。

  “我看過蘇航的論文,他也有過軟件開發的經歷,是一個revit的插件,專利版權只有他一個,也許,他還是很強的。”

  “不過,我們在麒麟軟件已經有過數年的工作經驗,我覺得,蘇航在這一方面,應該不如他在數學上的成績。”

  “可是…”

  李棠摸了摸他那要禿的頭頂。

  “昨天我打聽到,他已經開發過一個成熟的語言模型了,他的那個小程序你們玩了嗎?”

  “是一個劇本殺的游戲,我在里面經常遇到一個女網友,昨天蘇航居然告訴我,那個女網友居然是他寫的語言模型,和真人互動就是在訓練…”

  李棠繪聲繪色地描述那個語言模型。

  “然后,據他所說,這就是他將要做的項目。”

  程巖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

  許晴依舊不屑。

  “個人開發的語言模型能有多強。”

  她雙手抱胸,一馬平川。

  “語言模型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前段時間OpenAI發布的GPT3,就經過了0.5萬億個單詞的預訓練。”

  “它使用的最大數據集在處理前容量達到了45TB。”

  “這是什么概念?”

  “平常人想要獨自完成這樣一個語言模型,逐字逐句去訓練,一輩子都完成不了。”

  “更何況這些數據集還需要經過預處理。”

  許晴搖搖頭。

  “我覺得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畢竟帶一個項目來鍍金的也不是沒見過,凡是多問問老部長才做吧。”

  其余兩人問言點點頭,沒有反駁。

  他們出自麒麟軟件公司,自然清楚這類語言模型的開發。

  很多時候,體量代表一切。

  任你算法無雙,

  任你模型一流,

  任你風華絕代,

  幾十TB的數據集砸下去,再次的模型也會被調教的妥妥貼貼的。

  口徑即正義,體量即真理。

  在算法沒有質的飛躍時,評判指標有時候就是那么簡單。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三人都一致認為單獨的個人是開發不好一個語言模型的。

  至少比不上主流的語言模型。

  至于蘇航到底是不是來鍍金的,到時候自有分曉。

  混跡職場數年的老油條們,自然有自己的處世之道。

  要是上司想混,他們也樂的清閑。

  更何況,他們只不過是來聯合開發的。

  名義上屬于研究所,但是工錢、職位還是在麒麟公司。

  借調過來的,想走也很容易。

  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看蘇航的臉色。

  李棠一開始覺得背后討論組長不太好,但是想清楚誰給自己發工資后,就釋然了。

  沒事,不扣工資,都是小事情。

  有時候,不怕上司混,就怕上司愛搞事情。

  不過,從李棠傳來的消息,似乎,蘇航組長很喜歡搞事情啊。

  許晴自己也有小道消息,和麒麟軟件的聯合開發,似乎就是蘇航的提議…

  邊上一名矮小的漢子瑟瑟發抖不敢插嘴。

  袁華一邊偷聽三人的話,一邊默默盤算著,蘇航來了,他要怎樣。

  早在此前,他已經分析過了蘇航的行事風格和性格。

  昨日,他也偷偷聽到了李棠和蘇航的交流,敏銳地抓住了幾個關鍵字眼。

  “御姐”、“人工智能”、“妙”

  這個,他熟啊。

  投其所好,上行下效。

  他依舊牢記著,他碩士畢業時,導師告訴他的那句話。

  “科研不是埋頭苦干,科研場也是人情世故,能應對了當就不容易,要上去還得…”

  昔日的他年輕氣盛,敏銳地發現了導師的一篇已發表論文中的錯誤。

  于是乎,他在一次私下會面中告訴了他的導師。

  他早就上過了初二、高二,過了中二的年紀,不至于傻到公開對峙。

  他的導師搖搖頭。

  “這事兒我知道了,以后每月給你加錢,就不要到處亂說了。”

  最后一年碩士,他又發現了另一位學術大咖的論文居然也有錯誤。

  而且還引用了自己導師的那篇錯誤論文。

  然后,他又偷偷向學術道德委員會匿名舉報了這篇論文。

  嗯,論文有問題,對事不對人。

  但是舉報信石沉大海。

  數月沒有回信,他也讀完了三年碩士,但是導師卻不愿意給他繼續讀博深造的機會,只愿意寫讓他去工作的推薦信。

  畢業最后一天,他在整理自己的校友郵箱時,看到了一封信。

  “不要搞水至清則無魚,科研不是埋頭苦干…”

  現在回想起來,他感覺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

  至少…

  導師還讓他畢業了,不是嗎?

  到了社會上,他改變了,變得和光同塵,變得不露鋒芒。

  再后來,他變得圓滑,他也意識到了父親給他起名的深意,袁華。

  但是,人總是有點念想的。

  雙一流本碩,他不愿意待在一個企業里發霉。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可是老子錯了,小國寡民的管理者也許還會看到一個“玄同”的人,但是十四萬萬人民、數百萬大學生,誰會注意你這一個小小的無為之人。

  所以,他需要改進。

  圓滑著的向上。

  正如PDCA循環,循環往復、圓潤自如、階梯向上。

  他本來就是一個聰穎的人,和光同塵更是讓他有了一番積淀。

  能做事,會迎合。

  一抓住了機會,從私企進入了國企,從國企來到了研究所,早晚有一天,他要站回到導師面前,即使他的導師也已經成為了學術界大牛。

  他也要用顫抖的聲音告訴他的老師。

  “老師,帶帶我。”

夢想島中文    學習使我富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