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靖領兵出征,鄒羽非常放心,他把漁陽事務,處理之后,又趕往遼東,他要去看一下,閻立德弄得怎么樣了。
遼東技術基礎薄弱,好在水車并非特別高深莫測的東西,閻立德培訓了一批木工,隨后就讓他們前去各地制作,架設,他親自呆在礦山,建立了一個大型水車,想要按照鄒羽建議,制作以水車帶動鐵錘的機械。
這種器械,從技術上來說,對他并沒有絲毫難度,因為他能夠用木材,輕輕松松,做一套活動的小型樣品。
想要做出能投入使用的器械,一直以來,限制的都是材料。鋼材,具有很好的韌性與硬度;澆鑄法,又能完美的制作出等分齒輪,著就讓一切變得簡單。
要知道,這放在以前,想要制作一個夠厚,實用的齒輪,首先就是材質,千錘百煉,才能得到一塊鑌鐵(屬于鋼材),而想要把鑌鐵制作成等分的齒輪,這需要多高強的技術,就不用說了,絕對不是一般匠人,能夠做到。
問題是一個器械,肯定不止需要一個齒輪,這就相當耗時耗力,可想而知,如此麻煩的一樣東西,造價定然不菲,怎么可能拿來制作一件普通的器械。
鑌鐵本身就是一種非常貴重的東西,從礦石到鑌鐵,要經歷開采,提煉,鍛造,經過幾十個人努力,不斷的敲打,千錘百煉,耗時耗力,才能做出一塊,沒有誰舍得用在一件普通物件之上。
那怕是朝廷,也只會用在他們認為,需要使用的地方,例如一件鑌鐵武器,賞賜給一員將領,將領都能當作傳家之寶。
現在許多將領,使用的鐵馬槊,其實就是鑌鐵制作的馬槊,只有鑌鐵制作的馬槊,才有足夠的重量,足夠的韌性和硬度,雖然鑌鐵馬槊,不像木馬槊,需要耗費數年的時間,但是耗費的時間,同樣不短,需求的技術含量,就在于鑌鐵制作。
木馬槊與鐵馬槊,這就牽扯到兩種最具有代表性的武將,一種技巧型,一種力量型。就像長槍,也分為花槍與大槍。
技巧與力量,沒有誰強誰弱的區別,只是看使用的人而已,只不過在戰場之上,力量型將領,橫沖直撞,更能提升士氣,技巧型的將領,雖然沒有那么搶眼,不過對于自身,護衛更佳周到,往往千軍萬馬之中,能毫發無損。
當然,技巧型的將領,并非沒有力氣的花架子,只是他們使用武器的方式,習慣性用巧力,避重就輕的擊殺對手,這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趙云,長坂坡大戰,來回殺了個幾進幾出,還護衛著阿斗殺出來,雖然有曹操下令,不許放箭的因素,這也說明了他技巧的高超。
這一點從他流傳下來槍法名字也能體現出來,“百鳥朝鳳!”“七探盤蛇!”,這也是為何年輕時候,趙云顯得無敵,而年齡大了,連姜維都打不過,就是因為體力下降,許多招式已經無法運用自如。
力量型的將領,勇是勇猛,但是他們一般使用重武器,因此每次戰斗,都容易負傷,尤其是那種力量與技巧,都不在最頂尖的人,更容易負傷,大部分都是死在戰場之上,或則落了一個傷殘的下場。
話說回來,因為澆鑄的緣故,齒輪制作,就非常方便,所以鄒羽到的時候,正見到閻立德調試機械。
從河里挖出的一條水渠,從作坊穿過,水渠上一個高約五米的水車,隨著水流,慢慢轉動,帶動著十多個大小不一齒輪,齒輪轉動,一根固定著,長三四米的鐵錘,正一上一下的擺動。
很快,一個匠人,從旁邊的爐子里,夾出一個半身甲,放到鐵錘下邊,迅速的觀察了一下,隨后搖動一個像方向盤一樣的鐵圈。
“鐺!鐺!”鐵錘敲打在甲上,發出響亮的打鐵聲。
挖出的這條水渠,長千米,沿途都會架上水車,現在才開始,只有兩架,第一個是帶動一個大錘子,一下一下的敲打,把鋼甲變薄;第二個帶動的是一個小錘子,不過速度非常快,一上一下,迅速的敲打著鋼甲。
當然,這目前,都還是在實驗階段,因為建立水車器械,敲打鋼材的目地,并非是單純為了制作武器盔甲。
武器盔甲,以石墨干鍋,煉制的鋼材,已經足夠防御,鄒羽是想要制作精密器械,更加精密的器械,需要更好的鋼材,需求量很大,單純人力,恐怕幾十年,才把零件作齊。
蒸汽機目前就別想了,鄒羽只是提了那么一下,讓閻立德等人,有空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行。
他想做的就是鋼材投石車,鋼材弩車,甚至鋼材蛤蟆車,箭樓。當然,這些東西,無法全部使用鋼材,不過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鋼材。
例如投石車的關鍵性部件,蛤蟆車的防御,箭樓幾座,承接處。還有滑輪,太過于精致的滑輪做不出來,不過粗獷的還是沒有問題。
這其中就牽扯到需要更好的鋼材,需要把石墨干鍋煉制出來的鋼材,再進行鍛造,做成精鋼!
精鋼更薄,重量更輕,方便運輸,二十以器械鍛造,體積大小有保證,就像流水線一般,方便器械安裝,更換。
也只有精鋼的韌性和強度,才能支撐起投石車,弩車的不斷使用。
還有連弩,閻立德還要負責弄出精鋼連弩,以前的木制連弩,射程較短,按照精鋼來制作連弩,不但能增加射程,而且更小巧,攜帶方便,也更加結實,閻立德推斷,制作出來能夠做到五至十連射,這取決于它體積的大小。
以精鋼制作器械,鄒羽還交給閻立德一個任務,制作鉆床,車床。當然這是非常簡陋的機械,以水力帶動的機械,主要考驗,反而是對于齒輪的運用,如何把速度提升,以及如何更好的控制速度,這才是閻立德下一步需要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