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84 課題組大老板的印記

夢想島中文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下午兩點多,許秋帶著初步寫好的“審稿意見答復”文件,來到218房間。

  一見面,魏興思便主動問道:“怎么樣許秋,都改好了?”

  “除了機理方面的問題外,其他的我都回答了,之后還要補充兩個實驗。”許秋將U盤遞給魏老師,又簡單介紹了下情況:

  “第一個審稿人,偏重于材料方面,給出的是小改意見,提的問題都比較簡單;第二個審稿人,偏重于機理,給出的是拒稿意見,對方不認可馮盛東老師的理論;第三個審稿人,應該是個資深專家,大改,提的幾個意見都比較有建設性。”

  “嗯,我剛才也認真看了一遍審稿意見,”魏興思點點頭,分析道:“我們這邊的工作還是比較扎實的,這次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馮盛東那邊,至于第三個審稿人的評論風格,我個人感覺有點像是Yang

  Yang他們…”

  “這樣啊。”許秋隨口回應了一句,Yang

  Yang他還是知道的,不過具體的姓名對應哪兩個漢字他并不清楚,因為在平常SCI文獻閱讀過程中能看到的名字都是拼音,他一般也懶得去關心別人到底叫啥。

  Yang是國際光伏研究領域著名科學家,在CNS頂刊、《自然·材料》、《自然·光電》期刊上,發表過大量文章,而且他聯合漂亮國Solarmer

  Energy公司以及芝加哥大學Luping

  Yu教授,曾經一起參與創建了數個有機光伏領域的效率世界紀錄。現在仍作為有機光伏領域的標樣給體材料PCE10,就是Luping

  Yu等人開發出來的。

  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現在這些記錄已經開始陸續的被國內研究者給打破了,像徐正宏、龔遠江、魏興思、嚴虎等人,就是目前國內有機光伏領域的領軍人物。

  不過,老一輩的研究者影響力還是在的,對他們來說,沒事談一談自己對光伏領域的看法,在《自然》大子刊上灌灌水,也不是什么難事。

  魏興思開始瀏覽許秋關于審稿意見的答復,一共有七頁之多。

  復雜一點的問題,許秋寫了100200個單詞進行回答,簡單點的問題他也有寫50100個單詞。許秋認為哪怕多浪費一些口舌,也要把審稿人提出的問題給講清楚,畢竟假如再次送審,大概率是回到原來審稿人手中的。而NC又是許秋目前為止最好的一篇文章了,還是值得認真對待的。

  看完之后,魏興思滿意的說道:“寫的不錯,你這邊大概多久時間能弄好其他部分。”

  許秋想了想,回復道:“兩天吧,要補充兩個實驗,還有修改正文。”

  “行,我來給馮盛東打個電話,之前我把意見轉發到了他的郵件,現在他應該已經起床了。”說完,魏老師直接拿起還在充電的水果手機,撥通了馮盛東的微信電話。

  十多秒后,電話接通,魏老師打開了免提。

  “馮老師,早上好。”

  “早上好,呃,你們那邊國內應該是下午吧。”

  “嗯,現在快下午三點了。”

  兩人客套了幾句,魏興思直入主題:

  “那篇NC文章的審稿意見回來了,我轉發到你的郵箱了,有看過了嗎?”

  “還沒有,等我一下,我看看…”

  “嗯,你著重看一下第二個審稿人的意見,對方主要在攻擊你負責的TAS、TRPL部分。”

  “好,好的。”

  電話沒有掛斷,隱約能聽到從揚聲器中傳來電腦開機音樂聲音,還有吃東西的聲音。

  過了一分多鐘后,馮盛東有些怒氣沖沖的說道:“這個審稿人明顯都沒有認真看我寫的內容啊,就是無腦的批評,而且他批評的都有漏洞,就比如…”

  “可能是剛好遇到了‘敵人’,運氣不好吧,”魏興思安慰了一句,“至少現在編輯給的大改,還是比較有希望的,馮老師你就按照他的意見,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地方就好好反駁一下。”

  “也只能這樣了。”馮盛東頓了頓,試探說道:“那其他部分…”

  “其他部分我們負責,我等下把審稿意見回復的模板發給你,你按照模板寫意見吧。”魏興思說道。

  “好的。”

  掛斷電話后,魏興思吐槽了一句:“這次我們也算是受到了無妄之災,當時要是掛上馮盛東老板Tnu的名字可能會好一些。”

  許秋“嗯”了一聲,沒有接話,他大概能夠理解,對于一個大課題組來說,小老板通常都是不太愿意在自己是通訊作者的文章中掛大老板名字的,因為一旦掛了大老板的名字,就默認這個工作是算在大老板課題組名下的,很難算在自己的頭上。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掛靠在別人名下,就不得不掛別人的名字。

  日后如果小老板選擇單飛的話,這類帶有大老板名字的工作都拿不出手,當然,一作的工作除外,可現在并不是。

  這次馮盛東和魏興思的合作,屬于他私下里和其他人的合作,大老板的名字就可掛可不掛,馮盛東就沒有帶Tnu玩。

  這篇NC文章沒有Tnu大佬護體,馮盛東在行業內并不出名,第二個審稿人很可能就是先是看了看作者,不是自己熟悉的大佬,然后又看了看理論分析部分,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直接開噴。

  周三早上,許秋收到了馮盛東老師的兩個文件,一個是審稿意見答復文件,另一個是修改版的正文草稿文件,他瞄了眼歷史時間,是凌晨五點多鐘發過來的,換算一下應該是馮盛東那邊的晚上十點多。

  把兩個文件下載到電腦中后,許秋把它們和自己這邊的文件進行整合,在這個過程中,許秋發現這篇NC文章對哪怕是助理教授的馮盛東老師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對方的答復文件寫的非常上心。

  晚上,許秋補充好最后一個實驗,完成了正文的全部修改,準備好了最終版的意見答復文件,前往218找魏老師。

  魏興思確認無誤后,直接打開編輯發送過來的鏈接,在網頁上提交了文件。

  剩下的就交由命運了。

  實驗相關科研工作就是這樣的,并不是實驗做好了,文章寫出來就完事的,還要得到同行的認可,因此投文章的過程才最為煎熬。

  其實,許秋已經足夠幸運了。

  對于大多數科研工作者來說,都是辛辛苦苦幾個月做實驗、寫文章,投一個二區期刊,苦等一兩個月,結果換來一個“建議轉投XX四區期刊”的建議,然后換一家接著投,再次被拒,或者建議轉投某不知名的新期刊。

  那種感覺真的是嗶了狗,有些人可能會一怒之下,決定“老子不投了”,但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將就,投個三區、四區的期刊或是《XX學報》之類的中文核心期刊。

  周四,光源測試。

  這次的有機樣品并不算多,只有學姐和學妹各自的新體系,H1x系列以及IDTTICIN系列,加起來只有40多個樣品。許秋最近沒有新實驗,因此沒有準備樣品。

  吳菲菲那邊,有兩種二維鈣鈦礦材料,正丁胺和異丁胺體系,她各自準備了3種不同加工條件下的9個樣品。

  最后,再加上空白基片,一共60多片,測試壓力并不大。

  這次的隊伍更加壯大了,四個人一起去往光源,吳菲菲已經提前參與了安全考核,獲得了準入許可。

  晚上七點四十多,四人帶著樣品和工具從實驗室出發,先是去超市買了些食物,然后到校門口打車,四個人剛好可以只叫一輛車,就放得下所有人。

  很快打上出租車,許秋自覺的進入了副駕駛的位置,系好安全帶,三個妹子坐在后排。

  半個多小時后,四人到達光源門口,登記個人信息、領取個人輻射計量計、門禁卡,隨后一起浩浩蕩蕩的進入測試大廳,找到BL14B1線站。

  說起來,組里有機光伏領域的文章,均在文章末尾致謝部分感謝了魔都光源,其中不乏多篇一區文章,因此申請到了非常多的獎勵機時,以至于現在都不需要每年申請四次12小時的低保機時了。

  之前組里沒文章的時候,都要每年申請低保,不申請或者沒申請上的話,就要魏老師想辦法PY了,現在有了大量文章,這方面都不用愁了。

  開始測試,有機三人組都是光源測試老手了,帶上吳菲菲一個萌新,一邊教學一邊測試,迎刃有余。

  中途沒有出現什么異常情況,切光、調試也很順利。

  最終,凌晨三點出頭,他們就完成了全部測試,并同步做好了所有數據的處理。

  這要歸功于許秋之前開發出的用MATLAB批量處理圖片的方法,光源數據的處理速度大幅度提升,可以做到現場出圖。

夢想島中文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