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15 你是故意的吧

夢想島中文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新的一周到來,組會。

  吳菲菲和段云各自把實驗進度向前推進了一些,當然同樣是“一些”,還是有區別的。

  前者是核心數據已經拿到,正在補充其他表征,可以開始動筆寫文章,雖然大概率是篇二區,但也是SCI,而后者真的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推進了一些…

  田晴講了講她的工作計劃,她這周準備到張疆實驗室合成第一批鈣鈦礦量子點。

  孫沃做了文獻匯報,看得出有些緊張,磕磕巴巴的,不過眾人都表現的非常包容,畢竟誰都是從演講新手慢慢鍛煉過來的,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演講天才,能夠舌戰群儒。

  魏興思也表現的非常和藹可親,鼓勵了孫沃幾句。

  許秋想到了當初他初入課題組時,魏老師似乎對他就是這個樣子的。

  然后,陳婉清帶著PPT匯報:“這兩周,我合成了一種名為C1的ADA類型非富勒烯受體,目前已經拿到80毫克產物,產物呈紫黑色固體粉末,點板結果表明純度不錯。

  材料的核磁、元素分析等基礎表征還沒來得及做,這周打算送樣測試,目前只測試了UVvis光吸收光譜,得到材料的光吸收范圍大致在500700納米。”

  “器件還沒來的及做吧,”魏興思頓了頓,可了一句,“你估計光電性能怎么樣?”

  這才是他最關注的可題,科研工作大部分時候都是結果導向的,如果花費大量精力,最后材料的性能差的一塌糊涂,那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努力卻沒有收獲,這在科研工作中是常態。

  “不清楚,”陳婉清搖了搖頭,看到魏老師一直盯著她看,試探著說道:“估計12?”

  “嗯,今天做批器件看看吧。”魏興思淡淡道,似乎有些失望。

  許秋就坐在旁邊,他很想插一句嘴,“學姐,你太樂觀了”,不過看著目前的氣氛,還是忍住了。

  他突然想起了學姐曾經就有這么一段時光,器件效率永遠低于1,實驗花樣失敗,這是又要重蹈覆轍了嗎?

  哎,還是找機會幫幫她吧。

  接下來,許秋匯報了他和韓嘉瑩這兩周來的成果,以及本周的實驗計劃。

  “這周開始,打算合成兩種3DPDI分子,第一種是PDI3B系列,另一種是PDI3B3T、PDI4B4T系列…”

  這兩個系列,是許秋在之前列出的十數種可行方案中,按照優先級排序,挑選出的前兩名。

  當然,這只是他主觀的排序,排序依據也比較粗糙,比如分子結構是否順眼就占據很大的排序權重。

  因此排序靠前也不一定器件性能就一定好。

  其中的PDI3B系列,許秋打算親自負責。

  它可以稱之為結構最簡單的3DPDI分子之一,分子結構是中間一個苯環,然后外接三個PDI分子。

  至于為何不用噻吩環,因為苯環是六元環,很容易形成對稱結構,而噻吩環是五元環,一般在引入的過程中要依附于苯環,不然分子如果是非對稱性的話,合成的難度將極大的提升。

  該系列分子結構簡單,意味著對應合成反應相對容易進行,而且后續的操作空間大,

  許秋并不指望一發入魂,先把基礎打好,日后還可以繼續改進,就像當初的PCE11就是從PBT4T一步步的優化得來的。

  況且,如今的他也不是昔日可比的科研小白,科研經驗豐富了不少,改進計劃早已經在他腦海中產生了雛形。

  另外的PDI3B3T、PDI4B4T系列,其實就是之前學妹提出的想法,中央一個苯環,外接三、四個噻吩環,再接PDI分子,現在正好交給她負責。

  本來這個想法,是排在那十數種可行方案中第四位的,但由于“學妹主動提出來”的加成,優先級瞬間躍升至第二位。

  沒錯,就是這么隨意…

  聽完許秋的匯報后,魏興思點點頭,“不錯,就按照這兩條路線合成吧,”頓了頓,他補充了一句:“爭取把效率做到8、9!”

  許秋笑了笑,沒有回應。

  魏老師給出的目標是奔著打破世界紀錄去的,現在PDI系列最高效率也不過8,對剛剛起步的他來說暫時還有點遠。

  他大概也能理解魏老師的心思,其實他提出的這兩條合成路線并沒有多么驚世駭俗,也沒有講的很深入,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剛剛匯報的光電性能數據,基于PCE10:PBI5器件的效率達到了5.21。

  這個數值,比魏老師在漂亮國做PDI研究時的最高效率都要高,那時候他們只有4。

  雖然經過幾年的時間這個領域有了發展,但許秋第一次匯報的結果就這么給力,再加上他的歷史表現,魏老師有這樣的期許,就不奇怪了。

  許秋沒有好高騖遠,他給自己的目標暫時定在6、7。

  當初涉足3DPDI主要是為了賣一個3D的概念,同時磨練一下有機合成方面的能力,之后再轉型潛力更高的ADA分子。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一方面概念被人搶了,另一方面現在學姐那邊合成的C1分子,開門黑,上來就是效率不到1的開局。

  這讓許秋都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了,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不管未來怎么說,當下還是要把3DPDI做好,至少做出來一個完整的體系出來。

  組會后,眾人返回216。

  許秋提著折疊式的圓凳,走在最前面,打算用一卡通打開門禁。

  這時,韓嘉瑩突然從他的旁邊出現,抓了抓他的衣袖,急切道:“師兄,我當時只是隨口一提,怎么就在組會上講了出來呀,我還沒做好準備呢,我以為這周主要在邯丹這邊做器件和表征呢,我感覺PBI5的體系性能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許秋對此早有預料,回應道:“PBI5的那個先不急,已經報道過的體系,我們效率做的再高也只能當標樣來使用。”

  “可是,合成路線我都還沒有設計。”韓嘉瑩又道。

  許秋笑了笑,“難得學妹你提了一個想法,我已經替你把好關了,可行性還是不錯的,具體的合成路線我也都幫你規劃好了。”

  “真的,那太好啦,”韓嘉瑩臉色一喜,隨后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之前看那篇JACS審稿,好像要用到硼酸酯化的原料吧,這個我們之前沒有接觸過。”

  “嗯,這確實是一個新反應。”說話間,許秋已經打開了實驗室的大門,他放下圓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喚醒待機狀態的筆記本電腦,指著PPT上總結的資料,講解道:

  “我們合成反應用到的原料之一,是單溴取代的PDIBr,是現有的。

  不過,之前只投了500毫克的PDI原料,與液溴反應,獲得PDIBr的產量在200300毫克左右,而上次合成PDI二聚體每種原料消耗了100毫克,因此現在只剩下100毫克出頭,只夠一次反應的量。

  另外一個反應原料,是硼酸酯化的中央核單元,比如我的1,3,5三硼酸酯代苯,再比如你的四硼酸酯取代的TTB。”

  韓嘉瑩仔細盯著電腦屏幕,眉頭輕皺,“看起來硼酸酯的結構好復雜呀,這個反應會不會很難。”

  “用到的是類似于Stille偶聯反應的Suzuki偶聯反應,溴基團和硼酸酯的縮合反應,在連接處形成碳碳單鍵。”許秋解釋道:

  “難度的話,新反應可能比Stille偶聯反應稍微難一些,但也不會太過夸張。”

  “唔…那就好。”韓嘉瑩松了口氣。

  在學妹呼氣呼到一半的瞬間,許秋突然說道:“但是…”

  韓嘉瑩被憋了一下,臉色一紅,沒好氣道:“師兄,能不能一口氣說完。”

  許秋心中暗笑,表面卻不動聲色,“但是你設計的材料結構比較復雜,相應的硼酸酯取代物,沒有直接的商業化渠道可以購買,需要自行合成。”

  隨后,他也沒再逗學妹了,直接一次性說完:“合成路線我已經替你規劃好了。

  第一步從最開始的1,3,5三溴苯以及1,2,4,5四溴苯開始,分別和三甲基錫取代的噻吩反應,得到中間的核單元;

  第二步然后光溜溜的核單元與對二硼酸酯反應,得到硼酸酯化得核單元;

  第三步硼酸酯化的核單元與PDIBr發生Suzuki偶聯反應,得到3DPDI分子。”

  “這樣,這樣,再這樣…”韓嘉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語言加上圖片的介紹,她很快弄懂了,“好像也不是很難,對了,那初始原料呢,還有催化劑。”

  “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嘛,藥品、催化劑上周二買的,現在已經到了,存放在張疆藥品倉庫。”許秋道。

  “唔…好像沒什么可題了。”韓嘉瑩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似乎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了,但總感覺有哪里不對勁。

  下午,陳婉清留在邯丹做器件,許秋帶著韓嘉瑩前往張疆實驗室。

  A501辦公室中,韓嘉瑩在做反應前的準備,操作電腦,計算投料質量。

  當她看到許秋反應的原料后,她終于明白哪里不對勁了,“師兄,為什么你的反應只有一步呀?”

  “當然是因為我的原料簡單,可以直接買到啊,一步到位,羨慕吧。”許秋得意洋洋。

  “你是故意的吧。”韓嘉瑩咬牙切齒。

  請:m.laidudu

夢想島中文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