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讀的書還是得繼續,學會在正確的時間里做正確的事情。
蘇航早上七點準時起床,八點趕上圖書館開館進門。
在管理員驚嘆、贊揚的眼光下,把昨天那一摞書給抱到了位置上。
學霸的生活,就是這么規律、充實且枯燥。
有一些書看完了,蘇航把它們放回了原位。
記憶書本的位置還是比較簡單,畢竟還有序號輔助尋位,不過蘇航是純粹憑借自己的記憶把書放回去,再用號碼檢驗一次。
這一次,蘇航沒再花積分上去了。
畢竟積分獲取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最快的時候是在學習通識課程以及專業基礎課的時候。
那時,幾乎每次課都會有幾點積分入賬。
但是隨著專業課的開展,積分的取得就變得困難了,幾乎學習一天才有那么幾點。
大三更多的將會是專業課程,像什么結構設計、項目管理、地質勘測等等。
蘇航有一種感覺,這些課說不定一門課全課時上完都不一定能拿幾點積分。
畢竟這些東西都太簡單了。
就像是積木一樣,前面那些通識教育的課程就是一個個的基礎構件,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形狀、作用,而且它們大多是通用的,可以在多個部位發揮效用。
而專業基礎課則是一些特定形狀的積木,只在特定的部位有用,在其它地方則不能完全發揮出它的價值。
至于專業課程,那就是將前面的積木拼好,至于怎么拼,拼成什么樣子,就看個人修養以及老師的教導了,頂多加一些特殊的修飾。
這在大部分工科都是如此,至于理科,都可以看作是基礎積木,不在討論范圍內。
而且,應用數學的學分馬上要修完了,最快在大三上學期就能修滿并完成結業考試。
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蘇航的深挖科研計劃也在數學這方面。
或者說具體一點,就是數論方面。
為什么?
因為簡單、門檻低,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都能做。
而不像其它更加專業的方面,看個題目都得懂一堆定義。
比如說:貝赫和斯維納通-戴爾猜想。
給定一個整體域上的阿貝爾簇,猜想它的莫代爾群的秩等于它的L函數在1處的零點階數,且它的L函數在1處的泰勒展開的首項系數與莫代爾群的有限部分大小、自由部分體積、所有素位的周期以及沙群有精確的等式關系。
一口氣都不能讀完題目,要能讀完,那可以去當某衛視主持人了,專門報廣告的那個。
更別提里面的專業名詞,把這些定義理解清楚,好了你已經是個成熟的本科生了,你可以去繼續學習,讀研繼續深造。
再比如偏物理一點的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
證明對任何緊的、單的規范群,四維歐幾里得空間中的楊米爾斯方程組有一個預言存在質量缺口的解。
光是一個題目就已經讓人懷疑人生了,更不要提去證明。
再來看看數論方面的。
赫赫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
一個里程碑意義的就是陳景潤先生的“1+2”。
題目之簡單,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再來看一個,孿生素數猜想。
孿生素數即相差2的一對素數。例如3和5 ,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都是孿生素數。
這個猜想就是說,存在無窮多個素數p,并且對每個p而言,有p+2這個數也是素數。
這幾個是不是簡單多了,題目里面涉及到的知識不超過小學五年級,只要知道素數(質數)這個概念就行了。
如此低門檻,讓數論成為了民科重災區。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歐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5的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
1742年6月30日歐拉給哥德巴赫回信說,這個命題看來是正確的,但是他也給不出嚴格的證明。同時歐拉又提出了另一個命題: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但是這個命題他也沒能給予證明。
1978年1月,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讓陳景潤這個名字傳遍大江南北,讓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有這樣一號人,他研究了一輩子的“1+2”證明。
同樣的,哥德巴赫猜想也進入到了無數人的眼里,這個猜想很難嗎,看著挺簡單的呀。
眼睛:我看可以。
腦子:我想還行。
手:你行你上啊。
于是大江南北涌現出了一批“我上就我上”的人,中科院的信箱也爆了,無數人聲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短則一頁、長則幾十頁的論文送到了中科院院士們的桌子上。
一開始,大家以為數學的春天來了,直到院士、教授們看到那拙劣的證明、邏輯混亂的語句、定義不清的敘述。
所謂“春天”,都是假象。
后來就有了赫赫有名的看門大爺九道題,解不出來不讓進。
蘇航也想試試啊,錢不錢的無所謂,主要是不用花那么多的時間把進階數學學完,畢竟對于其他方面而言,一些前置知識沒學完,題目都看不懂。
反正試試唄,只要胡亂發帖子說什么“哥德巴赫猜想早已證明,世界數學近百年來都是錯誤的!”等等,就不會被認為是民科。
蘇航繼續看代數幾何,他發現代數幾何似乎和數論有些共通之處,數學每一個研究從來不是孤立的。
這一次,蘇航順利地從學習狀態中脫離出來,因為肚子在咕咕叫,在安靜的圖書館里怪不好意思的。
蘇航心虛地跑下樓買了一條士力架,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吃完,順便看看手機,以免再錯過什么重要消息。
這一看,還真有一條重要的消息。
趙漢英教授在群里發了下午課題組開會的地點,主要是各位研究生、碩士生學長學姐匯報一周科研、學習情況。
還好看了一眼消息,不然就錯過了。
蘇航嚇得又咬了一口士力架,好甜,真不知道昨晚是怎么囫圇吞棗,一口全嚼碎咽下去的。
趙老師還特地點名,讓蘇航也要去,匯報一周的學習情況。
蘇航還能怎么樣,當然是只能從命咯。
來自老師的特殊關懷,換做是其他人誰不是感激不盡,說不定還可以有什么啟發嘞。
蘇航匆匆吃完士力架,就回圖書館了,今天上午得早點回去了,中午得準備一下匯報內容,不要讓趙漢英教授的一番重視錯付了。
也不清楚匯報的具體形式,蘇航又請教了一下張凱學長。
得知這個匯報并不會很正式,就是大家伙坐一圈,一起聊一聊各自項目的進展。
蘇航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打開的PPT也關掉了,還打算做一個匯報演講稿的,看來不需要了。
睡個午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