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忙碌的時候,總是過得很快,這兩年多,扶余城對外戰爭一直是贏,百姓生活也越來越好,所以沒有人有厭戰的情緒,而且因為撫恤待遇優厚,參軍的激情都很高。
要說扶余城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民族太雜,而且性格暴躁的多,好在有黑素梅在,這一年多她打遍了城市,村莊,牧場,得到一個黑玫瑰的稱號,由她來安排,都是老老實實的,沒人敢炸刺。
所以有她和李克師,白素花三人在,鄒羽非常放心,至于礦山那邊,韓昭也做得得心應手。
劉進父子去多伐岳城,把俘虜押解到扶余城,同時也是運送糧食,做運糧官。
十萬人,就有兩萬戰士,三千輔兵,可以說配置非常不協調,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人口基數就在那里,好在游牧民族多,青壯訓練之后,都是優秀的兵員。
鄒羽等人知道即將有戰斗打響,其他人可不知道,所以開春以后,又有好幾個霫人,奚人的部落投靠過來,接受扶余城的安置。
多伐岳城現在只有兩萬軍隊,其余人已經被完全撤離,沒有留下俘虜做后勤,是不想留一點隱患。
這一個冬天張仲堅等人并沒有閑下來,除了操練軍隊,就是準備滾木雷石,加上原本留下的箭支火油,可以說來十萬人,張仲堅都有信心守上兩個月。
大業十一年,五月五,端午節,三千高句麗騎兵,快速的到達山下。
“我們是北部耨薩高延壽將軍麾下,這是令箭印信。”一名騎士迅速上山,來到城門外,舉起令箭高喊。
“將軍請回稟,吾等馬上開城門。”因為根本沒有更換旗幟,所以高句麗人還不知道已經換了守衛,一名原本就是高句麗人的戰士裝模作樣的看了看,堆著笑臉喊道。
騎士也不疑有他,轉身就走,在他身后城門嘎吱一聲長響,緩緩打開。
很快山下騎兵動了,順著山路踏步而上,領頭者高延壽本身就是皇族,特意前來接手多伐岳部隊的指揮,所以騎在高頭大馬上,顯得意氣風發。
看著猶如猛獸之口的城門,高延壽感覺有些不安,隨即晃晃頭趕走了這個可笑的想法,他們從南方而來,積雪融化更早,這里山坡上積雪都還存在不少,怎么可能有意外。
“參見將軍!”守衛單膝下跪,齊聲高呼。
高延壽滿意的點點頭,暗道:“多伐岳城的戰士氣勢還不錯。”
可惜他沒有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居然沒有一個守衛下城,全都在城頭上面。
“進城!”高延壽得意的大聲下令,隨后當先進入。
走出好長一段距離,高延壽才感覺有些不對,因為居然沒有人來迎接他,抬頭四下觀望,眉頭一皺,正要喝問,就聽到身后傳來一聲巨響。
“嘭!”城門洞落下一塊千金閘。
還沒有等他回過神來,四周突然出現無數身影,城頭也站起來許多手持弓箭的人。
“放箭!”
“沖過去!”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高延壽不敢停留,拔出腰間的刀,策馬向前沖去。
“刷刷刷!”四面箭雨同時射出,道路上還立著密密麻麻的槍盾。
“啊!啊啊啊!”
“嘶嘶嘶!”
“嗚嗚嗚!”
人的慘叫,戰馬的悲鳴,同時響起,奏出一首凄涼的悲歌。
猶如勁風呼嘯,箭雨不停,弓弦嗡嗡聲不絕于耳,良久方收。
城門口那兩百米距離,已經完全變成了刺猬,只有最中間還有幾個幸運兒,孤零零的坐在馬上,因為已經被嚇得不知所措,湊巧撿了一命。
高句麗出兵,早已被探子發現,這才有了這次的伏擊,打完以后,很快一隊隊騎兵出現,從清理開的道路上,沖出了城門。
要知道打仗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高延壽來接手指揮,后方沒有接到命令,很快就會發現不妥,因此必須快速出擊,進行下一步突襲。
地點早已選好,都是必經之路,這次除了張仲堅帶了三千人守城,其他人都出動了,一萬七千騎兵,已經全部就位,蓄勢待發。
“轟轟轟!”巨大的聲音遠遠傳來,猶如悶雷。
感受到地上傳來的震動,鄒羽不驚反喜,站起身來,驚喜的說道:“來了!”
“準備!”另外兩處,秦瓊,蘇定方同時精神一陣,抬手下令。
只聽到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戰士們默默的跨上了戰馬,從這種整齊劃一的動作,就能看出這些都是精銳,能把不同民族的人,訓練到這種地步,可見秦瓊與蘇定方的厲害。
“這是粟末靺鞨族!”摩會看著遠處的騎兵,對鄒羽他們介紹道。
“想不到高句麗居然如此重視我們,不但準備了兩萬多步卒,還有這么多騎兵。”鄒羽深感意外的說道。
“這并不奇怪,如果我沒有猜錯,高句麗叫來這些靺鞨人,完全就是沖著我們契丹來的。”摩會冷笑著說道。
他很清楚高句麗的意圖,這分明就是擔心契丹人和扶余城勾搭在一起,這些靺鞨族騎兵,主要就是來威懾的,可惜他們不知道契丹已經完全加入扶余城了。
“想不到沒有等到高句麗人,反而等來靺鞨人,現在怎么辦?打嗎?”鄒羽點點頭理解了摩會的意思,轉過頭又問韓千尋。
“打!按照原計劃不變,高句麗后面肯定沒有多少人。”韓千尋堅定的說道。
鄒羽明白他的意思,畢竟扶余城在高句麗眼中,肯定沒有多少兵力,有多伐岳的兵馬足夠了,何況還有兩萬騎兵助陣。
當然他們也沒有猜錯,高句麗后面只有一萬步卒,三萬民夫,主要是運送后勤補給,預計是打完之后,把這邊多余的糧食物資,運送到遼東城一帶。
在高句麗人眼中,始終中原,才是最大的威脅,不知道今年隋朝還會不會進攻,但是怎么也不敢放松警惕,畢竟連續三年,雖然贏了,但是付出的代價同樣不小。
中原大地因為楊廣三次征討,抽調大量勞役,耽誤了土地耕種,高句麗又何嘗不是如此,本身就國小民寡,又死了不少,可以說已經是強自支撐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