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2章 蘇航到底是誰

夢想島中文    學習使我富裕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條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了回來。

  論文通過了!

  在審稿階段,這篇論文還僅限于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年刊編輯部里小范圍討論,以及一些邀請編輯來一起驗證。

  當他們最后確認這篇論文證明方法的可靠性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從蘇航提供的個人資料來看,不過是一個21歲的年輕人。

  他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年輕。

  如果蘇航在現場,卡茲真的很想問他一句。

  “你研究數論,會不會太年輕了?”

  他真的是差一點就把這篇稿子給扔進垃圾箱了。

  一個聞所未聞的人,突然說他在孿生素數上取得了突破。

  這聽上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不過出于一個審稿人的耐心和責任心,卡茨還是大致瀏覽了一遍,這才有了后面的“會審”,發給一眾專家進行審核。

  雖然在一些數學家看來,蘇航的證明并沒有多少“技巧性”的東西。

  不過沒有人可以否認他的功績。

  就像是當初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加加林。

  能吸取前人的智慧,并挖掘現有方法的潛力,讓這一猜想的證明得到有價值的突破,而不是基于猜想的猜想。

  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艱難而偉大的過程。

  編輯部當即決定把這篇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上,同時向世界公布這一偉大的突破。

  首先,卡茨現回了一份郵件。

  之前太激動,拖了這么久都快忘記了。

  論文發布之后,不過幾天時間,就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數學界震驚了。

  一度被認為現階段無法證明的猜想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證明方法更是可以說是基礎而老實。

  但凡一個學過數論基礎的學生都能看懂證明過程。

  更令人震驚的是,證明者的年齡和身份。

  然而這一股沖擊波還未停止。

  隨著郵件和新論文期刊在網站上發布,漢城大學的數學系炸了。

  郵件傳回來的時候還剛剛是清晨。

  劉明教授激動地給董利教授、蘇航打電話、發消息。

  手機鈴聲一時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無數的人在看到這個證明之后第一反應都是震驚和懷疑。

  雖然說數學年刊的權威性非常高,但是此前也不是沒有因為一些引文的錯誤而被證明論文出錯的。

  數學家們開始驗證論文的正確性。

  然而最后得到的結果都在表明,這篇證明是正確的…

  很快,轟動的范圍從數學界擴散開來,逐漸出現在各家媒體記者的案臺上。

  蘇航接到電話的時候并沒有多么震驚,既然是正確的,那么什么時候被發表不就只是時間問題嗎?

  他抽空去了劉明老師那里,確認了一些稿子版權的東西,然后繼續完成此前的論文了。

  劉明教授聽到蘇航還有研究要做,以為是在這方面有了什么新發現,笑呵呵地讓蘇航先去忙。

  蘇航不在意,不代表無數的媒體不在意。

  無數媒體就像是嗅到了腥味的貓一樣撲了上來。

  正好之前的“實體清單”和“算籌”的熱度都慢慢下去了,媒體正愁不知道用什么來吸引一波眼球。

  這些都是流量啊,有流量就有錢吶。

  于是乎一大批眼睛里冒著金光的媒體開始瞎寫文。

  像什么“國人數學的希望——蘇航”、“當代第一數學家——蘇航”、“震驚,一道難倒數學家千年的難題被我國數學家解出”等等。

  這些撰稿人甚至不知道蘇航是男是女、高矮胖瘦、什么學校、多少歲,通篇盡是瞎編。

  甚至連圖都沒有,文章甚至都是一個模板。

  比如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孿生素數”這個數學難題呢?

  我國數學家蘇航成功解答了這一難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孿生素數  那么蘇航有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呢?

  關注“青色的巖”,讓小編為您解答…

  這哪是小編,明明是瞎編。

  他們本來也不是為了講清楚一件事,只是為了蹭一蹭熱度,只要有人點開文章去看,就有瀏覽量,就有錢,何必那么認真呢?

  對他們而言,能把人騙進來就行。

  不過很快一篇權威報道就出來了。

  國內的數學年刊發了一篇簡報。

  “我國數學家蘇航首次證明存在無窮多有界素數對”

  “據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年刊,來自我國漢城大學的蘇航日前證明了一個弱版本的孿生素數對猜想,在解決孿生素數猜想這一數論著名猜想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隨即,又有人民日報、團團等主流媒體陸續發文。

  這一次不再是華裔!

  答錢學森之問,我們也能培養出頂尖人才!

  回李約瑟難題,我國的科學從未止步!

  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都是對種花家近現代教育的反思和質問。

  某一任一號領導人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

  早在此前,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也提出過一個類似的問題,其主題是:“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這都是一個教育的隱痛,雖然目前多數科研成果都少不了華人的身影,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華裔”。

  他們的教育和成果都不是在國內進行的。

  這也是無數教育家需要反思的問題。

  一時間,蘇航和孿生素數取代了此前的實體清單成為一時之間的熱搜。

  雖然很快就**X明星出軌的消息給頂下去了,但是依舊在漢城大學引起了一陣轟動。

  無數人在群里打聽。

  “你聽說了嗎?我們學校出了個大數學家!”

  “我靠,這個我也看到了,上了一小時的熱搜,看樣子沒給夠錢吶。”

  “什么錢不錢的,團團都發文了,怎么可能是假的。”

  “什么?!團團不是從來不開團的嗎?這么這次這么積極。”

  “還不是因為這讓我國教育又重拾信心了唄,我們終于有勇氣正面回應‘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了。”

  “你們在說什么啊?”一個日常潛水的同學弱弱發問。

  聊得正嗨的兩人齊齊發了一個鄙視的表情包。

  “這你都不知道(→_→)”

  “你out了。”

  這一刻,仿佛所有人都在找蘇航。

  蘇航到底是誰。

夢想島中文    學習使我富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