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項目經理很是不情愿。
要鋪設傳感器、架設一些線路,還要很多很多內部數據。
雖然之前是說過配合相關數據采集及研究,不過,項目經理還是不太情愿,那一手太極打得,讓公園老大爺直呼內行。
這讓信誓旦旦的李琪有些掛不住面子。
剛剛胸脯拍得有多爽快,現在臉打得就有多響亮。
央求之下,項目經理依舊是悠悠然地坐到椅子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仿佛外面不是隆隆作響的工地,眼前也沒有兩個人正在請求協助。
那一瞬間,頗有一種的悠然自得的意境。
仿佛上古遺風重現,陶淵明在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寧靜、淡泊。
如果不是那食指和大拇指不斷磨搓著,蘇航還真就信了。
不過這“和諧”的畫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因為蘇航掏出手機,撥通了錢總的微信電話。
在聽到總經理那熟悉的聲音,以及數次確認之后。
一切困難都煙消云散了。
啥寧靜、啥淡泊,都煙消云散,項目經理仿佛瞬間有了工作的動力。
安置傳感器,沒問題哪能讓您出錢吶,我們有,專業人員在線鋪設。
要數據是嗎?可以呀,沒問題,只要您不外傳,好說好說。
別叫我經理,叫我小張就行。
變臉之快,更甚川劇。
這還真是厲害了,學不來,學不來。
不過,蘇航感覺自己有點虧,因為一件小事,又欠了個人情,早知道就掏點錢打發這個“小張經理”了。
也罷,論文完成問問錢有道學長,把他的名字加上吧,還有成品也優先給他用。
邊上地李琪學姐卻是驚訝地張開了小嘴巴。
學弟,好厲害…
離開工地上地辦公室后,李琪不禁開口問道。
“蘇航學弟,你這是誰的電話啊,這么靈。”
蘇航愣了愣。
李琪學姐不認識錢有道總經理嗎?
不都是趙漢英老師的學生嗎?
李琪學姐可是跟了趙老師至少兩年了。
難道說,自己是個例外,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會介紹給錢總?
自己真的有那么“受寵”嗎?
可是為啥?
沒道理啊。
自己有什么地方很出色嗎?
蘇航可沒覺得。
自己又不是一個神童。
像什么:
1歲徒步暴走;
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
3歲雪地里裸跑;
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
5歲開飛機繞北京野生動物園一圈;
6歲寫自傳;
7歲三次穿越羅布泊;
8歲考入南京大學;
9歲機器人大賽冠軍;
10歲通過二十門自考課程;
11歲南京大學畢業;
12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
這樣“豪華”的“傳奇”經歷蘇航可沒有。
畢竟他還只是一個最高學歷高中,本科尚未畢業,還有掛科記錄的咸魚大學生。
他不像*跑弟一樣有那么多說不完的故事,真要形容蘇航的過去,那也許只有一個“帥”字概括了。
蘇航沒有把這個話直接說出來,以免師生之間產生嫌隙。
把這件事默默地記在心里就好了。
畢竟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蘇航甚至覺得自己這是走了后門,頗有些不好意思。
“那個啊,我認識他們公司的一個高層,就打個電話問問情況咯。”
李琪“噢”了一聲,沒有追問,這個畢竟算是私事,她也不是蘇航的什么人,總不可能追問到底,這樣太不禮貌了。
不得不說,雖然很多時候辦事效率都會被吐槽,但是有些時候,辦事效率是真的高。
比如現在,蘇航安排完布點后,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工地的辦公室里用電腦操作了。
至于中間下隧道、鋪線路什么的,蘇航惜命,不敢下地下隧道。
這是趙老師教的,工地上不要隨便進坑洞、隧道等,要去也要和領導一起去,這里的領導是指高于項目經理的領導,最好是那種說出來會被屏蔽的領導,這樣一起下去,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九死不了,還有百分之零點零零零零一的概率,那就怪不得別人了,天要你亡。不過放心,你的死不會默默無聞,不會被輕松擠下熱搜,也不會要不到賠償。
所以蘇航老老實實地呆在辦公室,繼續著他的論文大業。
一邊在電腦上敲,一邊在紙上寫。
上次提交給趙漢英老師的文章已經成為最基礎的模型了,早已被蘇航改動的面目全非。
越寫越是復雜,蘇航感覺自己要做的工程是不是有點大。
他打算讓這個程序形成一個組合作用的系統,可以分為公司總部的母程序和具體到每一個項目部的子程序。
而子程序又可以分為常駐項目辦公室的主程序以及每一個工人隨身攜帶的副程序。
工人身上的程序用以隨時采集信息數據以及提示一些危險區域,這個程序的操作比較簡單,不需要多高的專業技能要求,只要會上傳數據、會拍照、能聽懂指示就行。
而辦公室的主程序就相對復雜一些,需要可以選定關鍵技術參數、智能預測墻體位移、掘進過程變形預測、…等等。相應的操作者的專業技能要求也要更高。
公司的母程序則主要是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改進算法、集成計算、反饋計算結果等等,畢竟施工現場的電腦配置不高,需要通過網絡把結果反饋回去,而且工地上的東西,不好說,放著不保險。
這樣很有搞頭啊。
都快變成軟件工程行業了,這就是學科交叉嗎?
蘇航感覺渾身充滿了干勁。
這才是一個大項目,能做出來的,能用得上的。
畢竟,蘇航始終沒有忘記一個出發點。
那就是讓一線工人可以有一個簡單的操作平臺以及可以及時規避風險。
不過這樣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地下信號問題、信息采集的噪聲等等。
不過,首先,蘇航先要把一個大概的雛形給弄出來,這樣才能先試試水、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算法,數據正在采集中,蘇航可以回去再處理。
一連幾天,蘇航都泡在工地上。
這天,蘇航又雙眼無神地望著工地,工人像螞蟻一樣,在“洞穴”邊上進進出出,大大小小的機器轟隆隆作響。
李琪又來了,這次帶著口罩。
“學弟,看啥呢?”
蘇航自然不可能說他在領獎。
這周的特殊獎勵,是一個讓蘇航有點猝不及防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