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75章 草率了嗎?

夢想島中文    大漢從吹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蒸汽機的摩擦本身就是個大問題,而這個問題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發生。

  最簡單的來說,你拿一根鐵棒跟另一塊鐵塊進行摩擦試驗。

  不說多的,就是一個小時的時間,都能清晰的看到鐵棒上會被摩擦下來一個角。

  而鐵塊上也會留下一個痕跡。

  但是在蒸汽機中,這就是漏氣的原因所在了。

  加上蒸汽機運動的頻率要遠比人摩擦的頻率要高,所以磨損的速度只會更快。

  而現在的情況就是,一臺新的蒸汽機車,在半天以后會感覺到動力明顯下降。

  一天之后這種感覺會加深,兩天之后,就不得不維修更換了。

  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大修了,甚至都算是發動機報廢了。

  一臺出廠兩天的車就發動機報廢,這種車還怎么用?

  修車的時間還沒開車的時間長?

  這要是洛陽造一臺車開到西域,這得換多少個活塞?

  而且還有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由于動力的輸出為蒸汽,而蒸汽是大量的水組成的。

  所以使用環境較為潮濕。

  如果一直工作倒是沒什么問題,可蒸汽車怎么可能一直工作?

  只要放上一個晚上,就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鐵銹,敢放上三五天,鐵銹就成堆了。

  就算加了潤滑油也沒什么效果,還是由于封閉的原因,加入潤滑油之后當時倒是效果挺明顯的,可一會兒的功夫這些潤滑油就會被推出來。

  然后繼續干磨。

  總不能走幾步就加點潤滑油吧?

  這樣一輛車就啥也別拉了,出門的時候拉著水,煤,潤滑油,活塞和缸體就行了。

  所以說,這是材料的問題,也是設計的問題。

  岳山很著急,可這種事情他著急是沒有用的。

  蒸汽機坊那邊解決不了問題,他這邊也只能干著急。

  外人只覺得科學院的日子過的很舒服。

  一個工匠只要進入了科學院,那就有了官身,著實讓人羨慕的不能行。

  之前剛來的時候他們也的確是這么認為的,就連科學院的人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

  但是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

  官身不是那么好拿的,待遇也不是那么好享受的。

  數百個日夜說熬就這么熬了,可依舊不見有什么進展。

  巨大的壓力如同一座大山一般直接壓在了他們的身上。

  朝廷在蒸汽機車上是投入了重注的,幾乎三分之二的科研經費都拿來干這個了。

  所需要的人手物料更是沒有任何的阻攔,要多少給多少。

  當支持的力度與回報不成正比的時候,這個時候沒有人會不慌。

  蒸汽機坊!

  如果說岳山的頭發是一縷一縷的掉的話。

  那么這里人的頭發就是一把一把的掉了。

  現在整個項目卡在了他們這里,本以為只是一個小問題的,結果卻發現這個小問題讓他們困擾了這么久的時間。

  材料更換了無數遍,凡是能想到的材料,他們全都用了,甚至還試驗了各種不同的組合。

  但是效果都不好,有些材料就算有改善,但是改善的效果也不足以正常使用。

  若是一年提升到兩年那或許還是個巨大的突破,可一天提升到兩天,這算什么突破?

  純粹就是因為這種材料比那種更合適一些而已。

  整體而言,該試的都試了。

  生鐵,熟鐵,鋼,青銅,甚至還有木頭,石頭雕刻的。

  可是沒有任何卵用。

  唯一表現好一些的,是鋼。

  這還是因為鋼的硬度夠大,比鐵耐磨一些。

  他們也試過減小一些活塞的體積來減小摩擦。

  可這樣的話漏氣就會更加嚴重,動力輸出銳減。

  按照這種設計的話,想要帶動一個拖著拖斗的車輛,那得需要一個更大的蒸汽機。

  所以,這個時候一些理論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這一批人是沒有太深奧的理論能力的,他們只是動手能力比較強而已。

  面對出現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去通過不斷的試錯來解決。

  而有理論支持的話,會有效的縮小這個范圍,增加成功的幾率。

  關于這個問題,知曉天文地理的王不餓也只能干撓頭。

  雖然關于發動機這塊自己并不是專業的。

  但起碼王不餓是知道發動機活塞上面是還有密封圈的。

  這個密封圈的作用很重要,他能在保證密封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小摩擦問題。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材料問題。

  或者說,是加工問題。

  現在的活塞是什么?

  都是糙哥,根本沒有經過認真的打磨。

  或者說,打磨的技術達不到那種要求。

  后世是材料,加上數控的打磨,通過對缸體的改造來減小摩擦的阻力,再加上潤滑油的輔助,幾下合力才解決這個問題的。

  而現在呢?

  就是干柴烈火的硬磨。

  說不定哪天臉不好直接就咔嚓斷了。

  而王不餓唯一能給他們提供的建議,就是在缸體和活塞的打磨上面下功夫,除此之外,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總不能現在派人去南美把橡膠樹給搞回來吧?

  而潤滑油呢?

  也多以動植物油來充當。

  在這個一切都需要沖零開始的年代,搞出來這么一個需要整體工業支持的東西來。

  王不餓突然發現一個事實,其實是自己想當然了。

  倒不是說把蒸汽機搞出來的太早了。

  而是把蒸汽機這么早進入運用這個計劃有些冒失了。

  可是作為一個來自后世的人,蒸汽機都搞出來了,原理已經沒有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不餓顯然是很難忍住自己的性子,不把他投入使用的。

  沒有人比王不餓更清楚蒸汽機出現的意義了。

  而只要解決了現在的問題,很快就能解決內燃機的問題。

  兩者的原理是差不多的,只是一些細節方面的不同罷了。

  對于科技的步伐,王不餓還是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的。

  但是面對現在這么一個現實情況,又狠狠的把王不餓給拉回了現實。

  讓王不餓不得不經常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暫時把蒸汽機實用化暫停?

  要不要相對應的減少對車輛研究的投入,重新讓資金均分到各個部門。

  這樣做或許會耽誤車輛的研究進度,可誰也說不準,萬一有個部門陰差陽錯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呢?

  而就在王不餓打算做出決定的時候,一個消息讓他否定了這個想法…

夢想島中文    大漢從吹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