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七十一章 學部院士增選

  在黃金時間的新聞播出以后,網絡輿論沸騰起來,好多人討論的只有一個話題,“新聞采訪上竟然能看到廣告!”

網絡上被熱情的討論所充斥,一大波網絡媒體也紛紛發表看法,表示對于新聞中看到‘疑似廣告’的驚訝  “還真是廣告宣傳,雖然是學術報告會。”

  “央視新聞組還真給面子,采訪的時候說廣告沒什么,上新聞還沒被剪掉!”

  “也就是趙奕了!”

  “趙奕牛逼!”

  “果然是國寶級的人才啊!這待遇,做個報告能讓央視新聞幫忙…”

  在不斷的驚嘆、感慨中,馬上有人發現奇怪的事情,廣告中沒有說明學術報告會進行的時間。

  很快。

  有人就分析出了原因。

  “雖然這樣說有點難聽,但事實如此,這個廣告不是說給普通人聽的。”

  “想聽懂‘超對稱問題’論證的,最少也有個博士學歷吧?”

  “博士學歷完全不夠!最少也要是資深的數學教授!”

  “所以趙奕的廣告是說給數學、物理圈子的大佬們的,和俺們普通人沒有一丟丟的關系…”

  確實如此。

  趙奕就是故意不說時間的,因為會產生很多麻煩。

  所有人都知道學術報告會進行的具體日期,到時候也許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肯定會有很多沒資格參加的人前來,但不是真正對數學、物理有研究的人,來參加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做的‘廣告’也只是讓人知道學術報告的地點。

  這就可以了。

  學術報告會單獨給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學術機構發邀請函,他自己也會發出去一些邀請函,就是給認識、水平足夠的人。

  實際上,只要是對趙奕有了解、對粒子的邊界理論有研究的人,都會明白這次學術報告有多重要。

  雖然外面都在說‘超對稱問題’論證的重要性,但對于趙奕本人來說,‘超對稱問題’的論證,也不過是‘粒子的邊界理論’推廣出去的助推器而已。

  學術報告是圍繞‘超對稱問題’論證,但重視的目的卻在于,給‘粒子的邊界理論’的推廣打好基礎,讓更多的人去學習、研究‘粒子的邊界理論’。

  ‘超對稱問題’論證確實很有意義,但只是一個成果,說完了就沒什么可說的了,‘粒子的邊界理論’才是完成成果的工具,而工具是能夠在很多領域使用的。

  總之,趙奕的報告,重點其實是‘粒子的邊界理論’,是向全世界推廣獨屬于他自己開創的理論。

  當然了。

  不管學術報告會的目的是什么,單單是‘超對稱問題’論證的解析,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頂級數學家、物理學家了。

  ‘超對稱問題’論證的學術報告會,召開時間是三個星期以后,給了想來參加報告會的人,足夠多的準備、緩沖時間。

  趙奕輕松了幾天時間,重新回到了學生宿舍,和范雷、李仁喆一起打打游戲,有時間就到操場上運動一下。

  他還連續上了幾天課。

  雖然趙奕一直都想享受大學生活,可他逐漸發現堅持去上課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開設了屬于自己的課程,并擔任了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員后,他總是有很多事情堆積待處理,就算是沒有必須要專心做的研究,想要輕松上幾天都是很奢侈的。

  現在學校里還希望他擔任正式的教授,也就是從事一部分帶研究生、博士生的工作。

  那是理學院。

  趙奕擔任了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倒是不擔任被分配帶學生,因為他的工作就是做生物醫學的科研。

  理學院這邊就不一樣了,他擔任的是教授職位,只開設一門選修課,就有些說不過去,但趙奕堅決的拒絕了。

  “第一,我不帶學生!”

  “第二,如果你們堅持讓我帶學生,我就辭職!”

  一句話,解決!

  理學院的院長周正斌旁敲側擊著來詢問趙奕的意思,結果趙奕就直接一句話,讓他頓時沒什么可說的了。

  實際上,周正斌希望趙奕帶學生,倒不是說覺得趙奕擔任教授沒有履行義務,或者為學院分擔工作之類,他的想法和生命科學學院差不多,就是希望趙奕能多和理學院關聯在一起。

  趙奕在數學、物理上的成就就不說了,他今年參加了院士增選,評上院士就是月底的事情了。

  二十出頭的數學物理院士啊!

  燕華大學的理學院真沒什么可說的,水平上倒也不能說差,只是環境確實和水木大學、首都大學,相差最少一個大檔次,因為學校的經費有限,也沒有相關的科研中心。

  周正斌總是會擔心趙奕有一天就直接離開了。

  比如說,去水木、去首大,或者其他大學,或者干脆出國?

  最后一點倒是不用擔心。

  很多學者出國工作是因為科研環境不好或者不受重視,趙奕受到了整個國家的重視,也不斷的做出成果,還馬上要評上院士,根本沒有任何道理出國工作。

  但是,不管怎么說,周正斌還是希望趙奕和理學院,能多上一些關聯。

  趙奕可沒有帶學生的想法,尤其是帶理學院的學生…

  開什么玩笑?

  如果未來真是要帶學生,他也會選擇做生命學院的導師,數學、物理科目邏輯思維很重要,伴隨著智慧屬性的不斷提升,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差,但研究還是主要以因果思維為主,怎么去引導其他人去思考呢?

  這就是能力問題了。

  趙奕自認為還是很負責任的,他可不想去‘誤人子弟’。

  當然了。

  目前才剛上大三,時間還是太早了點,大學生活有四年的時光,他還想多享受一下,哪怕其他工作也很多,能減少負擔還是減少一下,輕松一些比什么都重要。

  在進行學術報告會前,趙奕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是去參加科學院學術物理學部院士增選的第二輪評審。

  院士增選要進行兩輪,通過第二輪評審投票后,就能正式成為學部院士。

  學術物理學部院士增選大會是在首都的京北會議中心進行,倒是不用提前坐飛機往南飛,但還是占用兩天的時間。

  前一周就有好多人打電話過來,催著趙奕‘趕緊過去’了。

  主要還是因為‘超對稱問題’論證成果,邱成文研究了半個月時間,都有一些小地方想不通,足以說明‘超對稱問題’論證牽扯的數學構架、邏輯的難度。

  趙奕還是提前一天過去了,到了以后就直接去了會議中心。

  京北會議中心是很重要的場所,經常召開一些國內的重要會議,會議中心內就有接待賓客的酒店,高規格的待遇自然不用多說。

  趙奕到了研討的小會議廳,就被好幾個人圍住了,大部分都是來參加會議的老院士。

  在做了一番介紹后,弓著腰的陳勇泉老院士,馬上說到了重點,“我們正一起研究你的超對稱論證,但還是有幾個小問題啊。”

  “這里。”

  陳勇泉從桌上拿了個記錄的本子,上面逐條寫著不明白的地方,“趙奕教授,就來給我們講解一下。”

一群人都看著趙奕  趙奕沒想到才剛到這邊,就被一圈院士追著問問題,只能苦笑著一一做了講解。

  這可是很不容易的。

  雖然每一個都是單獨的問題,但都會牽扯到整體構架,一個小問題就牽扯到一大堆內容,趙奕解釋了兩、三個問題,就用了差點一個多小時,他都感覺口干舌燥,好在工作人員端來一杯水,讓旁邊人也有些不好意思。

  在解答了幾個問題后,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不僅僅趙奕感覺很累,其他人也聽的頭昏腦脹,趕緊停下來休息了。

  趙奕苦笑道,“如果想了解的更詳細,歡迎來參加我的報告會。”

  “肯定會去!”

  “一定去!”

  “你的這個粒子能量數學,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感覺就是未來理論物理的發展方向啊!”

  有幾個老院士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陳勇泉則是忍不住吐槽一句,“都怪張宏志,那小子都不敢來了!”

  好幾個人跟著點頭。

  “張宏志?張主任?怎么了?”趙奕有些不明所以。

  “別提了!”

  有了看起來還年輕些,姓李的物理院士不滿道,“我聽陳老頭(陳勇泉)說,張宏志做了你的審稿,就一起去找他,讓他幫幫講講不明白的地方,你猜怎么著?他連問的東西都聽不懂,還推說理解的不是那么透徹。”

  “全學部都知道了。”

  “他就根本沒給你審稿,直接把官話、套話一說,雜志上都刊登出來了,看看網上說的什么?他也不嫌丟人!”

  “這次他都沒敢來!數學物理學部院士增選,物理系主任不來,說忙,提前投了棄權票,是人有臉干的事嗎…”

  接下來好幾個院士,不滿的開始抨擊起了張宏志。

  趙奕差不多明白過來。

  之前他看到雜志上刊登的審稿人評語,發現張宏志寫的是最好的,一大套贊美詞匯送上,但好像沒什么實質性的內容。

  原來如此啊!

  張宏志根本沒給自己審稿,就寫了一大堆的評語,估計是看難度太高,就沒仔細的去研究,但是…

  這也確實說不過去。

  正常來講,被推薦審稿人是可以拒絕的,或者干脆就說工作忙推掉,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大概張宏志是覺得,做自己的審稿人很有面子?不做可惜了?

  然后又不想仔細去研究?

  “好吧!”

  趙奕都感覺有些好笑,對他倒是沒什么影響,但他的研究成果被世界關注,審稿人的點評也會跟著發布到全世界。

  這種事情說起來沒什么,但大家都知道就不太好了。

  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一大套,沒有實質性內容、花團錦簇的評語,若是再知道張宏志沒有真正去審稿…

  “這算不算是自己挖了個坑,自己往里面跳?”

  “還不如不做審稿呢!”

  趙奕仔細想了想,覺得和自己沒多大關系,他只是投稿的時候,寫了幾個認識的數學、物理大佬做審稿人,被邀請的人也是可以拒絕的,張宏志沒有拒絕還不認真審稿,出什么問題也只能怪他自己了。

  第二天就是院士投票的增選會議。

  學部院士增選最后階段,各個環節安排的時間非常緊密,從公示候選人材料,主席團會議審核資格,再到舉行學部的內部會議,都是在一個星期內完成的。

  學部會議也不僅僅是院士增選,院士增選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每一年的學部會議還要對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并讓幾個有代表性成果的院士發言,但要說到實質內容,最重要的還是確定下一年的學部常務委員會人員名單,以及進行院士增選候選人投票。

  在學部會議召開前,院士候選人還要參加學部常務委員會的資格審核。

  這是學部會議前的提前篩選。

  學部常務委員會會在第二輪,也就是最終院士增選投票前,對候選院士進行面對面的審核,差不多可以理解為‘面試’,區別在于面試官數量有點多,但一般學部內的審核,就只是一次面對面交談流程,并給候選人提供自我展現的平臺,讓那些游移不定,不知道該怎么投票的院士,確定該把票投給誰。

  另外,學部常務委員會還有權利提前撤掉院士候選人的資格。

  其實等同于一種‘預防’機制。

  比如,外面傳言某某候選人,采用不正當手段去參加增選,傳言肯定要注意一下,也會讓候選人自己做解釋。

  再有,一些風評非常不好的候選人,也許會在審核后,就被直接撤掉候選人資格。

  等等。

  只要是正常參加院士增選的候選人,沒有什么太壞的風評,通過學部常務委員會審核這一關,基本是沒有問題的,區別只是表現的好與不好。

  如果能表現的好一些,也許就能為自己多拉幾票。

  趙奕前來參加院士增選會議,最重要的就是參加學部常務委員會的增選,因為其他階段并不需要他本人參與。

夢想島中文    規則系學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